分享

陈以国教授针药并举治疗耳鸣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0-12-11


第 1659 期

作者 / 孙成雪 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钱秀华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耳鸣是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无外界相应声源的一种疾病。此疾病可伴随听力下降,若长期发展还可出现烦躁、紧张、抑郁甚至影响睡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耳鸣的临床治疗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咨询(提供耳鸣保健知识,指导患者如何与耳鸣相处)、认知行为疗法、各种声治疗、改善或提高听觉信息输入方法(如助听器、人工耳蜗)、各种脑部电刺激、耳鸣习服疗法(结合咨询和声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虽然一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但往往疗效欠佳。陈以国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老师,沈阳市优秀名医,擅长针药并举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病,尤以失眠、耳鸣、面瘫、颈椎病效佳,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对针药并举治疗各种疾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舌诊脉诊,治愈多例耳鸣患者。现将陈教授治疗耳鸣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听觉系统疾病如外耳道肿物或异物、中耳各种中耳炎、内耳梅尼埃病、耳聋、外伤、噪音等都是耳鸣的病因,全身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甲亢等亦是耳鸣的重要诱因,此外,头颈部外伤、神经退行性变、颈椎病、耳毒性药物、应激状态等也可以诱发耳鸣。

传统医学认为耳鸣主要与肝、脾、肾此三脏密切相关。与肝胆相关的论述,如《素问·五脏生成》:“询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过耳,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因而能治疗耳部疾病,且肝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容易导致火证,上行导致耳鸣。与脾胃相关的论述,如《灵枢·口问》:“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足则濡养百窍,若气血亏虚向上不能濡养耳窍,进而导致耳鸣。(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与肾相关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决气》指出:“液脱者……耳数鸣。”《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主藏精,且开窍于耳,若肾精不足则可导致耳鸣。陈教授认为耳部脉络不通为耳鸣的主要病机,临床中注重舌诊和脉诊,常常舍症从脉,辨证论治,将耳鸣分为气血亏损、肝胆湿热、肾精不足三个证型,治以补益气血、清利肝胆湿热、补肾填精为主,辅以活血通络,临床中常常收效良好,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2辨证施治

2.1肝胆湿热:《明医杂著》曰:“耳鸣证,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也。”又如《素问·热论》云:“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而《素问·脉解篇》说:“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说明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火上逆,加之痰浊内生,痰热互相搏结,上扰清窍,则可导致耳鸣。




按:该患者以肝胆湿热为主,心烦易怒,口苦为肝火旺盛的临床表现,食后腹部痞满为痰郁内阻的表现,痰与热互相搏结,上扰清窍,则发为耳鸣。陈师以化湿清热加之活血化瘀药为主,共同调理耳鸣。针刺处方先针刺天枢、建里,是依据腹部全息理论为基础,调理中焦气机之升降,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此方法是陈师临床中常用方法,能达到全身调理的作用。(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章门为足厥阴肝经穴位,且为脾之募会,能治疗肝胆及脾胃疾病;阳溪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擅治耳鸣、目赤等五官科疾病;足三里、内庭均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调理脾胃之功效;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位,擅治肝火上炎之疾病,对于肝经引起的耳鸣具有非常好的疗效;率谷、囟会近治作用,共同调理耳鸣。经过3个月调理,患者耳鸣症状基本痊愈,陈师辨证施治,针药并举,疗效显著。

2.2气血亏虚:《古今医统大全》曰:“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鸣耳聋。”表明血不足则无以濡养脉络故可导致耳鸣。《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表明气不足,清阳之气无力上升故而出现耳鸣。所以,若气血不足,则不能上荣于头部,进而导致耳鸣耳聋等,且常伴有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倦怠等症状。



按:该患者平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均为气血不足的表现,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故出现耳鸣。陈师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当归补血活血,调补气血,以气血双补为原则,调理耳鸣。针灸处方中,陈师先刺陶道、身柱,具有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是陈师在临床当中常用的方法;(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建里、天枢为陈师开穴针,具有调节气血之功效;章门为脾经募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章门有补脾之功效,脾之功能恢复正常,气血生成之源头则恢复正常;关元、合谷用以补气;偏历为足阳明大肠经穴位,擅治耳鸣等五官科疾病;足三里、内庭用以补气健脾;囟会、耳和髎为穴位近治作用,用以局部调理。以上药物、针灸相互配合调理,兼顾整体与局部,调理效果甚佳。

3结语

陈教授在临床当中注重舌诊和脉诊,必要时舍症求脉,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观点,对于治疗耳鸣,秉承“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这一原则进行治疗,辨证准确,遣方用药精准,根据不同经络疾病辨证取穴,针灸和药物并用,药物攻其内,针石治其外,内外结合以制服邪气,共同调理疾病,临床疗效甚佳。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