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累吗》(82)用眼和用心

 鹰熊竞智314159 2020-12-11

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大多是用眼,很少用心。我们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事物,缺少用心的体会和感受。

南怀瑾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他说:年轻的时候眼睛不好,担心失明了无法写字,不如先练习一下不用眼睛写字。于是闭着眼睛来写了一篇,等到睁开眼睛,发现写得也不是特别难看。后来慢慢眼睛也好了。

我们偶尔读一读古文也是如此,一定要把意思琢磨出来,那就太没意思了。

比如李白在《蜀道难》中头一句感叹词:噫吁唏,危乎高哉!我们读的时候立刻就能体会一种气魄。如果翻译过来可能是:啊!好高啊!如果是东北方言可能还是:唉呀妈呀……

这里面有一个文言的韵在,所以从语气上就加强了气势。把韵拆开,就没有了这个气势。

我们教孩子文言文或者阅读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告诉孩子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或者什么修辞吗?把这个规范并且格式,看起来像是让孩子掌握了一些技巧,其实对实际写作没有什么帮助,写出的东西往往官腔十足,除了议论文三段式,真正的性情都被扼杀了。

美,禅,诗,爱,生活,这些东西都是用心不用眼的,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用什么心态去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