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如一日的魔鬼训练,小谢同学是怎么顽强扛过来的!(深度陪读系列三)

 长沙7喜 2020-12-11

最近谢爸已经连续写了几篇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文章,个别读者认为是危言耸听,对文中引用的青少年每年10万人自杀的数字表示强烈不适。

心理健康是一个数字问题吗?数字再小,哪怕只有1个,落在谁家都受不了。更何况,这个数字绝对不会小。最近两个多月,我已听说了5起悲剧,有初中,有高中,有名校,有普校,都是身边人说的真实事。

看来,冬天防抑郁真的和保暖一样重要   

1

学习压力不是原罪

关于心理健康,家庭和学校都越来越重视,为什么还是防不胜防?网络毒文化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别的不说,光是一打开网页,各种跳出来的黄暴毒信息让成人都不胜其扰。

从蓝鲸自杀游戏到耽美小说、SF轻小说等等,很多家长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在孩子们那已是口熟能详。鉴于我对这些亚文化的疏离,小谢同学说我像是“大山里出来的”。我想,像我这样的传统妈妈,应该还不在少数。

有人说,自杀是一种传染病,暗黑文化或许就是传播的载体之一。生活在这个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每天被各种泥沙俱下的信息所挟裹,有时你压根都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翻车的,而一味地归罪于学习压力大。

学习压力不是原罪,是什么让孩子承受不了生命之轻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那些深奥的道理,还是留给做学问的人去说吧,今天我只想好好回答Jenny的留言:很多孩子抑郁,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可能是因为课业负担重等等,想看看小谢子是怎么顽强扛过来的。

高三年级誓师大会

2

无需思考,执行就好

小谢子的顽强一半来自先天。说得好听点,就是遗传了佛系妈妈的宠辱不惊。说得不好听,就是懵懂的棋子一枚,压根不走心。因为是先天,也没啥说的,咱们只说后天。

后天就是因为我这个下棋的人和棋子心意相通,小谢同学可以随时把压力甩给我。也就是说,小谢同学作为家庭团体战的一枚棋子,无需思考,只需指哪打哪,轻装上阵,往前冲便是。

压力,往往来自于明知问题所在,却偏偏束手无策。又或是眼高手低,目标远超自身能力。再是拿己之所短较人之所长。这些,在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那里,可能根根都是压死骆驼的稻草,而对大人来说,不管读没读大学,在社会大学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化解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比孩子要强上很多。

对小谢同学而言,初二时成绩全线退步,明明觉得自己已经努力了却没啥效果,也是非常沮丧、茫然甚至害怕,怕自己没有高中读。那时也是一家人矛盾冲突最厉害的时候,因为对问题有N种判断,对解决方案也有N种选择。

如果让小谢同学自己来选择,那无异于将他陷入茫然和惶然的泥塘,挣扎上岸已是不易,哪还能迅速进入状态赶英超美呢。这个时候,家长就该定调子,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好比是选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时刻,只能是一个声音。声音多了,人心就乱了,治国如此,育娃同样如此。

既然一家人都认同我在小谢同学教育上的主政权,有权必有责,这个责任,我不要小谢同学担,我来担起便是。从租房陪读到课外辅导,小谢同学无需思考,执行就好。

高考前的心愿墙

首先就是定个小目标。我们的小目标就是,争6A,保5A,上一个好一点的高中,再上一个好点的大学。其实目标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种信念感。

重要的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从初三到高三,小谢同学有一个基本不变的课外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做了特别细的规定,而且每个环节都有跟踪落实,比衡水的那种管理还要严苛。比如,小谢同学上个厕所,超过了5分钟我都会催他快点。初三到高三,我们没有休过整天的节假日,就连大年三十,我们都有大半天时间在学习。

这么说可能会有人会觉得这是在压抑孩子个性,培养考试机器。可换个角度来说,让他们暂时屏蔽别的欲望,一心朝着目标前进,又有何不可呢?

那些时间紧凑、节奏分明的日子,让小谢同学一步一步体会到,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接近目标,而且,越接近,越努力;越努力,越接近。                      

3

被偏爱的孩子,内心更幸福

都说爱是源动力,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才有面对挑战和挫折的勇气。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它与落实到行动隔着千山万水。 

到底要给孩子多少爱,才够呢?

有一种回答深得我心:孩子需要爱,更需要偏爱。偏爱不是偏心、溺爱,而是一种独特专属的爱。比如,娃再顽皮再扎心也要默念这是我亲生的,娃啥奖状都拿不到时自己也要给他颁个奖,即便和一排神童牛娃站一起眼里也只有他......

这样的偏爱,才足以抵消孩子所有的失落。唯有用偏爱去弥补,孩子的内心才能丰盈如初。

幼时的小谢同学,做什么事,都没有轻轻松松就会的。运动天赋就是个渣,乒乓球不行,后来的小不点轻松就超越他了。羽毛球不行,全场十几个孩子,移位跑动时就数他笨拙。排球不行,篮球不行,游泳不行,滑轮不行,滑板不行……统统的不行。


只有钢琴还有点天赋,6岁时把《致爱丽丝》和《北风吹》弹得有模有样,莫扎特的曲子也弹得风生水起。但他兴趣不大,每天都是被动练习。很多孩子小学钢琴就过了十级,他只过了八级。所以,也不算行。

再说校内表现,从小学到初中,在校内基本就是路人甲乙丙之类的,没有哪个老师特别青睐他,别人家孩子头上的光环,就从没落到他头上过。进入重点中学后,更是处处被学霸辗压。

我们失落吗?当然失落。小谢同学失落吗,当然也失落。但失落过后,我们会反思,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帮助,而不是让孩子独自挣扎,给自己贴上不合适的标签。

中学阶段,我们亡羊补牢式地鸡娃,就是对小谢同学的偏爱,至少让孩子相信“我是可以的”、“我是能克服的”,“我努力的样子很棒”。

严管也是偏爱。我经常对小谢同学说,你妈不是吃饱了撑的才来管你,也没见你妈去管别人不是。对你要求高不就是因为你还行,还是个可造之材嘛。说得小谢同学乐呵呵的还挺有成就感。

小谢同学高一的时候,刚好开放二胎,当时我还心动过,征求小谢同学的意见:想不想要个妹妹?小谢同学头也不抬地说:随你们。过了两天,大概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小谢同学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妈,你还是先把我这一个带好再说吧,再生一个你肯定就没时间管我了”。

尽管文科妈辅导理科娃的方式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我始终认为,能真正看见孩子内心需求,真正体察孩子内心需要的爱,才是有效的。这种深度而理性的陪学就是我们对小谢同学的偏爱。这种全身心的身入,估计这辈子我也只会对小谢同学如此。 

孩子其实不怕高标准,怕的就是没有帮助。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爱或不爱,重视或忽略是非常敏感的。在孩子心里,有人偏爱自己,有人值得依赖,才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这个真实世界的风风雨雨。

被偏爱的孩子,内心更幸福,哪怕成年以后,在面对更多、更大的未知时,也会更有安全感。                                

  4

小谢同学花式减压排行榜
榜单第一名:抱抱

我家有一个传统,动不动就来个拥抱礼(仅限我、谢爸、小谢同学之间哈)。这个传统是谢爸爸帮助养成的。我从小跟父母不是很亲近,从会走路起,他们就基本没再抱过我,所以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跟别人握个手我都特别不习惯。

可是谢爸爸是个暖男,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后,不管是出门前还是进门后,都习惯性地跟我拥抱一下。习惯成自然,等小谢同学出生后,两人相拥就发展为三人抱团。我家的抱团那真是实实在在的抱。

小谢同学每次出门前,只要不是快迟到了,我都会与他拥抱三秒钟告别。每天放学回家,一听到门锁转动的声音,我都会赶到门口迎接他,顺带抱一下。碰上夏天,小谢同学从外面回来一身热烘烘的,一边嘴上说着讨嫌一边熊抱不误。要是恰好老谢也在家,会表现得很吃醋的样子扑过来把我和小谢一起抱住。

抱团有什么好处?

美国埃默里大学一项实验表明,触摸和缓解压力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拥抱可立即降低人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向大脑发送“平静”信息,是一种天然减压器。

说这些科学道理不是我的风格,还是继续说小谢同学的减压故事。

初三时我和小谢同学经常上演相爱相杀的大片,倒不是小谢同学有多叛逆,而是抠细节抠得我要吐血,所以先起高腔的那个人一般是我,等到话赶话,逼得小谢同学也开吼的时候,我就得赶紧退。

但说出去的话又收不回,这个时候如果只干巴巴来一句“对不起”,显得轻飘飘没份量,要是来一大段忏悔吧,又显得太矫情。这个时候,拥抱就刚刚好。有时小谢气得身子发抖,脸色发青,眼泪打转,拳头紧握,但只要紧紧地抱住他,一定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哪怕到了高中,这一招也屡试不爽。偶尔他也会做出挣脱之势,但那就是虚张声势,只要多抱三秒紧紧不放,啥都不用说,松开手我俩就可以接着进入之前的讲题刷题状态。往往小谢同学会更专心,可能是情绪得到了渲泻。
所以我家的战争,虽然时常发生,但都结束很快。有压力闹意见并不要紧,及时修复才是关键。有时战争双方也会角色对换,一旦浑身发抖、眼泪打转的人是我,小谢同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样奏效。
榜单第二名:观影

小时候我陪小谢看过很多英语电影,大部分是动画片,一半是因为好看,一半是对小谢进行英语启蒙。进入中学后,看电影就成了小谢和老谢的保留节目,我基本不参与,我得趁他俩出去活动的时候恢复体力和心力,等他们回来时我才能满血复活继续指挥战斗。

一般来说,每次月考之后,小谢同学就会申请看一场电影,有时会邀同学一起去,但同学上晚自习,时间一般凑不到一起,一般都是老谢陪着。父子俩平时没太多时间交流,看电影是个很好的载体,哪怕平日里小谢嫌老谢爱说道理爱唠叨,但借助形象的电影谢爸终于可以顺利地向小谢同学兜售他的观点。

说到看电影,想起高二时小谢同学约过一个女孩一起看电影,片名叫《你的名字》。女孩情商很高,婉拒了,说已经看过了,以后有机会再看。小谢同学有点失落地告诉我经过,我给他分析了几点:

一是女孩有点喜欢他。那么第一次约女孩看电影最好约一群人打掩护;二是女孩很喜欢他。那么他选的这个情感片,再加上单约有点冒进,选个中性点的片子比较好;三是女孩不喜欢他。即便拒绝了小谢同学,内心里还是会很高兴被人肯定,日后想起应该也是温馨的。总之,有这份勇敢就非常好,以后注意点方式方法,找到对上眼的女孩继续追。

榜单第三名:按摩

进入高中以后,学校留给孩子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晚自习从7点到10点,中间就只休息一次,不像初中,四五十分钟就休息一次。回家后,大多数孩子会继续学习,一般十二点左右睡觉,有的甚至更晚。

小谢同学高一上期短暂地到学校晚自习过,之后都是在家晚自习,做我安排的作业。从7点到12点,中间休息两到三次,天天如此,真的是挺累的。一般是写累了,小谢同学就往床上一趴,求我给他按摩。

都说小孩怕痒,不让人碰,但小谢同学挺享受的,按完头按脖子,按完肩按背,有时还要加按个胳膊和腿,最好还点着穴位按的那种,最后还总是赖在床上不肯下来,往往得狠狠拍他几下才能把他从床上赶下来继续开工。有时拍不管用,那就挠他痒痒,立马就从床上弹起来。

这家伙按惯了,顺带也知道怎么给我按了,技术比谢爸爸强很多。谢爸爸按摩只会用手掌压和按,小谢同学会很多手法,会拨筯,掐穴位等等。写着写着,突然好想小谢同学快点回家了。 

太平老街

榜单第四名:闲逛

高中的时候,我们住在老长沙最热闹的地方——南门口,周围全是网红打卡地。以我家为中心,方圆一里就有文和友,火宫殿,天心阁,太平街、酒吧一条街等等,每周六的晚上,从我家就可以看到桔子洲头的焰火。

从家门到校门的那一条巷子,摆满了各种小吃摊:糖油粑粑、臭豆腐、螺丝粉、肉夹馍、口味花甲、各类烧烤等等,还有茶颜悦色。我下班回家时经过校门,有时会等小谢同学一起回家,一路走就一路吃,每次最多选择两样。路边还有一家书店,里面有最新的杂志、教辅和习题集,往往转一圈出来我抱一堆教辅,他抱一堆《计算机世界》之类的闲书。

榜单第五名:讲笑话

我没啥幽默细胞,估计小谢同学遗传了老谢的基因,特别爱看幽默故事和笑话,晚自习休息时喜欢边看边讲给我听,往往我听得一脸茫然的时候,他笑得莫名所以。

这些吃喝玩乐的事相对学习而言,占的时间虽少,但却成为孩子紧张单调生活中的一抺亮色,让孩子更有力气继续前行。

家长,如果陪不了学习,那么,就好好陪孩子吃喝玩乐吧。最怕的就是以束手无措的焦虑,活成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就仿佛,我们和孩子生活在两个平行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