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

 liabxiong 2020-12-11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建议》强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刻把握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功能,指明了文化强国的文明水准和社会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

人的行为的正当需要两个方面条件的保障。一方面靠建立在自我学习获得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内在自觉’,另一方面靠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规范、制度、法律支撑的‘外在约束’。

“如果把精神文明比作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苗,那法治文化就是它茁壮成长的水土和空气。”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体现在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贾东洁说,点点滴滴中能汇聚成文明事、文明人、文明城。比如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给老人、小孩让座,遵守交通规则……

思维导图

1.基本的认识方法

(1)是什么,阐释内涵。

(2)为什么,探析原因。

①功利角度: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获得成功。

②审美角度:感受自然生活之美,体会生命的滋味。

③道德角度:体现群体生命的尊严,维护了道德的底线。

④哲学角度: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宇宙的和谐等四个方面。

(3)怎么办

五大观念

(1)时空观:心中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观。

(2)空间观:自然-个人-群体-国家-人类-生灵。

(3)领域观:身份认同。

(4)生命观:滋养、平等、呵护。

(5)发展观:方法借鉴、勇于想象

,策略探究,需要什么条件等。

思维坐标导图的四个方向

(1)历史厚度: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持续长度:用发展观看问题,凡事都不完美,我们如何让好事变得更好,才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3)文化深度:世界文化博大精深,应从中外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

(4)人性高度:人性的高度决定了你作文的高度,文学即是人学,文学应该以人为中心,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理应成为文学认识和反映的中心。

“法治”

1.是什么,阐释内涵

历史厚度:它是是统治阶级保障其利益的工具。

持续长度:它是书写人民权益的纸。

文化深度:文化是培植法治精神、观念的土壤,法是一种契约精神。

人性高度:它是体现公民自由、正义,公正、民主等的权益。

2.为什么,探析原因

历史厚度:纵观历史,凡是不维护人民利益的朝代都必将走向灭亡。

持续长度: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依赖于社会秩序的稳固,社会的长治久安。

文化深度:法治由文化产生,最终由文化解决。文化的深层结构指向了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全民守法的法治观念。

人性高度: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没有外在强制力的约束,人是难以克制贪婪、自私的本性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治国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3.怎么办,策略探究

历史厚度:我们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吸取历史教训(去其糟粕),法律应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等权益。

持续长度:用发展观看问题,法治也应与时俱进,顺应中国历史的潮流。

文化深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中国独特的法治精神。

人性高度:善用思想武器,秉持生命滋养、平等的人性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