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恐龙资料汇总

 Beloved先生 2020-12-11

恐龙资料

1、鹦鹉螺

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人类模仿鹦鹉螺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制造出了第一艘潜水艇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2、水龙兽

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家称,这种模样尺寸和现代猪相似的史前生物学名叫做“水龙兽”,它在2.6亿年前曾经统治过地球。科学家称,在“水龙兽时代”到来前,地球上曾遭遇了一次生物大灭绝灾难,95%的地球生物都在一系列的火山爆发中遭遇灭绝,但这些“水龙兽”却幸存了下来,在植物丰富的地球上度过了至少100万年没有任何天敌和掠食者的“黄金时代”。古生物学教授保罗·威格纳尔说:“我们现在只能猜测为何水龙兽幸存了下来,而其他生物却都遭遇了灭绝。也许水龙兽能够挖洞和冬眠,从而帮助它们度过了地球上最恶劣的时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水龙兽的尺寸,没有任何其他这种尺寸的史前生物能够逃过大灭绝灾难——这也是它们后来能够主宰地球的原因,它们开始在地球上大规模繁衍。

科学家称,水龙兽的外形尺寸和现代猪相似,它们长着猪一样的长嘴和一些小獠牙,从而可以挖掘地面的植被。水龙兽被许多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祖先——因此也算是人类的祖先。这些“史前猪”在地球上繁衍了至少100万年,最后随着地球气候的改变,恐龙开始出现并接管了地球。

水龙兽被誉为十大史前最怪异的动物之一。

3基龙

基龙生活在二叠纪早期,在恐龙出现之前就完全灭绝掉了。 草食、 二叠纪早期、群居、生存地: 欧洲美洲辨认要决: 很大的、用来散热的背帆分布在从颈部到尾部前端。

4、盾甲龙

盾甲龙名字意为"装甲"或"僵硬的蜥蜴",是出现在白垩纪晚期草食性中等体型恐龙。体长7~10米长,2米宽,1米高。恐龙体重2吨,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身上长着一层坚硬的厚甲,简直就像披盖着装甲的小坦克一样。

5、丽齿兽

丽齿兽,又名丽兽。起源于二叠纪,2.52亿年前。丽齿兽食肉,外形像狼,它有一个称号:“二叠纪的野狼”。丽齿兽是恐龙出现之前陆地上最大的掠食者之一。

6、钉状龙

钉状龙是植食动物,体长5米,身高1.5米,辨认要决是背至尾,贯穿着两排甲刺,与北美洲的剑龙是近亲,但是体型大小、身体灵活度、与防御用的板甲形状不同。成年钉状龙的身长约4.5公尺,钉状龙的后背到尾巴分佈者尖刺,而非板甲。肩膀或臀部两侧可能有尖刺

7、沧龙

沧龙,中生代海洋中第二大的顶级掠食者,属于海陆两栖动物。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影片的最后,暴虐龙在霸王龙和迅猛龙的联手攻击之下落败,正准备反击的时候沧龙突然跳出水面,成功抢人头,将暴虐龙拖入水里,被网友们戏称为最强补刀,捡漏王。

8、波斯特鳄

波斯特鳄是一种产自得克萨斯、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的巨型初龙类,以得克萨斯州的小镇波斯特命名。从复原图上看,波斯特鳄有些像鳄鱼和霸王龙的杂交种。波斯特鳄体长6米,具有较高的巨大头骨,似乎是能够抓住并杀死当时大多数大型动物的令人恐惧的捕食动物。

9、帝鳄

帝鳄身长极限10米,体重4.5吨,光它的头颅与整个成人一样大,约1.78米。帝鳄与恐龙同处一个时期——白垩纪,是当时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以各种史前鱼类为主要食物,甚至以小型食草恐龙为食。

10、布拉塞龙

生长在三叠纪晚期巨大的四肢草食性动物。布拉塞龙聚集成很大的族群,居住在旷野中,嚼食矮小的蕨类植物。并不属于恐龙,而是一种“类哺乳爬行动物”。

11、冠鳄兽

冠鳄兽意为"有冠状物的鳄鱼",是种大型、早期杂食性动物,生存于二叠纪中期,约2亿5500万年前。冠鳄兽是该时代的最大型陆地动物之一。它们的特征是头顶的明显角状结构,可能是用来作为物种内的视觉展示物。

12、长颈龙

长颈龙生活在三叠纪,它可以长到40英尺(12米)长。长颈龙被认为是重回两栖生活的爬行动物之一,它们在岸边使用长颈部与锐利牙齿,捕抓浅水里的鱼类与其他海生动物。

长颈龙体长的四分之三都摊到了它的脖子和尾巴上,有专家称,长颈龙的脖子已经长到它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倘若再长一些,他们将无法控制自己的脖子。它们生活在浅水区但有时候也到岸上来。在陆地上长颈龙捕捉些昆虫和小爬虫吃,而在水里则是鱼和菊石。长颈龙游泳很慢,它们最喜欢沿着岸礁爬行,在不惊扰猎物的情况下,利用长脖子的优点远远地咬住猎物。和现代某些蜥蜴一样,长颈龙的尾巴在被凶猛动物咬住时也可以自己断开,它们则趁机逃跑,尾巴会慢慢再长起来

13、上龙

上龙是一种已灭绝海生爬行动物,属于上龙科,生存于侏罗纪晚期。上龙是一种大型掠食性动物,以鱼类、鱿鱼、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 上龙在正式命名前被称为“妖怪”,在大约2亿—1.45亿年前的侏罗纪,它们是海洋中的高级掠食者

14、大鸭龙

大鸭龙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它们的进食范围约为离地面4米以上的范围。大鸭龙是十分机敏的动物,依靠其发达的视力,听力和嗅觉,能逃过大部分敌人的追捕。

15、雷利诺龙

雷利诺龙是种小型鸟脚下目恐龙,身长60到90厘米体重约10公斤,生存于早白垩纪,首次发现于澳大利亚恐龙湾。

雷利诺龙生存在极度低温的事实,让许多科学家认为雷利诺龙是种温血动物

恐龙食物: 一般的植食性动物,食物包括蕨类、苔藓、石松等。可能擅长吃植物更富营养的部分,例如果实和新芽。

辨认要决: 巨型的眼睛

16、杯鼻龙

杯鼻龙,属盘龙类,不属于恐龙,盘龙类是“似哺乳爬行动物”,也称“兽形爬行动物”;他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中间类型,特别是后期的进步种类,已与早期的哺乳动物相差无几。也可戏称为baby龙

17、腔骨龙

腔骨龙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它的属名是取自它那空心的四肢骨头,腔骨龙非常纤细,可能是种善于奔跑的动物。腔骨龙有两个形态,一个是较纤细的,及一个较强壮的。古生物学家现时认为这代表两性异形,就是雄性与雌性的分别。

18、板龙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辨认要决: 两只强壮的后腿直立着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板龙可能吞食胃石以协助消化食物,因为它们缺乏咀嚼用颊齿。可用后肢站立行走,也可四肢爬行。

19、木他龙

木他龙是一种白垩纪早期的鸟脚龙类,是大型的草食性四足恐龙,并可用后肢支撑站立。像禽龙一样,木他龙中间的三个指头融合在一起而成蹄状,拇指上则有明显的爪。它还有一个加大的、中空的会向上鼓起的口鼻部,用来发出声音及求偶炫耀

木他龙的食量非常惊人,它们的体重有4.5公吨,每天要进食500公斤的食物。

20、恐爪龙

恐爪龙,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 意为有着恐怖爪子的龙,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认为恐爪龙会用其镰刀爪来割伤猎物,但近年就迅猛龙重建模型的测试显示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划

21、鸭嘴龙

鸭嘴龙(hadrosaurs),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晚期,这是正是恐龙发展的顶峰时期,所以它们的数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龙中约占75%。它们是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目前(2008年)发现最大型的身长超过21米。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嘴状吻端,故名

22、副栉龙

副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有证据显示鸭嘴龙科拥有良好的听觉

冠饰的大型表面与血管也显示它们具有体温调节功能。

23、禽龙

禽龙(学名:Iguanodon,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

24、三角龙

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

最善于防守的恐龙,且无法主动进攻。类似现在的犀牛。

25、腕龙

腕龙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意为前臂蜥蜴,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辨认要决: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

它们的身体都是奇特的。我们知道头脑是指挥身体行动的“司令部”,脑量很少的话是不能协调身体运动的,而腕龙却恰恰如此。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腕龙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腰部变大、膨胀,形成一个神经节,替大脑分管内脏和四肢的运动,这就是专家们所称的“第二大脑”和“恐龙有两个脑袋”的含义。

26、牛角龙

牛角龙白垩纪晚期的草食性恐龙,以其巨大的头骨而闻名,意为“巨型爬行动物”,人们曾经发现过一个2.4米的牛角龙头骨。也被称译为“有孔的蜥蜴”,指它们头盾上的洞孔。

牛角龙也有色彩鲜艳的冠饰,用于求偶与阶级斗争。

头大但大脑却很小,牛角龙的装备蔚为壮观的头盾,眼睛上面的两只大尖角,以及头端部的一只小角牛角龙就会先是左右摇摆它那巨大的脑袋吓唬对方,接着就叉开两只前腿站稳,可以说它是个聪明的骗子。好斗且胆子大敢于最庞大的肉食恐龙正面较量。

27、甲龙

中看不中用的家伙 

甲龙,意为坚固的蜥蜴,属于白垩纪末期。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弱点:它的尾巴非常脆弱,连接处只有五厘米宽。甲龙后肢比前肢长,身体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看上去有点像坦克车,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龙

面部长满骨头甲壳的甲龙可能会以此来躲避捕食者,但带着这层护甲尤其是“头盔”会非常热。新的研究表明,为了保持凉爽,甲龙进化出了长着血管的复杂而曲折的鼻腔,这些血管有助于控制热量变化。通过CT扫描建立的研究模型还表明,研究人员估计,甲龙可能会把它们吸入的空气温度调低至20摄氏度,从而在体内生成较凉的血液并输送入脑部,从而避免脑部过热。(通过发达的鼻腔,并借助这些复杂的血管控制热量变化,避免脑部过热)

28、阿马加龙

阿马加龙是一种很奇怪的蜥脚类恐龙,他背上有两排鬃毛状的长棘,有人推测它的用途是为了迷惑食肉恐龙,使他们认为阿马加龙很大,不适合捕杀。

作为阿马加龙最大特征的是名叫“神经棘”的两列棘刺,从头部到背部的背骨中长出。由于棘刺细而易损,看来不宜用于防御。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各神经棘之间有皮膜的“帆”。“帆”中有血管通过。“帆”有可能是对着太阳来加热血液,也可能对着风来释放热量

29、建设气龙

  一种小型的原始肉食性恐龙,约4m长,2m高。它的头骨大,牙齿尖锐,呈匕首状,边缘具锯齿,很适合剔食肌肉。它的颈部和躯干短,而尾部长,前肢退化,后肢强壮,趾端具锐爪。这是一种凶猛的两足行走的捕食恐龙。

     建设气龙产自自贡大山铺。活着时,这类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很可能像今天的狼一样群体猎食。

30、禄丰龙

属于兽脚型恐龙,出土于中国云南省禄丰县。禄丰龙是浅水区生活的恐龙,主要以植物叶或柔软藻类为生,多以两足方式行走,但在就食和在岸边休息时,前肢也落地并辅助后肢和吻部的活动。

身后拖着一条粗壮的大尾巴,站立时,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好像随身带着凳子一样。这种行为很像今天的袋鼠。跨年代长,这意味着不同种类和时期的恐龙在这一地区存在的时间持续了6000万年

禄丰恐龙有五个“世界之最”:

“禄丰晰龙动物群”是当今世界最原始、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禄丰恐龙化石的种类居世界之最;

禄丰恐龙化石保存的数量居世界之最;

禄丰恐龙化石埋藏的密度居世界之最;

禄丰恐龙化石的完整性居世界之最。

31、五彩冠龙

“五彩冠龙”是原始的暴龙类恐龙。巨头、长颈,生有一对翅膀似的前肢,浑身长满羽毛,看上去既像恐龙,又像鸟类,还长有锋利牙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头部长有一个红色冠状物,令人联想起公鸡头上的鸡冠。

发现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五彩湾,“空洞”巨冠“华而不实”,五彩冠龙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有着一个大而脆弱,而且充满空气的头冠,这是除了鸟类之外的任何恐龙之中的最精致的头冠,完全可以媲美脊椎动物中一些经典的夸张的装饰性特征。

这个大而脆弱,而且充满空腔的头冠,研究人员推测它没有争斗等实用功能,而可能相当于现代脊椎动物中一些经典夸张的装饰性特征,比如孔雀的尾巴等,这些都是用来吸引伴侣或炫耀地位的装饰品。最臭美、最爱炫的恐龙。

32、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

剑龙也被称为有屋顶的蜥蜴。巨大的剑龙头部非常小,脑容量甚至比小狗还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种很笨的恐龙。最笨的恐龙。

33、阿根廷龙

阿根廷龙属于蜥脚类恐龙的泰坦龙类, 命名十分简单, 意思是在阿根廷发现的恐龙。生存年代: 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阿尔布阶-93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森诺曼阶。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陆地恐龙之一。

也是景区现在拥有的最大型的恐龙。(介绍景区这条龙的规格)

34、迷惑龙

迷惑龙(学名Apatosaurus),是梁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型生物之一,臀部约4.5米高,长约23米,体重至少有23公吨。它们的名字是希腊文的「骗人的蜥蜴」,这是因它的人字形骨很像沧龙

人们认为它们走路时会发出“隆隆”的声音,所以又叫雷龙。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型生物之一。

35、奇异龙

奇异龙,在希腊文里意为“奇迹蜥蜴”,是一种引起惊异的,不可思议的,非凡的恐龙。是种小型鸟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的最后恐龙动物群之一

奇异龙是种体型强壮的二足恐龙,杂食性恐龙。奇异龙可能以离地面一米范围内的植物为食,并将食物置于肉质颊部将食物咀嚼。

奇异龙并不灵敏、快速

36、巨齿龙

大型食肉恐龙,牙齿巨大呈锯齿状,与较长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牙齿顶端向后弯曲而倒伏,像有锯齿的锋利的刀。他们通常采用小规模的狩猎。每枚牙齿都有10厘米长,齿尖向后弯曲,形态就像一把把匕首,前肢长度约为后脚的二分之一,有三个具利爪的指头,可以帮助捕食。

巨齿龙的身体虽然略显笨重,行动不甚敏捷,但是强壮有力,追捕猎物锲而不舍。

37、角鼻龙

在侏罗纪晚期,很凶残的的食肉恐龙——角鼻龙,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头,粗腰,长尾,双脚行走,前肢短小,上下颌强健,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但它的鼻子上方生有一只短角,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角鼻龙的原因,角鼻龙意为鼻子带角的恐龙

大部分肉食恐龙不喜欢在水中生活,它们喜欢生活在比较干燥的地方。

38、食蜥王龙

属于兽脚亚目的异特龙科,是异特龙的近亲,是一种非常大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侏罗纪末期,约在1.51-1.45亿年前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也是侏罗纪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食蜥王龙意为食蜥蜴(恐龙)的龙 的国王

39、黑丘龙

黑丘龙是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南非的一种草食性恐龙。黑丘龙是一种巨大的原蜥脚类恐龙,身长可达10~12米,黑丘龙的头很小,四肢粗壮,尾长。黑丘龙之所以进化出庞大身驱可能是用来抵御天敌。黑丘龙意为黑色山峰爬行动物

40、戟龙

戟龙又名刺盾角龙,意为“有尖刺的蜥蜴”,是草食性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6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戟龙的头盾延伸出六个长角,两颊各有一个较小的角,以及一个从鼻部延伸出的角,这个单独的角约60公分长、15公分宽。

被戟龙的鼻角顶中将是致命伤,戟龙颈盾周围的尖刺有效能够保护颈部,而很多时候戟龙不用参战,只需要晃晃满头的尖角就能吓退多数进攻者。戟龙—英勇的武者!

41、喙嘴翼龙

喙嘴翼龙又译喙嘴龙,意思是“喙状的口鼻部”,是种生存于侏罗纪的长尾翼龙类。喙嘴翼龙与翼手龙属生存于相同时代。它的长尾巴上有韧带,使尾巴僵硬,尾端呈钻石形状。喙嘴翼龙的颌部,布满向前倾的尖细牙齿。它们可能以鱼类、昆虫为食

42、伶盗龙

伶盗龙,又译迅猛龙、速龙、快盗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伶盗龙是最广受一般大众熟悉的恐龙之一。伶盗龙属于小型的肉食恐龙,伶盗龙行动非常敏捷,脑容量又大,再加上前后肢均长有非常尖锐的爪子。伶盗龙具有羽毛,伶盗龙是出色的奔跑者

43、异特龙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身长7-9米,最大9.7米,体重1.5~2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于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他的大脑可能很发达,是侏罗纪时期智商最高的大型肉食恐龙,这也给它们的群居提供了方便。

异特龙拥有大型头颅骨、粗壮的颈部、长尾巴以及缩短的前肢,眼睛上方拥有一对角冠,头颅骨是由个别的骨头所组成,而骨头之间有可活动关节。异特龙是种典型的大型兽脚类恐龙。

44、多齿盐都龙

多齿盐都龙是一种小型的原始鸟脚类恐龙,体长1.4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小,眼睛大,颈子短,尾巴长,前肢短小,后肢特别长,体态纤细灵巧,善于两足快速奔跑。常出没于灌木丛林之中,机警、善跑,杂食。

45、镰刀龙

镰刀龙,意为“镰刀蜥蜴”。镰刀龙是一种植食恐龙,属于兽脚亚目中的虚骨龙类、手盗龙类。是兽脚类恐龙当中为数不多的素食者。生活在8000~7500万年前的蒙古。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91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镰刀龙可能长有羽毛,但是显然不会飞,它们体态臃肿,和其他手盗龙类有很大区别。

46、偷蛋龙

窃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偷蛋龙类普遍拥有羽毛丛。偷蛋龙喜欢群体生活自己进行孵化抚育活动,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但是它们不是偷蛋而是把自己的蛋进行孵化哺育。

47、灵鳄

灵鳄是存活在三叠纪晚期的新墨西哥。灵鳄的身长约2米,灵鳄的特点在于它非常类似似鸟龙科恐龙。像恐龙一样,灵鳄与恐龙的许多特征相同,比如大型的眼睛短小的前肢无牙的喙部。然而,它的脚裸构造却与鳄鱼更相近。

48、双冠龙

双冠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 米。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辨认要决:顶上有两道突起嵴。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双冠蜥蜴”,因它的头顶有两个冠状物。双冠龙在捕食猎物的时候,有时会突然喷出一口可怕的毒液,使猎物失去知觉。双冠龙是一种凶恶的怪兽,它生性懒惰,通常以腐食为生。

49、肯齿兽

肯齿兽是一种大型的体重很大的动物,生活在三叠纪,大约有三米长,吃树叶和树根。它们使用其强有力的角质喙将食物撕碎。人们已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发现了这种动物的化石。

50、异齿龙

异齿龙(Dimetrodon)是二叠纪时期的肉食性古生物,异齿龙其实并不是恐龙。更确切地说,它们被归类为盘龙目。尽管它的外形像蜥蜴,但异齿龙与哺乳类的关系较接近,离真爬行动物(如恐龙、蜥蜴、鸟等)较远。也被称为,长有不同类型牙齿的蜥蜴

异齿龙最明显的特征是背部的高大背帆。这帆状物可能用来控制体温,背帆的表面可使加热、冷却更有效率。这种温度的调节非常重要,因为可让它有更多时间来捕猎猎物。帆状物也有可能用作求偶或是吓阻猎食者。

51、原鳄龙

原鳄龙大致上具有类似鳄鱼的外形。原鳄龙的身长可达5米,是三叠纪最大型的掠食动物之一。

52、优肢龙

意思是"有翅膀的蜥蜴"。优肢龙生活在三叠纪晚期,分布莱索托、津巴布韦、南非等地。优肢龙是植食恐龙,典型的优肢龙体长9-12米,推测体重1.8吨。

优肢龙的身长估计有10米长,这在原蜥脚下目是巨大的物种。四肢类似蜥脚类恐龙。优肢龙的另一个特征是股骨的骨干是歪曲的。古生物学家Jacques van Heerden认为优肢龙的步态,其实是后肢往两侧延伸的。若果真是这样,在恐龙中是很罕见的情况,因所有恐龙的脚就像哺乳动物都是直立在身体之下。

53、艾雷拉龙

埃雷拉龙是速度相当快的两足肉食性恐龙,大约生活在2.3亿年以前,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它证明了恐龙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它与后来的肉食性恐龙有许多相同之处: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体长5米,体重180公斤,以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黑瑞龙的骨骼细而轻巧,这使它成为敏捷的猎手。埃雷拉龙耳朵里的听小骨显示,这种恐龙可能具有敏锐的听觉

54、永川龙

永川龙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发现于中国重庆永川。全长约10米,站立时高5米,有一个又大又高的头,略呈三角形。嘴里长满了一排排锋列的牙齿,就像一把匕首。脖子较短,身体也不长,但尾巴很长,站立时,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奔跑时,则要将尾巴翘起,作为平衡器用。前肢很灵活,指上长着又弯又尖的利爪,后肢又长又粗壮,也生有三趾。性格冷僻,喜欢单独活动。

55、梁龙

梁龙是最容易确认的恐龙之一,有着巨大的体型,长颈及尾巴,及强壮的四肢。很多年前它都被认为是最长的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梁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特别长,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四条腿像柱子一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