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封闭之地’到‘公共空间’,上海上生·新所的设计策略

 chengjianwen 2020-12-11

上生·新所浓缩了不同时代建筑,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空间和文化层级的城市更新样本。1924年,这里是田园风光中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Columbia Country Club”,是上层社会的休闲之地;1951年,这里是国家用于防疫机构及生物试验办公场地,是国营保密单位的单位大院;2018年,这里是办公与商业的创意园区,是人们的公共空间。

百年间,上生·新所是如何从街区中的封闭之地转变成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更新前后对比

鸟瞰图

一、原有建筑

1924年,美国建筑师艾利奥特·哈沙德(Elliott Hazzard)主持设计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包括主楼、游泳馆、健身房、球场等社区服务建筑;1931年,孙中山长子孙科的西班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混合风格的住宅建成,由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国后,用作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上生所),在此后60年内陆续建造科研办公、实验室、厂房仓库及配套用房;2016年,上生所车间迁往位奉贤的新厂区,空置出数十栋建筑,开发运营方万科介入,通过调研和定位,将功能转换为办公、商业、文体、休闲综合的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完全开放的开放街区。

原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风貌,始建于1924年原泳池风貌,始建于1924年

原物资采购楼风貌,始建于1960年代

单位大院入口大门风貌,始建于1960年代

2016年更新前鸟瞰图

二、更新策略

地块内建筑大致可分为1920年代后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时期和1950年代后上生所生产科研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建筑,经过产权梳理、拆除私搭乱建,万科对剩余30余栋建筑提出“保留、改造、拆除”更新策略。规划层面,保留路网肌理,对安全需求的消防车道、登高场地进行整改优化,创造新的广场、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

路网梳理

建筑层面,对建筑质量和建筑价值评估,测绘房屋结构质量,判断建筑再利用的可能性和改造代价,保留拥有特色和历史研究意义的建筑,对具有历史、艺术、社会情感和文化价值,但存在结构破损具有安全隐患的建筑进行改造,拆除搭建和少量品质不高而改建代价高的建筑。

改造策略

2020年鸟瞰图

上生·新所整体规划图,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绘制

A. 保护建筑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和孙科别墅,遵循真实性、最小干预和可识别性等原则,通过立面和重点保护空间的修复使之恢复历史风貌和特征。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曾出现过多次扩建,所以本次修复并不能恢复至刚建成的风貌,选择定格在八十年代后的建筑立面上。通过对原有西班牙传教风格(Spanish Mission Style)的研究,外墙使用与历史相同的黄沙水泥压毛饰面,并恢复性安装传统建筑元素-外窗木质遮阳板(Shutter),用当代工匠恢复传统手工工艺。对天花线脚和木护壁进行考究,以发现和恢复了一层东侧的特色空间。

1924年vs2020年 ©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更新后修缮油漆修复木饰面材料研究  ©JJY Photo

海军俱乐部

海军俱乐部(体育馆)的外观与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一脉相承,同样修复延续西班牙传教风格特点;而室内则保持了其作为培养基蒸锅间时的白色木屋架、绿色内墙面的基调和锈迹斑斑的除尘罩,并将除尘罩改造为空调风口加以利用,营造历史与现代并置叠加的场所感。

1924年vs2020年 体院馆

更新后体院馆

1924年vs2020年 ©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更新后体院馆修缮 鱼鳞拉毛粉刷黄砂水泥材料研究  ©JJY Photo

泳池

与海军俱乐部其相联通的游泳池,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英制马赛克贴面泳池(42X100英尺),泳池周边1980年代改建的二层配套用房也被继续保留下来,改为水岸餐饮休闲店铺。这组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建筑群,成为了园区内最热门的活动区。


© 华建集团历史保护设计院

更新后

修缮马赛克材料研究 ©JJY Photo

孙科别墅

孙科别墅建成于1931年,由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是一幢糅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的混合建筑,红砖瓦、多变的窗框、平缓屋顶、屋顶上的烟囱…等建筑提点鲜明。是花园住宅类的重要作品之一。第一任主人是孙科,后曾被用作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办公地。所以在修缮过程中,要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以存其真。

孙科别墅 ©JJY Photo

孙科别墅 ©JJY Photo

孙科别墅 ©JJY Photo修缮水磨石材料研究 ©JJY Photo

B. 非保护类建筑

非保护类建筑并非意味着拆除重建,在麻腮风大楼、物资采购楼、空压机房和原安管部小楼中,改造保留建筑自身特色,结合新功能对局部进行空间、材料的改变,在历史环境中创造与当代相符的新空间。

麻腮风大楼

麻腮风大楼是高层办公建筑,建于1960年代,是园区的制高点。改造保留了现代主义的外观和水刷石外墙饰面,出于采光需求将南立面更迭为落地玻璃窗,将底层局部架空插入全新的“玻璃盒子”空间,满足商业需要。

更新前

更新后

控压泵房

原控压泵房,位于麻腮风大楼与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之间,是一栋二层小体量建筑。改造将外立面用镜面不锈钢包裹,全新的幕墙影映着周遭的变迁,与保护类建筑和非保护类建筑,共同围合成一个历史与当代穿插交融的公共广场。

更新前

更新后

物资采购楼

物资采购楼正对定西路入口,建于1970年代。原建筑外观简洁,外墙采用水刷石墙面,南立面爬满了爬藤植物。改造保留了水刷石外墙和墙边的爬山虎,更换的断桥铝合金窗户也沿用原有样式和颜色。在二层,新增悬挑4米的阳台,新元素不仅为室内外增加互动空间,也作为一层商业外摆和雨棚。新的阳台和旧的墙面形成对比,建筑清晰展现其自身的发展历史。

更新前

更新后

安管部小楼

位于延安西路入口处的安管部小楼,是进入上生新所的门面。改造保留建筑原始形态和门窗比例,将一层的门换为玻璃门,以局部构件打破了成旧的建筑风貌,顺应新的使用功能,活跃入口空间。同时将入口大门的横向骨架覆盖新的金属拉伸网表皮,从门面展现“新所”。

更新前

更新后

更新前

更新后

三、理想之地

面对园区内历史保护建筑和一般建筑,万科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拆除重建和现代化改造,而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前提,对公众完全开放为目标,结合不同的背景和价值,采用适应性的更新策略,对每一栋建筑的历史空间和发展空间进行修缮,对材料的“修旧如旧”式的复原,完整表达了“有机更新”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最近,万科完成了孙科别墅修缮,并在一层举办了“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历史文献展”展览,呈现建筑、城市与日常生活的新旧更替,展现三个历史时期对于理想之地与理想生活的不同憧憬与追求。

孙科别墅 ©JJY Photo

孙科别墅 ©JJY Photo

孙科别墅 ©JJY Photo

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历史文献展策展人冯路说:“当代都市生活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如万花筒般变换迷人的信息景观,还在于多重社交网络建构的新社区性。在充满流动性和瞬间性的大都市生活中,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种网络节点,帮助人们与巨大、复杂而无从把握的城市建立链接。这种链接不仅是空间认知的,更是促进交往的新社区:人们在公共空间会面、加入集体活动、把自己纳入城市生活之中。近百年的历史记忆和空间变迁使得上生·新所具有一种丰富而多样的场所特性,因此,它不仅因为开放场地成为周边居民的共享空间而成为新华街道社区建构的参与者,还正在成为当代上海都市生活网络的新鲜节点。”

孙科别墅 ©JJY Photo

孙科别墅 ©JJY Photo

编辑:韩爽,莫因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