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坏消息:又一知名品牌出事,法院多次拍卖!今年电四行业太难了!

 三轮车快讯 2020-12-11

今年注定是行业的多事之秋,随着规范化、资质化进程的加速,各地政策监管不断加强,行业洗牌加剧。近日,山东某知名低速电动车企业被当地法院拍卖,据三轮车快讯了解,自企业宣布破产后,法院已经多次拍卖。

据了解,这家低速车企业的首期投资就曾高达14.2亿,受到当地的大力支持。然而时至今日,起拍价格尚未破亿,资产严重缩水。连同合作的经销商一起血本无归。

虽然三、四轮车企业破产、倒闭发生比较突然,但其倒闭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只要经销商能时刻擦亮眼睛,对企业倒闭之前出现的异常情况提高警惕,就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情况一:没有一级资质

近年,全国三、四轮车市场进入高压整治期,许多区域市场管理极为严苛。无一级资质、甚至无资质品牌,生存空间堪忧,而且面临执法部门严查,哪怕是以挂靠方式生产,长期也存在很大隐患。

情况二:出货、供货不及时

经营正常的企业,经销商下单拿货都有合理的用时。一旦企业出现延迟发货,但又不告知经销商的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

情况三:售后问题无人处理

售后服务好坏是厂家对经销商是否负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正规的厂家都会有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如果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厂家,已经无暇顾及,口头上应付了事,实则置之不理。

情况四:业务经理频繁更换

如果经销商所在的区域经理或业务人员频频换人,甚至连公司内勤都经常换人,又没有其他人员负责接手,出现管理空白的现象,就已经证明这个厂家很大可能已经出现问题。

情况五:报销、返利迟迟不兑现

费用能否及时支付,是企业运营是否正常的重要参考。正规的厂家相关费用都会比较及时的支付,如果出现厂家拖欠经销商这些费用,甚至长时间拖欠,也说明厂家可能出现问题。

情况六:诱惑经销商打款

如果厂家突然推出某种颇具诱惑力的政策,诸如大幅降价、高额返利等,让经销商一次性多交钱多订车,出厂价甚至比成本还低,经销商最好捂紧钱袋。

总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底还将出现更多小品牌的倒闭退场。建议经销商在合作之前,考察企业上面的六大情况,不要与这些品牌过多、过深入合作,规避损失。

现阶段,三轮车行业只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三轮车厂家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优胜劣汰的较量之下,有资质、有品质、有利润的企业能够获得长远发展,低质低价杂牌车迟早面临淘汰出局的结果,经销商应该心知肚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