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起源于先秦时期,用精简的文字反映社会生活,它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诗词源远流长,故诞生了很多的派别,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向往生活的田园派;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充满愁绪的婉约派。 自古文人多傲骨,他们笔下的哪些狂傲的诗词让你印象深刻?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因吏治的腐败让他落榜,科场的失利,使他对李唐王朝越发不满。 《九章·涉江》 ——屈原(战国) 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诗歌充满想象力,这首诗是屈原放逐江南所作,“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这样的诗歌也只有屈原能想到。 《侠客行》 ——李白(唐朝)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李白自幼读书外,还擅长剑术。李白除了诗人的身份,还是剑客,一生都不离剑,十五好剑术,高冠佩雄剑,李白是名副其实的“剑仙”和“诗仙”。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唐朝)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从来都不是低调之人,他的诗句在充满豪放跌宕。这首诗是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后所写,受宠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显示了诗人无比自负的心理。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南宋)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是我最爱的一首词,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 《上李邕》 ——李白(唐朝)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在重庆游玩时拜访李邕,一阵言谈双方都瞧不上对方,李白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临别之际李白写下这首诗,表示自己会有一番大作为。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唐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²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让人热血沸腾。全诗表现了将士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的决心。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抒发了词人对革命热情的豪情壮志,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北宋)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年近40岁所写,虽然不再年轻,但是词人仍希望朝廷对自己委以重任。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表现了词人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愤题和尚诘问》 ——朱元璋(明代)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朱元璋是草根皇帝,虽然读书不多,但偶尔还是会提笔作诗,这首诗写于龙湾之战后。朱元璋微服私访路过一家寺院,主持看其煞气很重,想与他论道化解他的煞气,朱元璋看了一眼,遂在寺院墙壁上留下这首诗,之后便仰天大笑离去。 ![]() 你们喜欢哪一句霸气诗词呢,欢迎在评论区打出来,看看有多少人也喜欢?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