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十五说元宵节,古代时像西方的狂欢节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

个人微信:yangyu1970s




老杨品谈>>>>>


正月十五了,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1…

正月十五这个日子给我的是一种很复杂的感觉。是结束,也是开始。

这个大张旗鼓中国年的结束,新的一年从今天结束后开始,再也没有了偷懒的借口。

从喧嚣走向平静,从懒散走向紧张。这些走法都是基于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中国的农历纪年。

从年中走出来其实是从农历的纪年走回到公历纪年。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回首公历已近三月,一年的四分之一就要过完了。常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这种快的感觉来自农历和公历的时间差。

我一直在想,这种时间上的错移,会不会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是100年来的中国人,公元纪年是从1912年开始的。这种时间上的错移感也就只有100年,本质上是中西方文化交融所产生的。怎么样认“祖”、怎么样学“西”是中西文化给中国人留下的最大难题,清晚期洋务运动的“体用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这个难题搬到了台面上,一直到现在中国人还为此争吵不休。中医的问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那么,到底对中国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纠结。现在看中国人,发现中国人很爱纠结,这样的心里问题的根源就是标准和追求目标的不统一,祖宗的标准,西化的追求。回首过去,盛唐仍在;放眼当下,洋风弥障。怎么走,跟谁走。中国人就此纠结了。

解决纠结的唯一办法是放下一边。传统的中国人说,放下哪一边,是放下祖宗吗?是的,但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在现实生活中放弃,并置之于高阁。

这样的做法中国古代就开始了,产生一个东西叫祠堂。不能不说中国古人在处理保留传统与与时俱进的关系上是高明的。这样的国家也有,那就是日本。日本是亚洲国家中西化最彻底的一个国家,但它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把传统收藏起来,像对神一样的敬拜。

有人说日本人也很纠结。日本人的纠结并非来自东西文化,日本人的纠结来自生错了地儿。那块地实在太差,总想走出去,跑出去了一次,又被打回去了,还差点连那块破地都不保。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放弃就不会纠结。

…2…

元宵,元:第一;宵:夜。元宵:第一夜。按什么排的第一呢?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这个名字出现得比较晚,一般说是汉朝,但好像有点问题,因为明清小说(小说是平民文化)里出现的都不是元宵节,而是上元节。上元、中元、下元来自道教,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鬼节)、十月十五(寒食节),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元宵节在北方的很多地方还有一个名字叫花灯节。中原以北的地区元宵节的主要内容是逛庙会、灯会。按《红楼梦》的描述江南地区也是如此,香菱就是在上元节看花灯时丢的。在《水浒传》和各评书演义中正月十五都是个闹事的好日子,这一天差不多代表了民与官争、民与府争。

南北形成了两个说法,北方叫正月十五闹花灯;南方叫正月十五闹元宵。现在主流媒体一般也说元宵节,闹元宵,很少说闹花灯。这也说明了南方文化北移的现象。

上元的天宫赐福也好、元宵的月圆之夜也好,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

正月十五不管闹什么,总的说是突出一个闹字,可以说是过年日子里的最后狂欢。中国古代正月十五的花灯会真有点像西方的狂欢节,男男女女,熙熙攘攘,彩灯花车,五彩斑斓。男女之事也不少,妓院当然是生意红火,多情男女也会私定终身,太着急的还会抢亲,还有更高调的富家小姐会搭起高台招亲——抛绣球。这样看现在的元宵晚会真是太没意思了。

…3…

元宵节吃元宵,什么时候这种节日食品叫元宵了,没有考证。但我还是更喜欢别一个名字叫汤圆。

第一个月圆夜,在元宵节的元素中却很少出现月亮。这和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个季节中国南北东西很少有晴天。北太平洋暖流开始北上,冷暖空气在中国上空交汇,形成南方阴雨,北方轻雪的天气。看不见月亮。

天上没有月亮,水里可以有。可水中月、镜中花都是假的啊。中国人把水中月演变成了一种美食——汤圆。汤中有圆,可观可吃,团团圆圆,完美地把理想变成了现实。要不怎么全世界人都说中国人聪明呢?

汤圆南北不同,中原以北的有馅,因为中原盛产花生和芝麻。南方这两样东西都是稀罕物,汤圆里没馅,没馅就不能搞得太大,太大了不好吃,叫小汤圆。两广一带结婚接亲吃汤圆,都是死疙瘩与结婚的意义不相符,有办法,小汤圆和鹌鹑蛋一起煮。这回就有馅了,这个馅的意义更大,还能生出下一代。

…4…

我的家在东北,但不是松花江上,是嫩江边。那里有个“大家都笑你”的城市叫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有个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大兵工厂——建华厂。建华厂的主产品是炮弹,也生产一种很亲切的产品叫烟花。在那个年代浏阳花炮还只是小小的地方产品,齐齐哈尔建华厂的烟花是国家下达指标生产的,前三十个国庆节的烟花都出自建华厂,那时的建华厂算是个牛厂。

那些年正月十五建华厂都会燃放大约半个小时的烟花,在齐齐哈尔的每个角落一仰头都能看到夜空中华丽焰火,淘气的孩子会爬上房顶,不服气地燃放自己手里的“钻天猴”,所以人们都沉浸在兴奋和幸福之中。

我想这些年一定不放了,建华厂老了,没用了。那些工人也都老了,没用了。在广东见过很多建华厂退休的老工人,看着他们讲述那个年代建华厂风光时的眉飞色舞,听着他们说着蹩脚的“猴赛雷”,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人生不过三万天,

行走江湖几十年。

看淡成败荣辱,

追求快乐一天。

关注身边小事,

感受世界万千。

快乐时光尽在《老杨品谈》。

草根谈世事,凡人品平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