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浪、后浪,到底谁在浪?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1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出自明清两朝文人编的一本民间儿童启蒙教材《增广贤文》,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幼学指的是另一本民间儿童启蒙教材《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多是民间流传的谚语和顺口溜,并非圣人之言,所以科举考试时不能把这里面的内容答上去。

《增广贤文》反映了古代民间社会的生存之道,并非什么治世名言。《增广贤文》里有讲:前人俗语,言浅理深。补遗增广,集成书文。

《增广贤文》里面还有这样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这句话是对人生的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最后只不过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还有啥意义呢?

2

昨天B站的一部广告片火了,它的名字叫《后浪》,人民日报出来点赞,央视一套播出,上了新闻联播,并制造了一起现象事件,讨论“前浪”、“后浪”的问题。

B站全称为哔哩哔哩弹幕网,意思是可以随便吐槽——哔哩哔哩、吧啦吧啦,是小孩儿们寻乐儿的一个网站。

哔哩哔哩2009年上线,最早是基于日本动漫剧,叫番剧搬运工,算是明目张胆地盗版。

后来哔哩哔哩开发了超强的弹幕功能,成了年轻孩儿吐槽社交的工具,一度成为了网络流行词的发源地。

2013年10月,哔哩哔哩完成A轮融资数百万美元,投资方是美国波士顿媒体信息技术出版与风险投资公司——国际数据集团。同时,哔哩哔哩在开曼群岛成立离岸控股公司——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国际数据集团投入100万美金给腾讯,占股20%;2000年,国际数据集团在百度第二轮融资时投入150万美元,占股5%。另外还投了携程、如家酒店、华住酒店集团(原汉庭酒店集团)、金融界、搜房网。

2014年10月,哔哩哔哩完成B轮融资数千万美元,投资方应以国际数据集团为主。

2018年3月,哔哩哔哩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IPO,融资4亿美元;后又转战纳斯达克,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腾讯和阿里巴巴纷纷抢购,现在腾讯占股18%,阿里占股7.6%。

2020年4月9日,哔哩哔哩宣布获得索尼4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尤其是动画和移动游戏领域。索尼将通过子公司持有哔哩哔哩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约4.98%。

可见,B站同样是一个资本产物,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

3

我很少上B站,因为不喜欢看弹幕,眼花。然而不看弹幕上B站感觉有点搞笑,不过看一些盗版的东西,或者是被禁的东西还是要上B站。B站一直冒着风险为网民服务,值得表扬。

这次B站为五四青年节发布的这个广告片很成功,在我们为“前浪”和“后浪”热吵的时候,B站美股盘前涨超4%,开盘后,B站的股价更是在美股大跌的状况下逆势上涨,一度涨近8%。

这应该是B站这部广告片策划方没想到的,策划这部广告片的目的应该是向正能量、主旋律靠拢,并非拉拢70、80后这些“中浪”入局,现在展示政治正确的安全线是第一性的。

何冰是我喜欢的演员,喜欢他身上的小痞子气。昨天早上好几个朋友发何冰的激情澎湃朗读视频给我,都是70后,可以说都不是B站的用户,大家都看微信。

我看了三遍视频,但每次都没看完,因为太假。还有一个原因是何冰这个“前浪”把姿势摆得太高了。

这段视频演讲的中心句是好时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 遇见这样的你们。”

这是要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自以为是。哪一代年轻人都会遇到一个新时代,但这个新时代并不一定是好时代,比如新时代也会有瘟疫、战乱、人为灾难等等,这些事儿中国的“前浪”们都经历过,并为之惋惜感叹——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而一个事实是年轻一代永远都是反时代的,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今天的“后浪”们也一样,他们没觉得这个时代有哪儿好,最后,他们更喜欢用“鬼畜”的方式戏耍高高在上的“前浪”们。

4

B站的这部广告片承担了新时代宣传片的功能,只是年轻孩儿做得不太上心,或者说是为了迎合,演讲稿写得有点乱。里面还有观点错误。

比如这两句: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弱小的人那敢去嘲讽和否定别人啊!弱小的人只能去逢迎、顺从、赞美。应该说:弱小的人害怕被嘲讽和否定,并希望得到赞美和鼓励。而内心强大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并不想得到赞美和鼓励。

再比如说演讲里的这三句:

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是矮化,学术的变成大众是普及,这都不应该是年轻人应该干的事。年轻人应该在经典的基础上创造经典,把学术深化。

矮化的事儿,普及的事儿都是老一辈干的。比如西方的一些科学家老了之后都写科普读物。

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鲁迅在 “且介亭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不是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是啥呢?有很多难听的词,最典型的一个是极端民族主义。司马南前两天骂方方时还解释了这个词,他说是纳粹主义。

演讲中说: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这还真不一定,因为中国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国家,别人看到的永远是“前浪”,而不是“后浪”,可以说,“后浪”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好与坏永远是“前浪”的定义,就像这部广告片一样。

不过“前浪”也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长江后浪推前浪”最早出现在北宋刘斧的文言志怪、传奇小说集《青琐高议》里:“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浮事新人换旧人”也就是说,人生不过如此,浮世一场。

现代中国人演绎出的“前浪死在沙滩上”是说明生存的艰难、竞争的激烈,在丛林法则中,动物把老的抛弃掉,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竞争中的返祖现象。

人生确实如过眼烟云,总会一代新人换旧人,虽然这是人生的一种无奈,但从基因遗传学角度来讲,新人换旧人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季羡林在他的谈人生书中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只不过是在昏昏沉沉地追求一点儿享受,没想过自己为什么活。

他讲,我的人生是从被动到一塌糊涂,然后才在这本书里得出一个道理:人类的前途,在于朝一个共同理想努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要完成。这像一条链子,每个环节本身微不足道,但这一点儿东西影响了整个链条。如果人生有意义,那就是这种对人类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如果人生有价值,那就是去完成自己这一代的任务。

浪在东北话里的意思是臭美,所以前浪也好,后浪也好,在当下这种情形中都没啥好浪的,最好是别浪。

浪不好还打不着狐狸惹一身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