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失业之痛,从《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反思:谁动了我们的饭碗?

 镜姐梦想领读会 2020-12-11

文/凤池竹萧萧


中年失业之痛,是谁动了我们的饭碗?

朋友阿云给我打来电话,让我给她介绍工作。我好奇地问她,你那工作不是挺稳的嘛,怎么不做了?她无奈地叹道:哪里是自己不做了,是厂子效益不好,关了,现在失业了。早不失业晚不失业,现在四十多岁了,让她去哪上班去呢?

她的叹气里,有我感受不到的痛!

很多年前,我与她一毕业就到了同一个厂子里做财务工作。阿云是个很本分老实的人,说实话,相处起来很舒服,只是有点过于舒服了。怎么说呢?

那时我们年轻,啥也不懂,但我因为是从小地方出来的,啥都没有,所以就总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干。而她,是本地人,没有买房买车的压力,干着一份稳定的出纳工作,她说希望就这样稳稳定定地过一生就好。

我拉她去报考初级职称,她说不想再拿起书本了;当我看到有更好的公司在招人时,我问她要不要一起去试试,她看了下要求,直言她根本就不合适,没有勇气也不需要再去外面折腾。而我,心里早就认定,每一份工作都只是我人生经历的一个跳板而已,我只想往更高的地方走,做更优秀的自己。

阿云的遭遇让我想起了镜姐高效阅读营里推荐的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说的是四个角色(每一角度代表一类人)面对旧奶酪失去后的各种态度与行为。有的是在拥有旧奶酪时就做好了随时出发寻找新奶酪的准备,有的则是一直沉浸在失去的痛苦而无法自拔,有的是等待一段时间后不得不主动再去寻找新的可能。

而阿云则像极了书中的哼哼与唧唧,呆在一个一时富足的地方后,就安心地停下了脚步,尽情享受。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所拥有的东西,已经逐渐消失,而她自己却失去了职场竞争力,根本无力应对环境的新变化。《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就是来告诫我们,如何时刻更新自己,打造核心竞争力,应对千变万化的外在环境,过上丰盈富足的生活。


人最舒服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作者叫斯宾塞·约翰逊,他是享誉全球的思想先锋、畅销书作家、美国哈佛商学院领导力项目学者,他写的这本书到目前为止,早被翻译成47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了3900万册。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因为它阐述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的问题,当然,它也告诉了我们需要怎么应对的方法,而我最感触的是一个道理:人最舒服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最舒服的时候,就容易无欲无求,不想进步,不想折腾,不想多学一点多做一点,努力对他而言,是锦上添花。却不知道,当你一直原地踏步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退步!你想想看,本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别人不断地进步,而你一直不动,那你相比别人,是不是就是退步?

而你所图的安稳现状,却实际上充满了变数与意外!想一想,窗外的树是不是悄悄变绿的?脚下的路是不是不知不觉中被翻新了一次又一次?而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那你又哪里来的底气可以在现状中一劳永逸呢?

世界乃至宇宙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万物都是通过变化而发展的。如果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到生存环境的变化,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那么最终只能被社会无情地淘汰,甚至是饿肚子。

作家毕淑敏曾写道,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适应变化必定是痛苦的,要离开舒适区,挑战对未知的恐惧,但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保证生存的质量,获得成功和幸福。


主动跳出舒适区,适应变化,不断折腾,才是最大的稳定

世界总是会悄悄奖赏那些努力的人!

努力学习,努力精进,才是应对这变化世界的惟一法宝。《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一、时刻预测变化,做好失去的准备

能把一份工作做长久,就是稳定了吗?如果做一辈子,就是有安全感了吗?

不,绝对不是的!

所谓的安全感,其实并不是来自于你现在所拥有的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你应对所有问题的底气,它来源你的所见、所学、所知、所感、所做。

霸气如演员宁静,也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表露:“我并没有其它赖以生存的技能,所以我只能拼命地做好演员,做到极致,做到NO.1!”而她的这十几年来,确实也是不断地精进自己的表演,一直在进步,从来没有就只是原地等待的。

会演戏了,也还是去学习唱歌;会唱歌了,也不忘再学说唱。人不要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状态,要看到未来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你是否一直可以凭现在的状态去应对,去适应呢?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做好失去的准备,早做打算,努力精进核心技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当遭遇突如其来的变化时,可以自如应对,并且比以前过得更好。


二、密切关注变化,迅速适应变化

我当年还在工厂时,工厂新增了一项业务,就是出口,当时对整个财务部而言,都是一种考验,因为没有人做过出口贸易的退税申报。涉及的规则挺多,我也是云里雾里的,除了跑税务局咨询外,能做的就是找同行学习。

为了多学一点,我自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私下报了辅导班,还自掏腰包买了一本200多元的操作书,一步一步地研究相关的软件,终于在一个月内,顺利地掌握了这个流程,成了唯一一个最快上手操作财务。后来,为了让大家都掌握这个技能。我按自己理解的语言,将其写成了几页一看就能上手的说明,也用这几页纸培训了很多人!

我也因此被领导看到,得到重用,以致后来离职时,领导苦苦挽留着我。现在想想,感谢那时保留看书学习习惯的我,虽然花了我200多元,但收获的是新的知识技能,让我比别人多了一份把握与从容。

达尔文说,活下来的物种,并不是最强的和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一定要做那个勇于向新事物挑战的人,就算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痛苦是痛苦了点,但你也可以先人一步享受这滋味不是吗?


三、享受变化,并保持变化

人最可怕的不是安于现状,而是温水煮青蛙,主动跳出舒适区,适应变化,不断折腾,才是最大的稳定。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居安思危,才有先人一步选择权!

如果当年没有柳传志勇于与国企断舍离,中国的互联网科技或许就没那么快地到来!而互联网时代又是瞬息万变,你生产了一代电脑,就能有二代电脑出来,而当二代出来后,不久,又会有三代四代产生。

不是你不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市场让你不得不推陈出新,否则你就只有被淘汰的份。

四、现在开始行动,永远都不晚!

不变只是一瞬间,变化才是人生常态。想要适应这变化多端的世界,推荐给大家几个永不过时的方法:

(1)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不记得哪个人说过,每本书一般都是作者集结10多年的心血才著作而成,而巨著,至少都是30年以上的心血而成。书中的精髓都是作者的经验总结,你去阅读,就相当于与他们交流,站在前人的肩上,自然看得就更高更远。

(2)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什么比用脚去丈量世界更有意义的事情了。路走多了,见的也多;见得多了,心胸自然就开阔很多;心胸开阔了,就会想得远,看得深;看得远了,脚下的的行动也就会不一样了。

(3)去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流

任何一方面做得比自己好的人,我们都可以向他学习,取其精华。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多与优秀的人学习,才能看到人家优秀原因,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当然也没有人是随便优秀起来的!

他的言谈举止肯定会有过从之处,与这样的人一起,你的言行也自然受到好的影响。近朱者赤,好的言行往往能带来的足够多的正向反馈,而经常收到正向反馈,也是提升你进步的条件之一!

(4)去写作

写作是最好的反思。阅读、旅行、与人交流,这些都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只有不断地将所学、所感、所看、所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写出来,说出来,最后才能影射到做出来,这样才真正叫吸收!叫进步!


写在最后

不吃学习的苦,就一定会吃生活的苦!虽然中年失业是很惨,但现在开始重新学习,掌握技艺真的还不晚!迟做总比不做好!

现在开始,无论如何,工作的同时,再努力学习一门技术,学习阅读写作、演讲口才、视频配音,什么都可以,只要自己能真正地醒悟过来,放下心努力学习,三五年后,你还是一样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送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你现在的生活是由十年前决定的,而十年后的生活,则是由你现在的行为决定的!

所以,行动起来,努力起来,加油起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