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墨妙|北宋 唐垧《致胡宗愈伸慰帖》

 伯乐书香小屋 2020-12-11

北宋 唐垧 致胡宗愈伸慰帖页 

尺寸 27.7×36.8cm

唐垧为唐询(1005-1064)子。此帖写唐垧得知胡宗愈儿子早夭而致信伸慰。熙宁三年(1070)六月,胡宗愈被贬为真州通判,而帖中“谒禁所拘”云云,说明胡宗愈尚在开封,故此帖应成于1070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北宋陕州夏县人(今山西运城夏县),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

据一部分史书所述,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其父司马池正任河南光山知县,故得名“光”。司马光少年聪颖,《宋史·司马光传》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后段所述,即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北宋时已在开封洛阳间广为流传,故事曰《破瓮救友》,并配有插图《小儿击瓮图》。

司马光二十岁中进士,并由此进入仕途。从奉礼郎、大理评事,到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反对王安石新政辞枢密副使,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西安),第二年赴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资治通鉴》成书后,升任资政殿学士,次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尽废新法,主张“悉罢免役钱、诸色役人,并如旧制定差,见雇役人皆罢遣之”等,史称“元佑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夏县)民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

司马光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编着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有夙志编撰通志,并于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后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任西京御史台的13年,司马光呕心沥血,主要精力都放在《资治通鉴》上。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从正式发起到最终完稿,共耗时19年,凡294卷,300万字,记载16朝,1362年。清人王鸣盛评赞此书曰:“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司马光著述甚丰,除《资治通鉴》外,涉及面相当广博,计有《潜虚》、《均韵指掌》、《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通鉴目录》、《通鉴考异》、《通鉴举要历》、《稽古录》、《切韵指掌图》、《司马文正公集》等。

 释文:垧拜启。前日赵无愧见过。窃审小令嗣倾逝,闻之怅骇。想计天性之爱,过为伤悼。以谒禁所拘,无繇伸慰。门下瞻望哽结,不胜下怀。大暑中尤望以理自遣,强饭精摄。副此深祷,谨上。记下执事不宣。垧再拜,完夫府判朝奉学士尊兄。侍史。二十三日午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