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东原始古木林初探

 风吟楼 2020-12-12

山高坡陡,谷深林密,是此处的地形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些史前的孑遗植物能在此繁衍生息而不被破坏吧。

无意间闯进了这一片天地,因为只是穿越路线的途经点,路途遥远,山水阻隔,没有留下来仔细搜寻,错过了许多特别的植物的影像记录,这个遗憾留待下一次弥补吧。

重峦叠嶂。

莽莽群峰,高耸云天,山高坡陡,渺无人烟。

行走于荒野之中,世间本无路,脚踏过去,就成了路。

在很短的距离里,海拔陡然爬升几百米,一路手脚并用,刺激不断。

几近垂直的飞瀑,一路不断冲击岩石,发出轰鸣。

途经海拔高差达两百多米的十几连瀑,跌跌不休,一飞再飞。

太陡的地方,无法直接翻越,只能通过卫星等高线图,绕道走山脊线。

树影掩映中,生长着许多的珍稀物种。

一个又一个大落差瀑布。

翻越这种陡峭的山崖已是家常便饭。

幽深的山谷,此处有一大片原始的竹柏林。

飞湍瀑流。

清幽的水潭,夏日泡澡去处。

繁盛、疏朗的林下,又有丰富的水源,远离人烟,如此,更能成就物种的多样性。

蕈树(Altingia chinensis ),又名细柄阿丁枫细叶枫,金缕梅科蕈树属,常绿乔木。生于中国南部海拔600—1000米的亚热带常绿林。

根可入药,性平、味苦,消肿止痛。

主治:风湿痹症、肢体肿胀、挛急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跌扑闪扭、筋骨被伤、局部青瘀等。

蕈树不少见,但是像如此巨大的、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就不多见了吧。不知它在此伫立了多少的年月。

从根部就分出三杈的巨型少花桂。应该也有上百年的树龄了吧。

少花桂(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樟科樟属,乔木。生于石灰岩或砂岩上的山地或山谷疏林或密林中。花期3—8月,果期9—10月。

树皮、根均入药,树皮在四川常作官桂皮用,性温、味辛,开胃健脾、散热。

主治:肠胃病、腹痛等。

叶片厚革质,三出脉,边缘内卷,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

体型巨大、仿若小树的苏铁蕨

苏铁蕨是古老的古蕨属种子蕨,发源于距今约4.5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虽然它没有真正的种子,却有胚球(当天有看到,忘记拍了),叶大型,其木质部发达,茎能增粗,是介于蕨类植物向裸子植物过渡的中间类型。

研究苏铁蕨,研究它如何经得起地球亿万年的变迁而存活下来,对于研究植物的物种进化以及植物的区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苏铁蕨已被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大型蕨类。生于海拔450—1700米的山坡向阳地方。

根茎可入药,性凉、味微涩,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

主治:感冒、烧伤、外伤出血、蛔虫病等。

竹柏是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于距今约1.45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称为“活化石”。野生的竹柏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原生地的竹柏茂密成林,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相信在这深山的某处,应该有不少巨型的超百年树龄的竹柏在默默等着我吧。

竹柏(Podocarpus nagi(Thunb.)Zoll. et Mor ex Zoll.),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生于中国亚热带东南部丘陵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叶可入药,性温、味辛,止血、化瘀。

主治:外伤出血、骨折等。

流苏蜘蛛抱蛋(Aspidistra fimbriata F. T. Wang et K. Y. Lang),百合科蜘蛛抱蛋属,草本。生于山谷密林下的岩石上、腐殖土中。花期10—12月。

根状茎可入药,性温、平、味甘、辛,微涩,活血通络、消暑祛湿、和胃安神、退热利尿。

主治:热咳、中暑、头疼、失眠、肠胃炎、呕吐、急性肾炎、腰痛、关节痛、牙痛、跌打损伤等。

蜘蛛抱蛋属物种的花葶从根状茎上长出,花梗极短,花朵看起来非常贴近地面,花肉质,具杯状的边缘深裂的花被,仿若蜘蛛抱着蛋,故名蜘蛛抱蛋

蜘蛛抱蛋属物种无直立茎,根状茎匍匐,多节,节上长叶,一节一叶,仿若兰叶,故又名一叶兰

十大功劳属SP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