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坏消息:700多万斤“致富果”成为“甜蜜负担”,种植户们怎么办

 一池 2020-12-12

早在80年代初的时候,农村盛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多栽树”。我国的农村区域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90%左右,各地农村发展现状多样,面临的难度也是偏复杂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是引导农村致富的重要内容。

近几十年来,农村的发展步伐也是有目共睹的,农民朋友也逐渐富裕了起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三农事业的大力扶持与引导,当然也有种树的功劳。农林牧副渔本来就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地也积极倡导农民种植经济林木和果树栽培,与主粮作物相结合,全面拓展农村致富渠道。以果树来讲,基本上每个乡镇、村庄都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无公害水果种植基地,着实让广大农民朋友享受到了勤劳致富带来的变化。

果树种植的前期的土壤改良、园地建设和苗木购置和栽培管理,是一项较为长期的、投入成本比较高的支出,所以很多农村都是采取了分批改良、分批种植的递进模式,从而将成本压力和风险负荷做到了最小化。现在的农村果树种植效益怎么样呢?整体上讲还是相当可观的,水果是人们日常所需的重要食品,也是对外出口贸易的重要农产品;很多农村的水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果”。

一、水果产业有没有发展瓶颈?

很多人说,果树是种下去了,会不会遇到发展难题和瓶颈呢?客观的讲,所有的行业到了一定的发展时期都或将面临瓶颈。这是市场规律作用下难以避免的现状,比如水果也会滞销,价格也会有起落,并不是一直能够高效回报。我了解到近期在湖南省的衡阳县就有水果卖不动的情况,位于衡阳市西北部、湘江中游的衡阳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种多样,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当地以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主打水稻、养鱼、乌莲和相关的瓜果蔬菜,是远近闻名的经济强县。但是今年也面临了一些困难,该县的台源镇以蜜柚作为支柱产业,种植有将近3000亩,而现在却面临700多万斤蜜柚滞销的现状。

坏消息:七百多万斤“致富果”成为“甜蜜负担”,种植户们怎么办

二、造成“致富果”成“甜蜜负担”的原因:

在衡阳县台源镇各个村庄的果园里,硕果累累的蜜柚挂满枝头,像沉甸甸的灯球,淡淡的柚子芸香弥漫在空气中,俨然一幅幅喜悦的丰收画面。但是很多村民们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今年的蜜柚怎么也不好卖;往年的这个时候柚子早就销售一空,而现在的价格从往年的2块多降到了一块钱以下,还是没人收购。这可怎么办?想想今年的种植户也真是够难的。分析当前蜜柚滞销的原因,①海外疫情影响,原本出口到国外的份额大部分转为内销,而福建及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市场供需也已失衡,国内柚子市场的竞争压力陡增;②跟风种植、盲目扩产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在种植效益的刺激作用下,很多原本从事其它种植、养殖活动的农民都竞相种起了蜜柚,不断扩大了早熟、丰产柚子品种的种植规模,造成了供应增大。

三、如何打破蜜柚滞销的瓶颈并实现良性效益?

蜜柚味美甘甜、皮薄肉多、果汁量大,富含有机酸、蛋白质和维C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较为优质的柚子品种;诗圣杜甫更是留下了“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的千古名诗。然而现在台源镇还有将近700多万斤的蜜柚成为果农心中的压力,该怎么打破滞销的瓶颈呢?结合近些年各地应对和解决农产品滞销的经验,我认为还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求突破:①打造特色农产品文化,可以结合当地的旅游项目,适时的成立“蜜柚节”,吸引更多的散客资源和水果批发商;②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发动和鼓励当地的有识青年从事线上开店、直播带货和内容电商等行业,并为它们解决好物流等问题;③深化水果深加工、精加工,吸引外地水果加工、饮品制造等食品厂商前来投资,为它们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