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栾承舟:初登鹳雀楼

 诗词文艺 2020-12-12

初登鹳雀楼
栾承舟

之涣老哥登过的楼,写出白日依山尽的楼,

此时,正值中午,

黄河正在远去……

多少年了,诗人的魂,是否仍在此间徘徊?是否,依然以一种恒久的姿势,依然不屈不挠,不离不弃,始终昂着,诗之头颅?

此时,薪火相传之火,仍在每一个来者的心中烧着。

于缠绵的秋雨中登楼,从正午到日暮,一阶一阶登临……

心灵沟壑之深,精神山川之险,

次第逼近……


栾承舟:男,1963年出生,1981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出版作品专集6部,合集2部,作品入选《感动中学生的100篇青春故事》《高考备考散文名篇必读》《中国散文诗100年大系》《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中国散文诗90年》《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散文诗精选》等多种选本。曾获得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第7·中国散文诗大奖。

(  责编:鸿飞;校对:昊龙)

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叫“败东”或“败西”?
为什么说“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而不是别的菜?
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为何绵延不断?
为什么我国古人称呼日本人为“倭人”?
为什么把事情失败叫做“泡汤”?
为什么叫年轻男子为小伙子?
指南针明明指北可为什么叫“指南”针?
为什么我们称兄长为“哥哥”?
为什么把言行轻率叫做“放肆”?
用情不专为何叫“花心”?
“天要下雨”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笑纳”就是笑着接纳吗?
为什么将好色的人称为“登徒子”?
栾承舟:杨抱槐


分享是美德,转发是支持

诗词文艺平台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艺术家、作家、诗人,力塑当代艺术家、作家、诗人群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