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人韵士】林峰|秋水悠悠鷗睡起,一樓明月一樓詩。

 诗摘词选 2020-12-12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林峰,廣東梅州人。寓居香港,專業會計。香港詩詞學會創會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第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作近體詩5000首,輯峰回園詩系五集。作新詩萬行,輯《時代的回聲》及《天聲海韻》二集。主編有《近四百年五百家詩選》及《中華歷代慷慨詩詞選》等大型詩刊。

林峰作品欣赏

奉和馬凱先生吟「中華詩詞學會五大」韻

京闕霜紅晚,桐山老鳳聲。

歌徽金縷曲,詩唱故鄉情。

筆底風雲起,懷中雨露縈。

關雎千古韻,翻作太平鳴。

深秋三咏

滿城簫鼓太平時,黃絹題碑筆萬枝。

秋水悠悠鷗睡起,一樓明月一樓詩。

滄海無聲幾許深,觀瀾又作白頭吟。

可憐今夜中天月,滿照虔虔許國心。

今宵南海起風雲,十萬波濤十萬軍。

壯闊河山誰叱咤,中華兒女氣如焚。

奉答瑞義兄

《初冬殘荷》二絕

珠簾葉落捲清霜,水動風搖吊夕陽。

尚有寒枝三兩片,夜深人靜月浮香。

鶴影雲過又見霜,枯枝殘葉倚斜陽。

寒塘深睡知新雨,夢覺春來獨自香。

首唱蔡瑞義

题圖《初冬殘荷》

幾番風雨幾番霜,枯葉蕭疏倚夕陽。

莫道芳華零落尽,猶存錚骨播余香。

衣草/次韻蔡瑞義老師《殘荷》

玉減紅銷鬢又霜,誰憐瘦骨倚殘陽。

饒他風露多蕭殺,難奪池中一瓣香。

讀衣草女史《詠菊》,感其情之真,其韻之雅,次韻三吟,聊作附驥。

含曦飲露倚天開,不負金風踏雪來。

三徑只因葉落後,琴聲詩客満芳臺。

寒蕊無聲帶霧開,忽聞陶令賦歸來。

東籬從此多詩酒,醉卧斜暉待月臺。

衝天氣節破霜開,佔斷秋光入夢來。

半為山河半為客,一籬顏色上燕臺。

附衣草女史《詠菊》

雁過東籬菊又開,多情陶令幾時來。

今宵且趁秋光好,把盞清吟醉月臺。

双节吟

七十一年說到今、萬千大業蔚如林。

可憐今夜中秋月,光照吾民愛國心。

雨後秋涼憶故人

又到清秋雨後涼,披襟北望舊家鄉。

雲山日落能銷骨,煙海鷗歸易斷腸。

高榻待賢分左右,寒燈讀史嘆興亡。

可憐一片江南月,空照離人兩渺茫。

此後誰人共琢磨

天不假年,胞弟去矣!雖時過兩旬,仍心扉痛徹!雨夜秋聲,寢不安席。哦就一章,付與西風⋯⋯

柱折樑傾哭太多,海雲橫斷海天阿。

我來有話君知否,君去無聲我奈何。

蘭桂霜晨茲冷落,門庭雨夜失嵯峨。

故家喬木春難再,此後誰人共琢磨。

秋中詠月

一天明月一天秋。萬里晴光價莫酬。

圓缺隂晴閒若夢,是非成敗不勝愁。

十年冷照難回首,中夜清霜卻滿頭。

海曲衣單江露濕,心隨寒影已西流。

秋夜思歸

遙望枌榆嶺海橫,思鄉怕聽賦歸聲。

關重馬瘦人千里,月冷衣寒夜五更。

輾轉只因求善價,睽離未必是無情。

桐花不作楊花落,依舊孤愁筆自耕。

讀史(六)

一别荊門塞日斜,長安回望暮煙遮。

秋深大漠悲殘月,霜重疏林惜落花。

故國孤雲思梓里,荒臺寒夜哭琵琶。

誰憐玉骨埋胡地,青冢玄冰我獨嗟。

讀史(七)

名利從來遠棄難,頻年戰伐夜漫漫。

山河板蕩中腸斷,骨肉支離六月寒。

堯帝求賢謀禪位,許由洗耳耻封官。

祗緣後世權爭起,遍地哀鴻不忍看。

讀史(八)詠方孝孺

凜然史筆鑄高名,千古斯文去有聲。

書起風雲人叱咤,士遊江海氣縱橫。

孤臣一字關生死,大節無心數敗成。

九百頭顱同擲處,碧天秋水伴長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