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第一增强免疫力的方子

 图书 馆员 2020-12-12

千古第一增强免疫力的方子,3味药,气血双补,让你正气满满!

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

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在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等均有记载。该方由于组方严谨、配伍合理、疗效突出而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属于国家基本中成药。玉屏风散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气、固表止汗、防御风邪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下面小编带您系统学习一下这个方子,以为您提供更清晰的用药指导。

1.取名“玉屏风散”,有何寓意?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家中普遍使用的家具,通常被放置在屋内显眼的地方,不仅可以装饰厅室,还可以挡风。

方子以屏风命名,即取其挡风之意,好比为肌表加了一面御风的屏障。

“玉”,取意“珍贵如玉”,形容其珍贵。

“散”,是这个方子的剂型为散剂,即把方中的药物加工为细末,服用的时候直接煮散即可。

古人告诫虚人易感风邪者,对玉屏风散当“珍如玉,倚如屏”,故为其取名“玉屏风散”。

2.玉屏风散组方,有何特点?

中医汤头歌诀描述此方为“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且组方精当。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其中又以蜜炙黄芪、炒白术为佳。黄芪补肺气,使皮毛坚固,腠理致密,增强卫外之力,为主药;白术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与黄芪配伍,资助气血生化之源,为辅药;防风可以祛体表所受之风。三药配伍得当,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补散兼施,以补为主。

3.玉屏风散,有何作用?

玉屏风散的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补肺固卫、祛风止汗,增强人体正气,增强抗病邪能力。通俗讲,它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有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药理实验表明,此方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变态反应,升高免疫球蛋白,改善微循环,抗氧化,调节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系统细胞功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4.玉屏风散治疗的病症,主要有哪些?

①受风、受寒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尤其冬天是流感的爆发季节。动不动就感冒的人可以先服用这个方子二十一天。服用后,保证今年冬天不感冒!

②以自汗、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血液病、肿瘤化疗或放疗后、手术后的汗出异常;

③免疫力低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糖尿病、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等;

⑤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腹泻、产后气虚身痛等。

5.玉屏风散,如何服用?

将黄芪、白术、防风按1:2:1的比例研成细粉末,成人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儿童用量酌减。

现在药店出售的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玉屏风胶囊”、“玉屏风冲剂”或“玉屏风口服液”等,其药物组成与本方大致相同,作用相当,也可以选用。服用玉屏风散改善体质,需要较长的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6.服用期间,有何注意事项?

玉屏风散作用温和、安全,无明显不良作用,一般情况下可长期服用,小量久服。需要注意的是,此方用量不宜过重,过重可能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及头昏潮热等。以下几类人不适合服用:①阴虚盗汗者;②湿热内盛者;③高热者;④正处于感冒期间者。服药期间,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

邓铁涛:玉屏风散用药有感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是中医所公认疗效确切的名方。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其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臣以白术健脾,合君药以资气血之源。

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散邪;三药合用,托里固表,使玄府闭合有度,故能治疗表虚之自汗。这犹如一屏风护卫于肌表,故得玉屏风之名。

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

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克,防风 3克,白术15克。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

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 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克。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

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

我曾建议某中医院按上述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2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该地喜用丙种球蛋白成风),这既可发扬中医特色,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避免染上某些难治之疾,何乐而不为?

事后了解,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蒲辅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若深究其能预防感冒之理,我认为柯韵伯之论较有启发,现录之,与同道共同学习。

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

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祛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流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

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唯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

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祛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根据异病同治之理,余曾用玉屏风散治愈一例面肿如球之怪病。

1961年与广州中医学院1959年高研班学员到某军区医院搞科研时,该院一护士之子,五岁,患怪病,面肿如球,病已将月,按之空虚,随指而起,似面皮之下充气一般,但无皮下气肿之握雪感,从头肿至颈部,舌嫩,因此考虑乃气虚所致。

头为阳,面皮属表,故当以表虚论治。方用玉屏风散加五味子。处方: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8克,五味子4.5克。每日1剂,复煎。取玉屏补气固表,五味子敛其浮阳。服药九天,病霍然而愈。

玉屏风散-自汗,盗汗

黄芪30,白术12,防风10,严重加桂枝12,甘草6,大枣12枚。

黄芪补益肺脾之气,白术健脾益气,防风去表邪,升提脾气的作用,

《医宗金鉴》关于玉屏风散的论述

玉屏风散

[主治]治风邪久留而不散者。自汗不止者亦宜。
[组成]防风,黄芪,白术,等等分。
[
用法]上为细末,酒调服。

〔集注〕柯琴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

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

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依如屏,珍如玉也。其自汗不止者,亦以微邪在表,皮毛肌肉之不固耳。

[本人注]有几重点要特别注意:

1、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键,;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三者结合,固里实卫而驱风。

2、黄芪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

3、玉屏风散能治“自汗不止”。

老中医谈肾炎:参——对慢性肾炎4种作用,肾炎患者应如何使用?

根据调查我国肾炎患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说,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患有肾炎,对肾友来说肾炎最讨厌的就是复发,每次稍有不慎便会复发,对肾炎患者来说,日常保养和规范治疗尤为重要,今天莫主任就来分析一下参对肾炎的治疗作用。

周女士今年32岁。2019年9月10日,因反复颜面及四肢水肺5个月来到北京初诊。患者2019年4月受凉后出现颜面及四肢水肿,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肾炎综合征”尿常规:尿蛋白(+++)隐血(+);肾功能示血尿素氮4.1mmol/L,血肌酐81 mmol/L。近一周来症见疲倦乏力,腹胀,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为患者舌诊,舌淡红,苔黄白,脉沉。确诊为肾炎综合征,慢性胃炎。辨证分析患者脾肾两虚,水湿瘀阻。治疗时要注意健脾固肾,利水消肿。莫主任以党参、茯苓皮、丹参、谷芽等中药为患者治疗20天。

2019年9月30日二诊时患者精神好转,仍有少许腹胀,胃口好转,水肿已基本消失、口干。查尿常规示尿蛋白(+++),治疗继续加强养阴力度。以黄芪、淫羊藿、茯苓、丹参等中药继续治疗20天。

2019年10月20日三诊时,患者精神好转,腹胀减轻,胃口正常,无明显水肿,口干减小。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在前方基础上加减继续治疗20天,

2019年11月10日三诊时,患者症状持续好转,继续守上方服用1月,间偶遇感冒则暂停上方,改为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服用3天。

2019年12月10日四诊时患者感冒症状消失,腹胀口干等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正常。患者精神大好,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随访近一年,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人参味甘微苦,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宁神益智。但由于于品种不同,其作用又有所区别。其中红参性温,尤以别直参更具温养生发之性;西洋参偏凉,具益气养阴生津之功;生晒参则性味和平。慢性肾炎患者用参进行补益必须辨证,使之与体质、病情相适合,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慢性肾炎在下述情况下,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1. 益气补虚,当临床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脉虚弱等气虚或阳虚证时,可用红参补益元气。但宜少量,一般每天3~6g,切片后隔水炖服。

2. 益气生血,用于慢性肾炎出现血虚证时,如面色萎黄无华,眼睑及唇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舌淡脉细等。此类惠者在应用补血药的同时,可另用红参炖服,以益气生血。

3. 益气生津,当气虚伴津液不足,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淡,脉虚数时,宜选用西洋参;亦可与生晒参同用,往往能发挥较好的益气生津作用。但须小量常服,效果方显。

4. 固脱救急,慢性肾炎发展到尿毒症晚期或终末期卒然出现脉微欲绝时,可用野山人参或别直参10g煎汤炖服。亦可与附子9~15g配伍,组成参附汤浓煎饮服,以固脱救急。

5. 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它具有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提高尿肌酐的排泄量,双相调节血压,提高血清钙等功能,对慢性肾炎患者的虚弱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感冒时或实证为主时不宜使用。莫主任提醒大家,用药需根据体质对症下药,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大家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