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幽默】

 贺承德 2020-12-12


1.东西南北

八(5)班的教室里,坐着一位无知少年。公元2020年12月8日,第二节语文课,老师宣布同学第129页的《富贵不能淫》。可是他呢?连129页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由此可见,他的数字学问也不会高深到哪里去,更别是英语了。老师范读完课文以后,学生们纷纷自读或尝试翻译。他的课本压着班级的后阵,始终未曾开启“学习之旅”。这个“顽童”仍在逃课。要不,他的月考成绩能考2分、期中考试能考3分吗?老师走近他,用手指着北面的窗口,开始测试他的方向感:“那是哪?”

“那是东。”他张口就来,没有一点儿含糊。

“你迷路了吗?那是哪?”

“那是西。”他闭口之时,似乎仍旧没有半点儿含糊。

“你真的迷路了吗?那是哪?”

“那是南。”他略显犹豫地说。

“那到底是哪?”

“那是北!”他傻傻地笑着,差一点儿把语文老师笑哭。

“恭喜你,回答正确。”

2.俺不会写

最近几天的古诗词学习,同学们似乎总是绕不开那个“簪”字。低头不见,抬头就见。在《相见欢》中有它的身影:“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在《春望》中有它的心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是同学们在默写这个字的时候,似乎总是冤家路窄——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又写错了。这不,小明又被语文老师提到了讲台上:“请你在黑板上写下这个‘簪’字。”坐在第一排的小强当即表态:“如果他能写出来,我就喊他爹。”同学们也都跟着起哄:“快写,让他喊你爹!”小明脸憋得透红,羞愧地说:“俺不会写。如果俺能写出来,让俺喊他爹也行!”

3.我你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写过一首《三代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我们就必须首先行动起来,努力去把学问做好。当然,要想获得优秀的创造成果,我们就必须首先拥有大量的知识。在课堂上,一位语文老师故意把“三代人”的名称空了下来,让学生们填充上去。这样以来,问题的难度系数似乎就变得大了一些。答案捕朔迷离,思考也变得富于趣味。当有些同学还在满头雾水的时候,一个男生十分活跃,他调皮地回答:“我是老子,你是儿子,他是孙子。”然后,他就独自开怀大笑。常言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语文老师故意重复了一遍:“我是老子,你是儿子,他是孙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