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地棉

 一帆csp 2020-12-12

广东人称见识少的人叫“大乡里”,就是乡下人的意思。我从不忌讳跟人说我就是“大乡里”,本来就来自乡村。可是说来又惭愧,有朋友一直对我的乡下成份持严重怀疑态度,皆因我对来自乡下的一些瓜果蔬菜都觉陌生,更遑论辨识乡间花草了。也许是因为自己很小就离家外出上学,也跟自己当时的关注点有关。也没关系,虽然年近半百,但也不妨我现在恶补一下乡下常识以正视听。

比如,说到棉花,我还真的是第一次遇到,虽然好多朋友笑我怎么连这都觉得稀奇,好吧,我承认见识少。

这天在农科中心的某个大棚里,竟然让我见到开花的棉花,欣喜若狂立刻溢于言表。

有人说,棉花是花么?还的确是,不过这棵我首次认识的棉花是最普通的一种:陆地棉。


陆地棉,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大陆棉、美洲棉、墨西哥棉等。陆地棉因最早在美洲大陆种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种中重要的品种。


棉花大家都很熟,我们日常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但是,未必个个都知道棉花是怎么来的。

严格意义上讲,棉花并不是植物的学名,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通俗意义上的棉花有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又叫细绒棉)、海岛棉(又叫长绒棉)。

本文主角的陆地棉是棉花现行类别名称之一,世界各国广泛种植,其原产中美洲,所以又称美棉。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较长、品质较好是其特点,可纺中支纱。我国所产原棉约99%为陆地棉。正常成熟的陆地棉,色精白、洁白或乳白,纤维柔软有丝光,棉籽肥大,着生有灰白色短绒。


南方朋友都认识木棉花,木棉花谢之后,枝头会有一个个果实,果实爆开之后,会有棉絮露出来,随风飘荡,要是认真观察的朋友,会发现花絮里会有一粒粒黑色的籽,那就是它们的种子。

虽然木棉与棉花并不在一个科里,不过棉絮生成原理几乎雷同。

很幸运,我在农科中心看到的陆地棉,花果同株。从其花朵形状就不难看出它是锦葵科物种,而一个个爆开的棉桃里,露出毛绒绒的棉花,根本不用问阿贵就知道它的身份。

仔细地观察植株零星开放着的花朵,这才发现花的苞片也是很有趣的,首先苞片好像是叶子一般,更重要的是这苞片好像是火焰的形状,见下图,我还真给它一个特写了。

绿色的火焰?第一次听说吧,这个火焰一般的苞片,似乎暗含着在未来成熟的棉桃具有火一样的温暖呢?

陆地棉的果实是蒴果,成熟前是绿色的或者是褐紫色的,形状好似我们吃的水果桃子,所以就被称为了棉桃。棉桃成熟后会变成黄褐色开裂,一般是四裂或者是五裂,裂开后就出现我们熟知洁白的棉花团了。

碧绿的叶子,淡黄色的花朵,洁白的棉花团……完美和谐在一个立体画面中,我居然不当它是农作物了,作为观赏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的陆地棉栽培始于20世纪初,但早期的陆地棉主要从美国引种,经过我国农艺工作者卓有成效的驯化以及改良工作,逐步在我国生存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

我国是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生产大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度-46度,东经76度-124度之间,气温>=10度,产棉省市区22个,棉田面积比较多省市有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其他地区都是零星分布。

据说在北方(广东人把广东以北都叫北方),很多家庭自家就种有棉花,然后弹成棉被自给自足。也有把它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的,不算太普遍,也不能怪我对它不熟悉了。

 

说到棉花的历史,真是一匹布那么长。

话说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陆,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据说最早传入是在泉州,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据翻阅中国历代服装使用布料的演变过程,大致是从兽皮、皮革、麻布、葛布、毛织品、丝绸、绢布、棉布(用木绵纺的线织的布)走到棉布(棉花纺的线织的布)的。明王朝初期大力提倡种植棉花,由此带动了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至明代中叶以后,棉花和棉布已成为人们普遍制衣御寒的服装材料。以往人们所穿用旧丝麻絮装的“缊袍”,已为絮棉装的“胖袄”所代替,过去人们所说的“布衣”,也由麻布转指棉布……


说到棉花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它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用途相当广泛,罗列如下:

1、棉纤维是优良纺织原料;

2、种子含油量约40%,供榨油;

3、入药有催乳作用;

4、用于护肤抗皱的美容产品;

5、棉花还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陆地棉  


  一年生草本,高0.6-1.5米,小枝疏被长毛。

叶阔卵形,直径5-12厘米,长、宽近相等或较宽,基部心形或心状截头形,常3浅裂,很少为5裂,中裂片常深裂达叶片之半,裂片宽三角状卵形,先端突渐尖,基部宽,上面近无毛,沿脉被粗毛,下面疏被长柔毛;叶柄长3-14厘米,疏被柔毛;托叶卵状镰形,长5-8毫米,早落。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通常较叶柄略短;小苞片3,分离,基部心形,具腺体1个,边缘具7-9齿,连齿长达4厘米,宽约2.5厘米,被长硬毛和纤毛;花萼杯状,裂片5,三角形,具缘毛;花白色或淡黄色,后变淡红色或紫色,长2.5-3厘米;雄蕊柱长1. 2厘米。

蒴果卵圆形,长3.5-5厘米,具喙,3-4室;种子分离,卵圆形,具白色长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剥离的短棉毛。花期夏秋季。

已广泛栽培于全国各产棉区,且已取代树棉和草棉。我国现有栽培品种有:斯字棉、德字棉、岱字棉、柯字棉等,最近育出的高产品种,在北方有鲁棉一号。原产美洲墨西哥。十九世纪末叶始传入我国栽培。


中文学名    陆地棉

拉丁学名    Gossypium hirsutum Linn.

别称            大陆棉、美洲棉、墨西哥棉、

高地棉、美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锦葵目

科                锦葵科

族                木槿族

属                棉属

种                陆地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