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破碗花花

 一帆csp 2020-12-12

打破碗花花?谁起的名字?站出来!我不是要打你,我只想膜拜你,那么有喜感的名字亏你想得出来。

这个八月,有幸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主办“2019年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培训班”,在宜昌的后河保护区,在专家大神的指导下,认植物、采标本、压标本,还能聆听好多个专题报告。

湖北的宜昌离广东不算远,对我而言却是远方,第一次跑那么远的地方认植物,那是一脸懵逼,贵在好奇嘛,几天下来,也是屡有斩获。

后河保护区的植物非常丰富,限于时间与水平,只有选择性记录了一下植物,装模作样也写了一篇《湖北宜昌植物一瞥》,居然也有80个物种入账,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当然就是它了,有一奇葩名字,且颜值担当的打破碗花花。

这名字是开玩笑的吧?或是民间叫的么?还真不是,我那么严肃,像开玩笑的人么?打破碗花花还真是中国植物志认可的官方大名。

打破碗花花,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它也被叫做猫爪草、秋芍药、野棉花、霸王草等等。

打破碗花花的拉丁名是Anemone hupehensis ,其属名Anemone由anemos(风)+mone(居住)组成,指某些种生于通处,而种加词hupehensis当然是指湖北省的,点名它的模式标本采自我国的湖北。

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浙江。生海拔400-1800米间低山或丘陵的草坡或沟边。

(图片由Lily333提供)

按常规的命名法,从拉丁推论它的名字应该是叫湖北银莲花才是嘛,可要是什么都按套路走,世界就缺少很多精彩了,中国文化向来博大精深嘛,那这个奇葩之名怎么来的呢?

据说它含有一种化学物质——白头翁素,全株有毒,在民间,大人们为了防止淘气的小孩子去摘这种漂亮的花朵,就骗孩子们说采摘了这种花就要打破碗,打破了碗就吃不成饭,吃不成饭会挨饿,孩子们就都不去触碰它了,这就是打破碗花花名字的由来。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指它的“花瓣”长得像被打破的碗而得名。

据说在除四害时期,毛主席也曾对它很感兴趣,号召推广利用这种植物消灭蚊蝇,这类故事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不过打破碗花花的确有毒,但毒性并不大。它全草含微量的毛茛甙,毛茛甙是毛茛科植物普遍还有的一种物质。

也正因为它的毒性,它还是传统的中药呢。打破碗花花根状茎药用,治热性痢疾、胃炎、各种顽癣、疟疾、消化不良、跌打损伤等症;又因为含有的成分在现在药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毛茛甙可以抗白血病,打破碗花花含有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等作用。

这个季节正是打破碗花花绽放的时候,刚刚到达后河保护区,还没下车,就被路边它们的小清新吸引住了,待我知道它们就是传说的打破碗花花后,我已经顾不上吃饭和午休了。

对于第一次见面的我来说,它的花太有吸引力了,它们完全不嫌弃这个酷热的天气,也不嫌弃生境,在路边、山野,或是杂草丛中,它的颜色很丰富,有粉红色的,有紫红色,有白色的,各色的花儿挺立枝头,中间的心皮又青绿圆滚,亭亭玉立、鲜丽迷人。那些还没开放的花苞,圆滚滚的垂在枝头,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们为这个绿色为主色调的山野增加了不少活力。

待我发了朋友圈,很多朋友呼之野棉花,可是它们却是两个种,它们之间有些扯不断地关系呢。

它跟很多开放于春夏的银莲花属植物不一样,它在百花逐渐凋谢的秋季开出绚丽的花朵,所以有人又称它为秋芍药。据说待它花谢后,结出的瘦果上有长绵毛,形似棉团,所以还有人叫它野棉花。

可是,野棉花这个名字是另一个植物的中文正名,其拉丁名叫Anemone vitifolia ,它们俩非常的相像,主要的区别是野棉花基部的叶片是单叶,而打破碗花花基部的叶子是三出复叶。

植物命名就是那么的可怕,它们都叫野棉花,却是两个种。

很多人会说,这个花的花瓣很美,可是,我偷偷跟你说,那居然不是它的花瓣,那是它的花萼片,毛茛科的很多植物花瓣都退化消失,萼片就替上阵来,为其招蜂引蝶。

▼ 萼片5,紫红色或粉红色。花药黄色,椭圆形,花丝丝形;心皮约400,生于球形的花托上。

▼ 很喜欢它的花苞。

▼ 叶片是打破碗花花与野棉花识别的主要特征,基生叶有长柄,通常为三出复叶,有时1-2个或全部为单叶;中央小叶有长柄。

不能不提的是,跟“打碗”有关的花除了打破碗花花,居然还有打碗花和打破碗花,虽然它们都跟“打碗”扯上关系,可这两个却跟打破碗花花并不是一家人,它们都是旋花科打碗花属的植物,是路边常见的杂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可是广东应该没有。

这次宜昌之行,不时遇到一种白色的喇叭花,刘兴剑老师说那就是传说的打碗花了,有机会认识这个“碗”,让我开心好一会,至于它的特征,我这里就不说了,免得喧宾夺主(其实是我不懂)。

▼ 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旋花科  打碗花属

打破碗花花一次种植可多年开花不绝,枝叶茂盛,花大而美丽,花色为红紫色。同时又能观果,瘦果上长有绵毛,似团团棉花 ,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可作花境、花坛材料或盆栽。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30-120厘米。根状茎斜或垂直,长约10厘米,粗(2-)4-7毫米。

基生叶3-5,有长柄,通常为三出复叶,有时1-2个或全部为单叶;中央小叶有长柄(长1-6.5厘米),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4-11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不分裂或3-5浅裂,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疏糙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3-36厘米,疏被柔毛,基部有短鞘。

花葶直立,疏被柔毛;聚伞花序2-3回分枝,有较多花,偶尔不分枝,只有3花;苞片3,有柄(长0.5-6厘米),稍不等大,为三出复叶,似基生叶;花梗长3-10厘米,有密或疏柔毛;萼片5,紫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2-3厘米,宽1.3-2厘米,外面有短绒毛;雄蕊长约为萼片长度的1/4,花药黄色,椭圆形,花丝丝形;心皮约400,生于球形的花托上,长约1.5毫米,子房有长柄,有短绒毛,柱头长方形。

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5厘米;瘦果长约3.5毫米,有细柄,密被绵毛。7月至10月开花。

中文正名        打破碗花花

拉丁学名        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

别称               猫爪草、秋芍药、野棉花、霸王草

二名法           Anemone hupehens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科                   毛茛科

亚科               毛茛亚科

族                   银莲花族

属                   银莲花属

种                   打破碗花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