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滨木巴戟

 一帆csp 2020-12-12

楼下花盆里多了株小苗,看起来总感觉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拍照发给小谢老师请教,她说可能是海巴戟,是像,要不等它再长大点或者开花再认认。

遇到把它种下的同事,他很神秘告诉我,那是种稀有的宝贝,是他朋友从海南寄过来的,名曰诺丽果。这名字的确陌生,和海巴戟有关系吗?看来还是得等它再长大点或者开花再认认。
手痒百度了一下“诺丽果”,啊哈,居然就是海滨木巴戟,也称海巴戟,歪果仁称之NONI,翻译过来就是诺丽果或罗尼果。
果然,在植物认知的路上我还嫩着呢,老司机们,带带我。

那就翻箱倒柜,把它拉出来认认好了。

海滨木巴戟,茜草科、巴戟天属灌木至小乔木,也称檄[xí]树、橘叶巴戟、海巴戟、海巴戟天、诺丽果。
海滨木巴戟的拉丁名是Morinda citrifolia Linn.,嗯,这还是林奈老先生起的名字,其属名Morinda由Morus(桑属)+India(印度)组成,指巴戟天属的模式种的叶与桑叶相似且产于印度,种加词citrifolia是“柠檬叶的”,说的它的叶片与柠檬叶近似(这个我有点怀疑哟)。

它生于生于海滨平地或疏林下,主产地是大溪地群岛,也产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比如夏威夷、斐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在我国原产于西沙群岛,近年来海南岛有大量的种植。

去过华植温室的人都认识海滨木巴戟,它待在奇异室的走道边,挂名“海巴戟”,几年来,我也见证了它从低矮的小苗长成两米多高的大汉。再后来,我在珠海淇澳岛一个朋友的苗场里再见它的身影,那里种了一大片海滨木巴戟,虽说身材矮小,可也一早开花结果了,因为它挂名“海”,倍感亲切。
它的颜值不算很高,可它那大片大片常绿的叶片特别惹眼。最特别的当然是它的花序与聚花果,要是科普“聚花果”这个概念,它无疑是最典型的例子。
说到聚花果,得从它的花序说起,它是头状花序,相当于一个球,在球面上密密麻麻长满了白色的小花,当花谢之后果实就会膨大,起初这些果实很小,就像是球面上的一个个小颗粒,这些颗粒不断的膨大,颗粒之间的空隙就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它们长在了一起,成了一颗果实。
因这些点点很像鸡眼,海滨木巴戟又有鸡眼果之称。

大凡长在海边的植物,大海就成了它们传播的不二载体,海滨木巴戟也是。它的种子很轻,能随水漂流,飘到哪就长到哪,因此它分布广泛,自印度和斯里兰卡,经中南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东至波利尼西亚等广大地区及其海岛都有它们的存在。

对了,说到它,大家最关心的是,它的果实可以吃么?当然可以,不然它怎么有个大名叫诺丽果嘛。
据说海滨木巴戟的果实含有相当高的生物碱和多种维生素。临床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能维护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消化道的机能,帮助睡眠及缓解精神压力,减肥和养颜美容。
不过据说成熟的果实味道并不好,甚至可以说“难闻”,但还是有很多人吃的,在南太平洋一带素有“仙果”的美称,被誉为“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旷世珍品”,有些岛民拿诺丽果来当做主食食用。东南亚与澳洲原住民也会用鲜果沾盐生吃或是把果实用咖喱煮来吃。

不久前,我还捡了两个成熟的解剖过来看,它有点像番荔枝,至于吃嘛,我还是没敢尝试,只是味道没有说得那么难闻嘛。

海滨木巴戟是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5米;茎直,枝近四棱柱形。

它的叶片交互对生,两端渐尖或急尖,光泽,无毛,叶脉两面凸起,下面脉腋密被短束毛;托叶生叶柄间,无毛。

海滨木巴戟的头状花序每隔一节一个,与叶对生,花多数,无梗;萼管彼此间多少粘合,萼檐近截平;花冠白色,漏斗形,裂片卵状披针形,着生花冠喉部,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内向,花柱约与冠管等长,子房有时有不育,每室胚珠1颗,胚珠略扁。

前面提过了,它的聚花核果浆果状,卵形,种子小,扁,长圆形。
▼ 刚刚结的果实。

▼ 稍微成熟的果实,青色变成了米黄色。

▼把果实切开是这个样子,黑色的是它的种子。

海滨木巴戟性喜高温多雨气候。喜光,不耐干旱,不耐低温,适宜在年平均温度21-27℃、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的无霜区栽培。

在我国,大都把它当做观赏植物去种植,上面提过的食用价值不知有没那么神奇,不过它的药用价值还是有章可循的。

据说在波利尼西亚,将本品的不同部位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抗感染和治疗慢性疾病。在夏威夷传统治疗者长期应用它促进重病患者的康复。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灌木至小乔木,高1-5米;茎直,枝近四棱柱形。叶互对生,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5厘米,两端渐尖或急尖,通常具光泽,无毛,全缘;叶脉两面凸起,中脉上面中央具一凹槽,侧脉每侧6(-5或7)条,下面脉腋密被短束毛;叶柄长5-20毫米;托叶生叶柄间,每侧1枚,宽,上部扩大呈半圆形,全缘,无毛。
头状花序每隔一节一个,与叶对生,具长约1-1.5厘米的花序梗;花多数,无梗;萼管彼此间多少粘合,萼檐近截平;花冠白色,漏斗形,长约1.5厘米,喉部密被长柔毛,顶部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雄蕊5,罕4或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内向,上半部露出冠口,线形,背面中部着生,长约3毫米,二室,纵裂;花柱约与冠管等长,由下向上稍扩大,顶二裂,裂片线形,略叉开,子房4室,有时有1-2室不育,每室具胚珠1颗,胚珠略扁,其形状随着生部位不同而各异,通常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横生,下垂或不下垂。

果柄长约2厘米;聚花核果浆果状,卵形,幼时绿色,熟时白色约如初生鸡蛋大,径约2.5厘米,每核果具分核4(-2或3),分核倒卵形,稍内弯,坚纸质,具二室,上侧室大而空,下侧室狭,具1种子;种子小,扁,长圆形,下部有翅;胚直,胚根下位,子叶长圆形;胚乳丰富,质脆。花果期全年。

中文正名      海滨木巴戟
拉丁学名      Morinda citrifolia Linn.
别称               海巴戟天,海巴戟,橘叶巴戟,檄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茜草目
科                   茜草科
亚科               茜草亚科
族                   巴戟天族
属                   巴戟天属
种                   海滨木巴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