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五章 横断之水天上来——康巴的明天(六)康区开发之路

 方志四川 2020-12-12

 王怀林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10年4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经作者授权,“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地方志”网自4月23日起连载,以飨读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书影

横断之水天上来——康巴的明天
康区开发之路

——以生态为主的传统产业改造和导向产业选择

 西部大开发,康区怎么办?

 作为南水北调的基础和长江之母,横断山需要保持她的天然风韵和丰厚的乳汁,而她的乳汁的来源在于她的已日渐减少的植被和已遭破坏的生态。

横断山(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有关科学数据:每公顷森林可蓄水3000立方米,森林与地表、草被可以形成拦阻网,减低河流的流速,保持河水的清澈。当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时,森林能较好地发挥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在无森林覆盖的土地上,1200毫米的降雨量可以使每亩土壤流失10立方米以上,而一亩森林则能削减6—8立方米的表土流失。

 保持良好的生态,是中华民族对横断山区的殷切希望,也是康巴人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然而,康巴人已不甘于贫穷,康巴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前也在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从统计资料上看,1997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398元,全国平均2090元,而1998年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甘孜州才942元,玉树州746元,迪庆州675元!

 康巴人有获得美好生活的权利。但如何既保持生态又能很快地富裕起来呢?

 中央在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吸取了东部发展的经验教训,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可见并非无路可走。

 笔者认为,在康区的开发中,要始终以生态为中心来改造传统产业和选择新的导向产业。

 先谈传统产业改造。康区由于地势高寒,热量条件差,一些地区生存条件和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地广人稀,交通等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程度低,城镇体系不全,传统文化中妨碍产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乡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偏低;资本形成能力差,投资不足等因素,使得康区基本还处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农牧业自然经济条件下,如昌都地区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63:12:25;甘孜地区大体为50:20:30。

昌都地区政区图(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传统产业的特点是,一方面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业设施简陋,耕地单产较低,每亩年均仅产150公斤左右;牧业还处于靠天养畜状态,草场质量本来就差,加之鼠害严重(据调查,青藏高原至少有鼠兔6亿只,鼢鼠1亿只,每年消耗鲜草150亿公斤,相当于1000万只羊的食量)、普遍过牧,造成草场退化,抗灾能力很弱。据统计,青藏高原现有大小牲畜7000万头(只、匹),家畜存栏数比50年代增长了三倍,而青藏高原21亿亩天然草场的三分之一严重退化,其余草场也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产草量平均降低30—50%。

俯瞰青藏高原(图片来自网络)

 对此,如果摆脱粗放经营的方式,大力增加资金投入和科技含量,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河谷地带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牧业的潜力是很大的。近几年,西藏通过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就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冬小麦产量提高了60%,比平原地区还高30%以上。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实验表明,只要科学管理,羊的年出栏率可以提高到34%,牲畜周转期减至3年。通过提高产量,就可以减少耕地面积,将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退耕还林,以实现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青藏高原风光(图片来源:央视网)

 另一方面,康区农牧业由于生长周期长,加之环境天然,污染较轻,如果提高生产规模,引进加工技术,是一个极有开发前景的产业。近两年,有些不出产牦牛的地区生产的牦牛肉、骨产品风靡全国,应给我们牦牛产地的人以许多启示。

青藏高原藏牦牛(图片来自网络)

 在导向产业选择上,康区发展由于基础条件较差,不能走内陆大力发展工业的老路。在能源、资源开发上也必须审慎从事。现在各地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都在争取上大电站,开矿山,实际上,由于运输成本较高和买方市场的形成,除去靠近内陆的一些地方上该类项目有钱可赚外,其余地方极可能造成投资的浪费。

 康区应因地制宜,近期似应选择以下产业作为自己的导向产业:

 ——交通和基础设施产业:笔者认为,康区乃至西藏目前尚不具备大力发展工业的条件,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为下一步的开发奠定基础,国家对西部开发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该地区应主要加强对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康区来说,要提高交通的运网密度,改造现有公路,提高公路等级。现在的几条国道干线均在三级以下,造成经常通而不畅,运力低下,从发展旅游的角度讲,也影响可进入性。

 以昌都为例,1999年人均旅行次数为0.23次,而西藏年人均1次;全国平均16次;日本是600余次。其中制约康巴人出行的关键因素是交通,而没有人口的流动,作为现代经济基本特征的商品经济要得到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