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血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潇湘之子玄黄 2020-12-12

【概述】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在骨髓及其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及向全身各组织浸润破坏,产生各种症状。如高热,出血,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有质和量的变化,根据病势缓急细胞形态周围血象,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现代医学对急性白血病以化疗为主。较大部分可以缓解。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也主要依靠化疗,但慢性白血病可出现急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血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为异常白细胞的增生与浸润非特异性病变则为出血,组织营养不良与坏死,继发感染等。

22.png-sy

白血病类似中医之“虚劳”,“血证”,“癥积”,“瘰疬”,内伤发热等证。高热不退,口渴,汗出,发斑出血等症,又是瘟病中典型的气血两燔证,其病机是正虚邪实,本由正气不足,瘟毒内炽,气血两伤,气不摄血故发生出血诸症。气虚血运不畅则气滞血淤,脉络,阻涩,聚而成积,正气日虚则御邪无力而继发感染。邪愈盛,正愈虚,邪正交结,正不胜邪终致阴阳两竭而死亡。

故中医学对白血病的认识,有“因虚致病”,和“因病致虚”两种病理观点,前者是先有体虚内伤,然后邪毒内侵,后者先有邪毒内扰,两后正气虚赢,临床,多见虚实兼夹之证。

急性白血病

【诊断要点】

1.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发病前往往无特殊诱因。

2.见有进行贫血,发热,出血(以皮下口腔,鼻黏腔,牙龈为常见,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临床表现。

3.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大多不超过3万,但晚期明显增加。血中发现幼稚型白细胞为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可高达10%以上,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

4.骨髓象:骨髓呈显著增生,主要为白血病原始细胞,可髙达9%,原始白细胞在6%以上有诊断价值。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初起多正虚,常以神疲乏力,多汗及轻度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若见发热,出血加重或发斑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则为病情急速发展的表现,病机较为复杂。

(二)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阴,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淤散结。

(三)分型治疗

1.正气虚损邪伏内郁型

症状: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低热乏力,面色苍白,自汗盗汗,手足心热,或衄血,大便溏泄或秘结不通,舌红或淡,苔薄或少苔,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血,滋阴解毒。

方药:八珍汤,归脾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茯苓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龙眼肉15克,枣皮12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水煎服。

加减:若阴虚证候明显者,加鳖甲,炙龟板,麦冬,若胃气呆滞,脾运不健者,加山药,陈皮,出血较甚者加白茅根,胁下积块者,加丹参,桃仁,红花。

按语:本型虽然以正虚为主,但并非没有实邪存在,不过邪毒尚未明显罢了。因此,治疗时不可忽视祛邪的一面,于大队补虚药中加解毒之品,洽疗法则当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清热解毒药是治疗时必不可少的,常选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解毒药,力专而显效。

2.瘟毒内蕴,气血两燔型

症状:壮热汗出气粗,口干舌燥,骨痛齿衄,皮肤淤点淤斑,大便燥结,肝、脾、淋巴结肿大,舌红或绛,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化裁。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牛水角30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栀子10克,黄连10克,玄参15克,石斛15克,连翘15克,甘草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青黛3克(冲服),山豆根10克,芦荟30克,当归15克,红花12克。水煎服。

加减:衄血甚者加仙鹤草,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热邪深重耙伤津液,舌红少苔者,加天冬,麦冬,花粉养阴生津,见高热神昏者,可用紫雪丹,至宝丹等;若有神昏谵语,喘咳欲脱肢冷脉伏等內闭外脱之候者,须先予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等救逆固脱,及安宫牛黄丸等清心开窍,然后再用上方治疗;并发感染者,可加黄芩,大黄泻火解毒。

按语:本型症候凶险,并发症多,如颅内出血,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亚急性心肌梗塞等,常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因其发病急骤,来势较猛,发展迅速,变化多端,故极易导致阴阳衰竭,治疗效果较差。此间重用凊热解毒之法及选用抗白血病药物,是治疗的重点,患者邪气深重,正气愈虚,在祛邪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津液的存亡,阴阳的消长,随症加减用药。

3.淤血痰核,正虚积成型

症状:以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贫血,出血,乏力,头昏,胸闷,纳呆,呕恶,骨痛,舌红有淤班,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活血化淤,消痰散结中,佐以扶正。

方药:二陈汤合膈下逐淤汤化裁。

处方:半夏15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南星12克,夏枯草15克,黄芩12克,生牡蛎3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三棱,莪术各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鳖甲15克,山慈菇15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大黄10克,党参20克,黄芪15克。水煎服。

加减:呕恶频繁加竹茹,代赭石,川黄连,生姜和胃降逆;痰火壅滞,气血凝涩者加栀子,蒲公英,板蓝根泻火解毒。

按语:本型之症,积痰核,火毒互结,壅闭经络治疗时尚可加人通络之品,如炮甲珠,地鳖虫善走经络的虫类药,通过治疗,缓解率高于瘟毒型,但预后仍较差。本型可见于化疗期间也可出现于化疗间隙期。化疗极易产生火毒内生产,痰火郁结之症故尚须结合清热解毒法,方如黄连解毒汤之类。

附:单方、验方。

(1)取125克重蟾蜍15克(剖腹去內脏)黄酒1500毫升煮沸2小时,将药液过滤即得。成人每次服15~30毫升,日3次

(2)羊蹄根60克,水煎开后入药,煎15至20分钟,煎三次汁成200毫升,内服。使白细胞下降,连服1至二个月。也可加苦参6克同煎。

(3)水红花子10克,皮硝30克,樟脑12克,桃仁12克,土鳖12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15克,炮甲珠15克,三棱15克,王不留行15克,白芥子,生川鸟各15克,生白附子10克,玄胡10克。研细末,以蜜及醋调成泥加麝香1.2克,梅片3克,外數脾肿大处。

(4)蟾酥每日0.3~0.5克口服。合并感染加服五味消毒饮,出血者,服三七粉1.5克或白芨粉9克,每日2次。

慢性白血病

【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初起自觉症状不明显,多以乏力或上腹部包块而就诊。化验血象发现白细胞有质与量的改变。

2.逐渐出现消瘦,自汗,发热,苍白,贫血,出血等全身症状。

3.肝脾肿大,以脾大最为显著。

4.淋巴结肿大,无压痛。

5.血象:白细胞大量增加,血中主要是异常的较成熟细胞,其次为幼细胞。血小板计算早期多正常或反增多,晚期减少,并伴有出血症状。

6.骨髓象:骨髓呈显著弥漫性増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乏力、自汗、眩晕、心悸、面色咣白,脉沉弱为气血两虚的初起症状,若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出血,则属正虚邪盛之候,若脾大迅速增长,持续高热,出血加剧,骨节疼痛为急变征象,是阴阳衰竭的危重症候。

(二)治疗原则:补益气血,解毒化淤,清热凉血。

(三)分型治疗

1.邪毒内侵,气血两虚型

症状:神疲乏力,面色咣白,心悸气短,自汗,食少,便溏,舌胖质淡,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血,兼清热解毒。

方药:八珍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阿胶10克(烊化),炙甘草10克,黄芩10克,板蓝板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

加减:兼脾大淤阻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淤;见发热症者加黄连,柴胡,银花连翘等,出血者加三七,白芨。

按语:本型的病理机制是邪毒内侵人血伤髓,气血两亏,邪气伏藏,临床多表现为气血虚弱,常不见邪实之症,但白血病总由邪毒所致,故无论临床邪毒表现如何,祛邪是不容忽视的,使用清热解毒药协同攻邪抗癌,以提高疗效和缓解率。

另外:如患者无其他特殊症状,白细胞数在2~3万以下,一般不必做放射或化学治疗,以免抑制骨髓触发其他并发症而加重病情。

2.淤血结聚:正虚积成型

症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胸胁痞满痛不可耐,骨节疼痛,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舌紫淤斑,清热解毒。

治法:破积消淤,清热解毒。

方药:血府逐淤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

处方: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连翘15克,栀子12克,玄参15克,黄芩12克生地15克,龟板20克,生牡蛎30克,鳖甲20克,青黛12克(布包)。

加减:气阴两虚,加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阿胶,腹胀纳呆者加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脾大明显者,加地鳖虫炮甲珠。

按语:脾肿大或淋巴结肿大显著是本型的主要表现,由此而产生许多症状,这主要是气血淤滞所致。经化疗后,虽可缓解,但缓解时间短,易复发和急性变,此乃淤毒不散之故,“血不血不去新血不生”。故长期服用本方可破淤消积,清热解毒,祛腐生新,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延长缓解期,推迟或阻止慢性白血病的急性变。

3.毒血搏结,阴阳衰竭型

症状:髙热不解,骨节疼痛,吐衄及皮肤淤斑加剧,甚或尿血便血,脾肿大迅速增长,腹痛呕恶,舌红脉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处方:水牛角30~50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30克,黄芩15克,银花15克,黄连15克,玄参15克,青黛9克,龙葵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仙鹤草30克。水煎服。

加减:呕吐者加竹茹,半夏,陈皮;身痛骨痛剧烈者加玄胡,丹参,香附,便血者加地榆炭藕节,尿血者加白茅根小蓟;气血虚者加当归补血汤。

按语:本型为慢性白血病的急性变,是白血病终末表现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药物反应差,病理表现为气血奔于外,阴阳衰竭于内,《内经》所谓“神不使也”,中药凊热,凉血,解毒,凉血目的在于尽快地控制血热鸱张之势,再配合化疗或能如愿以至缓解。犀角地黄汤的临床使用,提高了慢性白血病急变期的缓解率。

附:单方、验方。

(1)补肾生髓解毒汤

处方:熟地,生地,枸杞子,杜仲各15克,地丁30克,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生晒参12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枣皮,菟丝子,当归各12克。水煎服,日1剂,一个月一疗程。

(2)青黄散:青黛与雄黄9:1,研细末混匀,装胶囊。诱导缓解期量为一日6~14克,分三次,饭后服。维持量为日3~6克,分三次饭后服(青黛提取物),每日100~200克分4次日,饭后服

(3)异靛甲(青黛提取物),每日100~200克,分4次,饭后服。

(4)六神丸:20~30粒,日三次,口服。

(5)白花丹根30克,葵树子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

(6)菌灵芝30克,加水煎熬二小时,煎三次服,同时服蜂乳以增强疗效。

(7)炮甲15克,土鳖虫1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鳖甲30克,水煎服。

(8)生化汤:1方:青黛40克,天花粉30克,煎汁分二次服。2方:红花3克,黄芪18克,茯苓12克,生苡仁15克,青黛12克,紫草9克,黄药子9克,水煎服。

按:本方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既能祛邪又能扶正。从而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

主治急性白血病。

(9)青黛鳖甲汤:处方:鳖甲62克,龟板31克,青黛62克,银花15克,生牡蛎31克,生地32克,鸡内金15克。生山药31克,地骨皮31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炮甲珠15克,丹皮15克,甘草10克,广木香15克。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4~6丸。

本方配伍西药马利兰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可延长慢性白血病的缓解期。

(10)兰州方(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教授裴正学拟定的治疗白血症专方1974年在全国血液病会上定名为“兰州方”,多年来在国内各地医院广泛使用疗效显著)。

组成:生地12克,山药15克,山萸肉30克,人参须15克,太子参15克,北沙参15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红枣5枚。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

功效:扶正固本,补肾健脾。

主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盆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用法:用水煎两遍药汁合匀分三次早、中、晚温服。忌食冰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方解:白血病属中医“血亏”,“血虚”,“血劳”,范畴。正气亏虚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病情出现的高烧出血是至虚有盛候的表现。即白血病不是一个纯实或纯虚之证,而是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基于此对白血症的治疗,不能单一祛邪,也不能单一扶正,而必须是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因此,拟定“扶正固本,补肾健脾”

为治疗白血症的主要法则。

随证加减:如升白细胞:选用,附片或川鸟、草鸟,马钱子,肉桂,当归,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鸡血藤,黄芪,西洋参,鹿茸等。升血小板为主:女贞子,旱莲草,玉竹,黄精,大枣,阿胶,连翘,土大黄等。如升红细胞选用:归脾汤加人参须,太子参,北沙参,玄参,西洋参,何首鸟,二至丸,水蛭等。若白细胞总数偏低加补骨脂,鸡血藤;红细胞计数偏低,加女贞子,旱莲草,兼有纳差腹胀者加木香,草豆蔻,发热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寒水石;出血者加丹皮,赤芍,三七,阿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