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口子的冷战

 新用户06868399 2020-12-13

〓 第 1384 期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上世纪,美国与前苏联冷战了几十年。互不对话,却在暗暗地搞军备竞赛 ,劳民伤财。国家之间能冷战,在民间,在普通的家庭里,冷战的戏剧其实也在不断上演……

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很熟悉的一个家庭,夫妻之间已经冷战了几十年了。

人常说,一个完整的家庭,儿女双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然而,也有这样的家庭,只因夫妻不和,却冷战了几十年。

俗话说,爬坡上梁的老骡子,知冷知热的老婆子。

可我所熟知的这个家庭,就从来没见过他们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知冷知热的相依为命的夫妻之爱。所见到却是互不相信,各不相让的唇枪舌战的场面,冷人不寒而栗,又发人深思的夫妻之间的敌对情结。

有时候,我也在想,几十年的风霜雨雪,他们没有信任,没有共同语,一路磕磕绊绊地走来,可真不容易呀!他们的苦恼与烦心,又能向谁倾诉衷肠呢?

他们夫妻之间不和,是性格使然。女主人性格直爽,说话办事干脆利落。是个女强人,她说话无论在家里或外界,从来不服软,从来不认输。男主人看似温和,骨子里却有一种最强悍犟硬的性格。老伴儿说话他不哼不哈,也不表态。从来都是我行我素。

长期的磕绊磨合,刀光剑影,火星四溅。谁也不服输,谁也不服软!久而久之,言语不和,互相说长论短。

由于男主人外柔内刚,心态黯然。见人只是一个笑脸,很少言语交谈。慢慢地患上抑郁症。回到家里一声不吭,夜里睡觉辗转反侧,整夜无眠。

他是上门女婿,心里常常憋气压抑。原来在老家一所村小当民办老师,后来因为成家到岳父母门上当了上门女婿。正好村里的民办老师应征入伍,他就到村小学继续当民办老师。这是大队和生产队让他来接替的。因此,他就很高兴地重操旧业,当起了民办老师。

胡老师的家乡与岳父的家乡是一个公社里分别归两个大队管辖。两个村子南北相距将近二十华里。成家前两个村子的人们来往很少,彼此不太了解,岳父家的情况,以及他老伴的性格,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媒灼之言,父母之命。那象现在的青年,互相沟通,信息传递,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发展情感。情投意合,相互理解,志同道合。只有到了鸳鸯不分时,碰撞出恩恩爱爱的,难舍难离的火花时,才算水到渠成,结为终身伴侣!

然而,六十岁以上的人的婚姻,大多数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结婚成家后,在平凡的岁月里磨合。也就是人们常说得:先结婚后磨爱。

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生儿育女,产生了同情怜悯之心。慢慢地相依为命,相互敬重,完成共同的任务,担当应尽的义务。拉扯培养儿女,赡养老人。

共同的使命和义务,把夫妻捆绑在一架战车上,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辛勤耕耘,奋斗不息。

这是大多数六十岁以上的人们的夫妻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些人当中,也有不少夫妻,慢慢地产生了爱情。大多数夫妻虽然只有婚姻,但也都创造出爱情的结晶,那就是他们的后人!

象胡老师这样的家庭,也有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儿女也都很优秀。有的考取了功名,有的经商成了富翁!

可就是他们夫妻之间一生也不得安宁。

当民办老师时,妻子威风八面。转正以后,胡老师得理不饶人。

后来,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各奔东西。他们老俩口的饭就吃不到一起了。

常常是各做各的饭,各洗各的锅和碗。

晚上休息,一个睡炕上,一个睡床上,谁也不理谁,夫妻在家却无言。

后来,胡老师的病情严重了,老伴儿也不管不顾。孩子们知道后,回来求医问药,胡老师的病才稍有好转。

再后来,胡老师领回工资也不给老伴儿一元钱。老伴儿气得靠到学区。学区领导最后决定,工资各领一半。

胡老师退休后,更是烦燥不安,越看老伴儿越不顺眼儿,早晨起来,看见老伴儿还睡着,端起尿盆子潲了老伴儿一头脸。

胡老师老伴儿哭着跑到学区来告状说:胡老师欺负她。于是就把胡老师怎样往她脸上头泼尿的经过说了一遍。领导们劝说了一顿,胡老师老伴儿这才破啼为笑。

于是学区主任派我和其他两位领导把胡老师老伴儿送了回去。一路上,我们开导了胡老师老伴儿一番。说她应该谦让胡老师点儿,他的病情严重了。他心里难受,向你撒气,应该理解他。他虽然一辈子与你不和睦,但是也从来没有打过你,对不对?这纯粹是病魔作怪的,你就忍了吧!一番话说得胡老师老伴儿点头称是。

来到胡老师家,我们以学区的名义,给胡老师留了一千块钱,胡老师高兴地笑了,他老伴儿也笑了。

坐了一会儿,我们与胡老师拉了一会儿家常,安慰他要好好养病。要开心快乐,不要生气,病情一定会好转。

他们老俩口要给我们做饭,我们说回去还有事儿。

他们老俩口把我们送了出来,我们让他们回去吧。

我们一行三人高高兴兴地驱车回到了学区。回到学区后,我们向主任作了汇报。学区主任高兴地说,这老俩口冷战了一辈子,也该停战休战了。你们能说服胡老师老伴儿,这就把工作做到家了。……

至从这一次,那老俩口就再也没有闹矛盾,再也不冷战了。

原来他们冷战的主要原因,是老胡老伴儿。老胡老伴儿想开了,主动疼让老头子,从此老俩口才言归于好。

又过了几年,胡老师离开了人世,老伴儿哭得死去活来。

为了寄托哀思,学区派专人为胡老师送了花圈。为胡老师送葬,是一种人文关怀。我们一行人受到了胡老师一家人的热烈欢迎!

胡老师为人和善,但是也很有个性。终于征服了他的夫人,使夫人懂得了夫妻之间的互相关爱,也懂得了在丈夫面前服软,服输。胡老师是笑着离开人世界的。在他迷留之际,得到了夫人的关怀,关爱,他心里是多么美呀,多么乐呀!因为他等这一天的到来,等得太久了。他们夫妻终于言归于好,夫妻间的冷战也终于结束了!

他长叹一声,长笑一声,离开了人世……

是啊,做人难,做夫妻则更难!在人生的长河中,做一对儿恩爱夫妻难,它需要夫妻之间互相理解,共同奉献。一厢情愿是建立不起夫妻感情的,更谈不到恩恩爱爱。

胡老师他们这对夫妻,从夫妻到冤家,再到冷战几十年,最后终于和好如初。其人也善呀!人之初,性本善嘛!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