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散养的土鸡,头上长“豆子”了,一只眼睛还失明,怎么治疗?

 一池 2020-12-14

土鸡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根据土鸡的长势及时调整养殖密度和玉米、青绿饲料的结构,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出栏。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有那么一段时间内,鸡的头部会长出“豆子”一样的小疙瘩,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鸡的视力。这是什么病症吗?有经验的养殖户可能每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往往这种状况也是能够在两三个月也能够恢复正常,造成死亡的情况较少。

第一,这确实是一种养鸡常见的病害,叫作“鸡痘”,是病毒性感染造成,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治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

鸡痘病属于高度的接触性传播病害,在夏秋季节比其它季节的传播更快,也会通过蚊蝇传播。做好鸡痘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就是蚊虫肆虐的高温季节,要做好鸡舍的排风和清洁;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要适当的疏散以降低养鸡的密度。鸡痘并发于鸡的头部,可能在内垂、鸡冠或者眼围等部位,也有的并发于咽喉部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一颗豆粒状的疙瘩。小疙瘩里面是有毒性物质的,营养喂养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实质性的伤害;根据鸡痘病发的部位,有可能影响鸡的视觉或者进食顺畅。

第二,既然鸡痘病是一种并不会直接造成土鸡死亡的病害,如何通过必要的药物措施或者喂养调节来改善相关的病症呢?

鸡痘的毒素能够在土鸡的体内存活数月之久,虽然不至于死亡,但是也会影响土鸡生长发育的速度。对此还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在我们农村有这样的土方法,就是使用半颗或者1颗土霉素捣碎成粉状,与米饭或者浸泡过的米粒搅拌,再用来喂鸡;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童子尿拌米粒喂养,一般3天左右即可缓解。那么有没有专用的药物呢?确实是有的,可以使用千分之一的吗啉胍与鸡食混合喂养,或者野菊花、龙胆草、甘草等相关制剂都能够较好的防治鸡痘病。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可以用针、镊子等工具挑破,挤出毒素,但是要做好消毒。

第三,鸡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且不分鸡种和大小,发病率相对会比较高,养殖户怎样提前正确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土鸡是杂食动物,往往散养的土鸡体内某些部位都会积累一些毒素物质,但是主要就是在鸡头位置。养提高土鸡养殖的成活率和出栏周期,就要根据季节变化对鸡舍进行调节改造,重点就是清洁排水和通风散热,在夏秋季节要做好驱蚊、驱蝇等措施。针对鸡痘等传播性较强的病害,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可以根据土鸡的大小使用鸡痘疫苗翼膜刺种的方式来做接种,一般提前15~20天接种就可以,但是要确保接种的都是健康的土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