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三次婚姻给人的启示

 泠风思语 2020-12-14

金庸三次婚姻给人的启示

文/高英         图/网络

引言:

金庸小说的成就有多大,单看他于2018年10月30日去世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悼念内容以及各种关于介绍金庸人生经历的文章就可窥见一斑了。

应该说能够成为“金学”的金庸小说,既体现了作者的学识、人品、情怀、胸襟和眼界,又折射出作者本人一生阅历的种种痕迹。金庸善于写各种情爱,这并非出自个人想象,在旁观他人的恩爱情仇以及由读书带来的爱情经验以外,金庸本人的感情生活自是非常丰富,对男女情爱的体验很不一般。

金庸的感情生活,除了众所周知的他一生暗恋绝世美女夏梦,还经历了三次婚姻。金庸的三次婚姻让人感慨之余,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婚姻感悟。

(一)男欢女爱的快感,会被耐不住寂寞的躁动打破

1924年出生的金庸于1947年在杭州与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相识,23岁的金庸与17岁的杜冶芬很快坠入爱河,1948年顺利结婚同赴香港。快热的爱情往往散热也快,仅凭感性上的青春魅力所维系的情爱生活往往抵不过现实生活的考验。

在度过了一段男欢女爱的幸福生活之后,因为金庸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加之生活清苦,耐不住寂寞的杜冶芬独自回了内陆,用金庸的话说是背叛了他。

这倒让人想起歌星张信哲,早年曾经因常到外地演出不能陪伴女友,导致女友耐不住寂寞与他分手。每当听见张信哲演唱《过火》,就能体会到在唱“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让你更寂寞”时,张信哲内心无法修复的伤痛至今仍在。

显然第一任妻子无法与金庸共苦,他们之间的感情没能达到相濡以沫的程度,所谓爱情实在浅薄,三观方面大概也是分歧较大。由此可见仅有男欢女爱的快感是不足以支撑起婚姻殿堂的,这仿佛是在沙子上盖房子,经不住任何风吹浪打。

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类夫妻。有的夫妻,因两地分居而婚内出轨;有的夫妻,因物质生活不如他人而一拍两散。这都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深爱对方的内在品质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灵魂相依,做到一生不离不弃。

金庸第一次婚姻的失败,缘于年轻,缘于青春的冲动,散就散了吧,也不怪他。这段婚姻带给世人的启示是:恋爱或许会突发,结婚却不可草率,对于准备携手一生的伴侣,还是要深入考察好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再定,毕竟婚姻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担当,而非仓促的青春激情所能支撑。

(二)共苦创业的深情,竟被成功后的互不容忍打败

在承受了第一次婚姻遭遇爱人背叛的痛楚后,金庸又因暗恋光彩照人的明星夏梦而无果受到打击,后来与小他十一岁的第二任妻子朱玫于1956年结婚。朱玫与金庸同舟共济,既陪伴他创办《明报》成功,又为他生下两儿两女。论才干、论贤惠,朱玫都是值得称许。

一个女人光养育四个孩子就够辛苦了,还能在此期间助夫创业,像朱玫这样德才兼备的妻子并不多见。可惜当创业成功后,随着《明报》的发展壮大,两人因工作问题常有争吵,朱玫的固执伤害了金庸的自尊,金庸在郁闷之时与小他更多的酒吧侍应林乐怡一见钟情,婚内出轨。

金庸如此做法的确欠妥。既然第一任妻子不能共苦弃自己而去,那就该加倍珍惜能够患难与共的第二任妻子。无论是念及旧情还是怜惜子女,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和朱玫的婚姻,把作为丈夫的责任扛起,这责任,意味着既要能承受夫妻矛盾,又要能包容夫妻分歧。

二十年的风雨同担,竟然敌不过日常的夫妻拌嘴,实在令人惋惜。假如夫妻有一方能够退让,就不会导致离婚结局。朱玫与金庸,很像金庸在《神雕侠侣》里所写的古墓派创始人林朝英与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感情,因双方个性刚强,终于无缘相伴。

朱玫没有原谅金庸的婚外情,选择了离婚,网传她提出了一个苛刻条件是让林乐怡做结扎手术不许为金庸生育孩子。假如真有此事,固然有些残忍,但朱玫也是用心良苦,一是可以考验一下金庸和小情人的相爱程度,二是为自己的四个子女能够更好生活创造条件。只是朱玫苦了自己,于1998年63岁时孤凄地病故,身边并无亲人。

或许,成长中的年轻男子都愿意有个朱玫那样能共苦打拼的妻子为伴侣,成熟兼成功后的男人却希望拥有一个年轻貌美、温柔可人的娇妻,然后内心还藏着一个夏梦那样的梦中情人。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下日渐生活富裕的国人中,出现了中年婚姻易破碎的原因。

对于朱玫,金庸心怀歉疚,老了之后亦有悔意。想当初,夫妻但凡能够互相忍让一下,何至于此?错在金庸,竟然也耐不住感情寂寞,与患难妻子久处生厌了。

金庸第二次婚姻带给世人的启示是:能够共苦的夫妻,在苦尽甘来时,务必要注意新时期夫妻关系的建设,不要小不忍则坏感情,更不能随意投入第三者的怀抱寻求慰藉。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共苦的人更为罕见一些,值得珍惜。在婚姻生活中,切勿争强好胜,可以适当让步甚至示弱。离婚,与结婚一样不可草率。

(三)一见钟情的浓烈,终于演化为普通夫妻的平淡

金庸在事业有成、名利双收的情况下,于五十多岁时娶了富有青春气息的第三任妻子林乐怡,多像琼瑶爱情小说中那些成功中年男人恋上清纯少女然后离婚娶其为妻的情节。

16岁时与金庸初遇的林乐怡成为金庸的最后一任妻子,陪伴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据说与金庸的子女们相处不错。而金庸去世的日子——10月30日,却与他一生恋着的梦中情人夏梦两年前去世的日子相同,真是令人慨叹!

这不由让人想起金庸小说中所引用的元好问的词句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有人说金庸的第三任妻子与他的俩女儿年龄接近,情同姐妹。金庸婚后曾送这位娇妻留学,这第三任妻子的文化素养自然随之提升,看照片,气质也不错。不然,也无法做到与金庸琴瑟和谐。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浓烈的爱恋也会归于日常平淡。金庸和娇妻维持着良好关系,多半是因为娇妻因崇拜之情而对他百般迁就,而有些时候,金庸能够在对方发脾气时忍住不回嘴——假如当初他能这样对待朱玫就好了。

在坦承对不起朱玫的同时,金庸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和第三任妻子的关系和普通夫妻一样,不算特别成功,也不算很失败,真的是肺腑之言。

试想尘世间能够白头偕老的现代夫妻,大概都是如此不好不坏的状态,没有人能够整天在婚后保持着恋爱时的你侬我侬,这是婚姻的真相也是婚姻的可贵之处——两人能够久处不厌,历经岁岁年年,相依相伴到人生终点。

金庸第三次婚姻带给世人的启示是:恋爱和婚姻是男女情爱的两种不同状态,再浪漫的恋爱走向婚姻也会被时光打磨成平平淡淡,婚姻的坚守最终要倚仗夫妻双方的互相体恤和宽容厚待。就像工作方面要有职业道德一样,人在婚姻里面亦应有“婚德”,不可偷懒懈怠,敷衍了事。只有经得起日常琐碎和日常碰撞的夫妻,才能够算得上是婚姻赢家!

结语:

在三任妻子中,与金庸最匹配也是最值得他珍惜的是第二任妻子朱玫,却因朱玫能干刚强导致金庸出轨,又因夫妻互不相让导致离婚,实在让人惋惜。

夫妻共苦创业,有了根基,本是苦尽甘来,自当再接再厉,却因一时的貌似不合而放弃二十年的共苦深情,实在不该。与其说是女人优秀男人不爱,不如说是成功后的男人缺乏自制,心存狭隘。

金庸嫌弃朱玫不够温柔可人的心态,折射出封建社会残留的男权意识中男性独占话语权的专横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已然无法独霸婚姻话语权,在丈夫要求妻子温柔的同时,自己也要对妻子柔情相待,真爱就该彼此相惜,而非单方努力。

人无完人,妻无完妻,能够集夏梦绝世魅力、朱玫吃苦能干、林乐怡温柔可人于一身的女人必然是男人心中最理想的妻子但世间恐无吧?同理,如此完美的丈夫自然也是难以寻见。婚姻中男女平等,还是不要对伴侣求全责备为好。

金庸的三次婚姻,就像做了三种婚姻实验给世人看:第一次婚姻说明不可轻率结婚,第二次婚姻证明不能草率离婚,第三次婚姻表明持久的幸福婚姻就是夫妻能够互相包容、甘于平淡。

高英写于2018年11月3日上午,首发于美篇。作者为美篇签约作者。

备注:本文参考资料为2018年11月2日《都市女报》所刊《金庸情路:3次婚姻一场暗恋》一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