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日记有助于治疗抑郁症!不妨试试!

 竺言小聚 2020-12-14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将内心痛苦的事在日记中写出来,是对心情抑郁者心理疗法的有效选择。

研究人员让一组学生在4天中,每天用20分钟时间,接要求在日记中写下“我最苦恼的事”和内心的感受,不用考虑语法和用词是否妥当。四个月后,调查表显示每一位学生都比以前具有更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较好的心态。

除了有益于心理健康,还发现这些学生的身体状况也得到改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当这些学生写日记和解决了内心矛盾时,他们身体内与病毒及细菌作战的免疫系统T细胞的效能亦更强了。

我在过去走出抑郁的经验心得里面提到过写日记,写日记对于我的帮助很大,没想到,原来还真的有科学道理。

看到写日记有助治疗抑郁症的话题,我忍不住又想来插上几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发表一下看法。

写日记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从上小学开始,几乎没有中断过。当然,严格的说并不是日日都能记录,尤其是现在学习紧张,比较忙的时候,只能是几天写一次,但是每天要写点东西的习惯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我想写日记对抑郁症有治疗作用,能够解决内心矛盾,可能是基于几种原因。

一个,是把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掩盖和回避。心理冲突被压制只是暂时的、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日积月累一旦爆发,造成的伤害远比当初的问题本身更为严峻。我们都有过不可对人言的痛苦,有些话不知该对谁讲,闷在心里消化不了,迟早就会因为“消化不良”导致心理的崩溃。把那些心底最深处的秘密写在日记里,把那些不必与人谈论的琐碎写在日记里,记录的同时就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一种压力的释放。

另一个,记录事件的同时也是在思考问题,在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可能会在写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问这些为什么的时候,心里也在寻求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听取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使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也能从中学会承担责任,学会遇到问题要自己动手解决。

再一个,写日记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安慰和鼓励。我们在写日记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笔下的文字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算了,懒得管,随它去”“但愿一切都会好起来”“希望这一切马上都会过去”。当我们自己安慰着自己、鼓励着自己,无形中就增添了自信和勇气。

过去也有朋友问过我,写日记是不是对抑郁症有治疗的作用。我感觉这个东西和所有的治疗方法一样,都是因人而异,都是需要正确使用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写日记,我觉得对于我个人而言,最有益的两个习惯就是日记和读书,这两个习惯也在我走出抑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的经验是写日记就像洗澡一样,必须坦诚真实的面对自己,所以,一定要有一本日记是不公开的。不管你建了博客还是个人空间,作为与朋友交流、个人展示的窗口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私人空间是不允许外人偷窥的。公开的日志就像你的客厅,朋友们进入你的客厅可以看到你的生活起居,你可以和朋友们在这里聊天交流。但是除了客厅之外,你还需要一间卧室,让你的身心彻底放松的地方,一个无须任何伪装和顾忌的地盘。

这个“卧室”可以是一本上锁的日记,可以是一个设置为不公开的博客,可以是加密保存的文档。我有一个不公开的博客,除我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浏览,虽然很少使用,可能好几个月都不会登陆一次,但有这个地方记录我最隐秘的情感,会帮助我消化那些无法对人言的痛苦。

另外,写日记不同于写作,不需要考虑修辞笔法,重要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写给别人看,那是文章,不是日记。如果在日记中都不能真实袒露自己,那么在生活中更无法坦诚面对自己。先在日记里接纳最真实的自己,然后在生活中学会爱和尊重自己。

再有,我建议在写日记的时候,不仅仅做到记录,也能在记录的同时进行分析;不仅仅在日记中发泄,更要在日记里鼓励和安慰自己。

说一千道一万,无法还是不要让心理冲突积压在内心,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不要逃避现实问题。写日记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个途径,宣泄压力和不满、寻求安慰和鼓励、探索根源和方法,让我们及时消化不良情绪。

不妨尝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