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培公助康熙平定三藩,为何不得善终?真实历史又是如何呢

 今古历史轩 2020-12-14

由于很多跟历史人物有关的电视剧都是根据相关历史情节改编而来,所以很多人在观看了这些电视剧后,便很容易将剧中的情节跟现实中实际发生过的历史混为一谈,甚至因此还产生了诸多疑问。

比如,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后,就会对剧中的一个人物的结局感到非常不满和不解。此人物相信大家也不会感到陌生,他就是大清朝的忠臣和重臣周培公。而之所以大家会对他的结局感到非常不满和不解,则是因为明明他给大清做出了突出贡献,还反遭康熙贬谪,最后甚至病死他乡。那么,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周培公出了大力,为何其下场却很凄惨?

一、周培公影视剧中的死因。

前面我们已经跟大家打好预防针了,就是说大家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周培公的结局确实惨了点,可电视剧中的大部分情节毕竟跟实际历史情节存在比较大的出入。若是大家将二者等同视之,那自然就容易产生出各种疑惑来了。

为了帮大家更好的解答上述内容中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视剧中的周培公到底是怎么死的吧!其实可以这么说,电视剧中的周培公跟历史上的周培公一样,都是病死的。只不过前者的死因跟康熙皇帝有比较大的关系罢了。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肯定都知道,周培公对于康熙和大清朝而言,都算得上是股肱之臣。若不是他率领着一支战斗力并不强的杂牌军击溃了当时对京城威胁最大的察哈尔叛军、只身前往西凉劝降了清廷西北最大的威胁王辅臣、多次亲自率兵进攻吴三桂等,那估计大清至少会有一多半的江山会不在清廷的统治下。

这对于清廷而言,无疑是一种奇耻大辱。自然,解决了大清与康熙帝后顾之忧的周培公,就成了大清朝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了。

既如此,那康熙帝又怎么舍得将他贬谪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康熙已经在剧中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周培公的身份根本没办法得到朝廷的认可。注意一下,是朝廷的认可,而未必也代表着康熙的意思。因为康熙很清楚,周培公对大清有多忠心耿耿。

否则的话,他肯定早就在众臣参奏周培公的时候直接将他给弄死了。可能大家都比较好奇周培公到底拥有什么样的特殊身份,其实,这个"特殊"身份也并不特殊,只不过对满人统治的朝廷较为敏感罢了。那,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

众所周知,满人是从汉人的手中抢下的江山。那自然他们执掌天下大权之后,就会担忧有一天稍不注意,汉人又会重新将江山从满人的手中抢回去。毕竟当时天下满人的数量远少于汉人的数量,而且还有很多非常执着的反清分子存在,所以清廷和康熙不得不防。

再加上朝中大臣频繁参奏周培公,康熙若不处置周培公,那根本没办法安抚朝臣们的情绪。而为了保住周培公的性命,康熙只能将他贬谪。只不过因为被贬地在清朝的龙兴之地,自然生存条件和社会生存条件都令身为南方人和汉人的周培公感到无法适应。时间久了,他就病逝了。

二、周培公的真正死因。

而在历史上,虽然周培公这号人物也确实存在,但是他的功绩远没有电视剧为我们呈现的那么大,差不多只有劝降王辅臣这一件事较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至于死因,也并不是很悲凉,因为属于病逝,所以算得上是善终。当然了,在他当官期间,也确实受到了清廷那些满人官员的欺压。

同时官场生活一点都不算得意,甚至还曾因为跟山东总兵官政见不和而愤然辞职回乡生活。可见,历史上的周培公在脾气性格方面,也跟电视剧中为我们呈现的人物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实,大家在看完电视剧后对周培公这个人物的结局感到疑惑和不解属于正常情况。毕竟电视剧为我们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实在太过于完美,而且下场也确实比较凄惨。可若大家参照一下历史上周培公的表现和结局来看的话,可能激动的心情就能稍微平静一下了。

所以说,以后再看跟历史人物有关的影视剧的时候,大家最好能够结合一下实际的历史内容。这样一来,起码在情绪方面的波动就不至于会变得过大了。当然了,不否认存在实际情况远比影视剧中的情节还要令人易于变得激动的情况。那样的话,大家就只能努力做一下自我安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