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力打造东北振兴桥头堡,大连有“三宝”

 百万庄通讯社 2020-12-14

金秋,正是大连最好的季节。

辽宁省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达6.1%,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了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超过6%的转变,标志着辽宁经济步入了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也意味着辽宁真正走上振兴之路。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傍海而生、因港而兴的大连,正日益显现出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振兴的桥头堡作用。

大连港:打造

极具竞争力的物流供应链体系

大连港面向黄海渤海,背靠东三省,对于东北振兴有着天然的重要地位。

作为天然深水良港的大连港,在辽宁港口集团的运营下,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集装箱、油化品、散杂货、铁矿石、粮食、汽车、客运滚装等枢纽港和分拨转运中心。

“我们这里可以靠泊世界上最大的45万吨级油轮,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和宁波舟山港拥有这种能力。”辽宁港口集团一位高管向小百通这样介绍。

2017年3月,全球在航最大油轮“泰欧”号停靠大连港。(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辽宁港口集团是招商局集团在大连港集团和营口港务集团的基础上,2019年1月4日新成立一家综合性港务集团。

该集团下辖大窑湾、大连湾、鲅鱼圈、盘锦、旅顺、绥中等十个主要港区,拥有现代化专业生产泊位195个,已建成世界领先的45万吨原油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7万吨级汽车滚装码头以及国内最大的海上客运港。

据辽港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上半年,大连港接卸各类船舶近1.1万艘次,VLCC油轮78艘次,1.8万TEU及以上集装箱船59艘次。

△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摄影:李刚)

作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大连港将在全力推动各业务、各领域的全方位整合基础上均衡发展,通过整合降低地区社会物流总成本,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打造极具竞争力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 大连港港区分布图。

大连自贸片区:

政务服务“单一窗口”率先全覆盖

“大连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平均每天有50余家企业注册。注册一家公司只需填写一个注册资金的数额即可,一次性办妥。”大连片区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小百通。

2017年,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正式挂牌。(来源:大连新闻网)

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于2017年4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今年以来,大连片区新注册企业5300余户,同比增长12%,注册资本合计40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新注册内资企业5250余户,注册资本380亿元;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46户,注册资本2亿美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7月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国家总体方案中赋予辽宁自贸试验区的123项改革试验任务,已有113项落地,落地率达91.8%,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大连片区完成辽宁自贸区《总体方案》确定的改革试验任务117项,占大连片区任务总量的98.3%。值得一提的是,“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两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这让大连片区在制度创新上领先了一步。

大连自贸片区政务办事大厅。(摄影:人民画报 郭莎莎)

大连片区税务工作人员告诉小百通,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大连片区推出一系列的便捷服务措施,例如在国内首次推出企业登记“五位一体”确认制改革;研发推出全国首个智能出口退税平台,退税工作提速47%;推出“以审代查”和“非侵入式稽查”海关稽查创新举措,建设全国首个国际海员综合服务基地,形成海员服务机构聚集区;首创“政银一体化”制度,实现政府和银行数据互联互通;推出“多途助贷”组合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加快制度创新,形成更多更全面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大连片区在全面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基础上,依托统一办公系统、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受理窗口,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单一窗口”模式,在全国37个自贸片区中,率先实现政务服务“单一窗口”全覆盖。企业办事最高时长由120分钟减至10分钟,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87.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办结。

中车大连:

打造世界信赖的轨道交通服务商


△ 195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台“和平”型货运蒸汽机车试制成功。(中车大连公司 供图)
中车大连有着中国“机车摇篮”的美誉,已走过了120年的岁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到今天也并非一帆风顺。

HXN3型6000马力高原内燃机车登上“世界屋脊”。(中车大连公司 供图)
“国产机车上不了高原,曾经是我们心中过不去的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伟说:“为此,我们研发团队非常不甘心,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伟 (摄影:人民画报 郭莎莎)

2014年8月15日,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正式开通,国产大功率机车首次登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个名为和谐N3(HXN3)的高原型火车头,正是中车大连研制的。

HXN3型高原机车是根据我国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研制的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最高时速为120公里,可抵御紫外线强、空气稀薄、严寒缺氧、大坡道、桥隧多等诸多不利环境影响,满足条件十分苛刻的青藏铁路牵引要求。

从事机车研发工作16年的魏宏回忆道:“当时心里就一个目标,一定要让国产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登上世界屋脊。”

“目前公司累计生产机车12700台,占全路机车保有量一半以上,其中和谐型大功率交流机车突破4200台,占全路同类车型40%,覆盖了中国所有铁路集团。”王大伟告诉小百通。

如今,中车大连已经将中国机车开向了全球。

D45型南非交流传动内燃机车。2014年,中车大连获得南非232台内燃机车订单,这是中国内燃机车出口海外最大单笔订单。(中车大连公司 供图)

2016年8月,中车大连第四次获得新西兰内燃机车订单,累计达63台,交付后的机车将成为新西兰铁路运输的主力车型,运力将超过新西兰北岛铁路货运运力的一半。

截至2018年8月,中车大连向新西兰、南非、阿根廷、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安哥拉等24个国家出口机车数量突破700台,城轨车辆出口至4个国家共计400余辆。

“中车大连如今已做到‘入乡随俗’,根据各国的习惯和特点,量身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王大伟告诉小百通,“我们的‘走出去’不单单是输出产品,还要输出技术、输出服务,努力把中车大连机车公司打造成世界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最值得信赖的综合服务商。”

通过实地采访,小百通对大连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做好经济振兴文章,企业、港口、自贸片区一个都不能少。未来,大连作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桥头堡作用将更加突出。
- END -

撰文 / 李刚

美编 / 曦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