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吓尿!这家深圳公司推出了一款大米手机,还要全方位“碾压”苹果?!

 雷科技 2020-12-15


说到大米手机,可能大家一开始想到的是 2012 年那家山寨小米的公司,这家公司叫深圳大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这家公司的官网和小米犹如一母双生,网站布局、图片素材几乎完全一致,估计当时连雷军自己进网站不细看文字都分不清谁是谁。

当然,现在这家公司已经“人间蒸发”了,只有官方微博还在,已经几年没更新了。


然而,最近又冒出一家叫“大米”的公司,是去年成立的深圳大米智联网络有限公司,当然这两家大米公司是没有关系的。

从上面这段大米手机的介绍,我们可以获取以下信息点:

  1. 大米手机主打性价比

  2. 大米商标是合法使用的

  3. 这家公司的模式是工厂—线下—消费者,也就是所谓的 F2S2C

OK,我们继续往下看。

  ◆    


发布会选在高尔夫球馆,三四线港星撑场

12 月 5 日,这家新成立的大米公司推出了两款新机——M7 和 M7 Plus,从发布会到真机让人都一言难尽。

首先发布会地址是在东莞观澜湖高尔夫会所。一般手机厂商发布会选址,主要包括:高档星级酒店,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国贸中心这类展会类场所,别出心裁的就是798艺术区或者 751D·PARK 这样的地方。高尔夫会所用来开手机发布会,这个画风怎么想都有点儿不可思议。

或许是为了引起关注度吧,大米还为新品请了个明星代言人——任达华。这个代言人你一定认识,但它不符合现在手机厂商请代言人的标准:它既不是李易峰、tfboys 那样的“小鲜肉”,也不是梁朝伟这类的影帝级大咖。这样的代言人,要引起追捧很难。

话说这个 Logo,我第一眼真的以为见到了 Opera 浏览器……


光是这些就很尴尬了,有没有感到一股浓浓的山寨气息扑面而来?

  ◆    


产品各家影子重叠,配置对比“碾压”苹果

再来看看这次发布的两款产品 M7 和 M7 Plus。首先其网站全黑的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主打亮黑色的 iPhone 7 系列。背部的“镜头压天线带”的设计和图片上的手机摆位则让人直接想到了 OPPO R9。

大米 M7 系列(左)和 OPPO R9 系列(右)

再看看正面,几乎和不少友商都撞脸,而它的实体 home 键类似于魅族 M9 上的圆角矩形腰圆键。这两款手机在图上的摆位则和 iPhone 6 如出一辙。

大米 M7 系列(左)和苹果 iPhone 6 系列(右)

大米 M7 系列内置安全硬件加密芯片,还注明已经获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央行 CFCA 认证。然而,硬件芯片加密的卖点早就已经被金立 M6 系列主打过了。

大米 M7 系列(左)和金立 M6 系列(右)

该机还号称全球首款 2.5D 蓝宝石屏幕手机,蓝宝石屏手机不新鲜,vivo X5L、华为 P7 都有蓝宝石屏版本,只不过没有 2.5D。蓝宝石屏火是几年前的事,因为当时的大猩猩玻璃硬度不够。蓝宝石屏幕相比早期玻璃确实更耐划,但抗冲击性非常差,所以这个卖点更多是噱头。

自称是“地球最为坚硬的物质”之一

除此之外,该机还号称是全球首款全金属无线充电手机,使用附赠的托盘即可实现蓝牙音箱+无线充电两大功能。和三星的无线充电对比,这个托盘的造型可以说毫无科技感,感觉更像是市面上常见的支架座充……


大米 M7 系列无线充电(左)和三星 S6 系列(右)

还有一些功能,例如防水、NFC、红外线、HI-FI、USB-C、快充等卖点倒是都有,但是官方又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参数。例如防水没有详细的 IP 标准,只说支持生活防水,HI-FI 没有具体芯片型号,快充除了电流 3A 外也没有详细规格。


总结一下它的配置:5.2/5.5英 寸 1080P 屏幕,联发科八核处理器(具体型号不详),4GB+64GB/128GB 存储,前后双 16MP 摄像头,支持双卡双待全网通,运行 Android 6.0.1 系统。

就是这样的一款手机,官方居然列出了一张和 iPhone 7 Plus 对比的表格,对比结果更是令人大跌眼镜:除了 CPU“各有千秋”、双摄像头比单摄像头强的神理论外,其他要么一样,要么直接得出大米更强的结论。

就是这样简单参数比较,就判定了售价最高 3999 元的大米手机碾压 iPhone 7 Plus,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虽然现在某些主打线下的品牌机型,在销售的时候会用参数忽悠消费者,但是官方一般不会这么直白和露骨的比较,甚至直接得出超越苹果的结论。

一台手机是否好用,不仅和强大的硬件配置有关,还和系统优化、易用性、操作交互脱离不开关系。大米这两款手机,不仅配置并没有自己吹的那么强大,系统体验更是无法保障,性价比更并没有自己之前强调的那么高。

要知道,国内这么多基于安卓定制的固件,都是累积多年经验,一步步建立成熟的生态体系,才赢得国内用户良好的口碑。一家才成立短短一年半的公司,难道就只靠吹硬件就能向消费者证明是好手机?

  ◆    


线下销售模式复兴,滋生了“大米们”的温床

先前的尼彩手机,其实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线下购买习惯和信息不对称,推出所谓的工厂店,以低廉的售价向消费者进行洗脑式的推销。随着互联网手机的兴起,尼彩倒下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迎来了春天。

而时移世易,oppo、vivo 等深耕线下的企业的成功,成为了大米这类企业学习的“榜样”,它们也想要通过“低配高价”和“拿来主义”来在市场上大捞一笔。

但是市场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吗?显然不会,大米们并没有 OV 那样的品牌知名度和溢价,也没有吸引消费者的代言人,所谓的线下覆盖也只是一纸空谈,更何况它还没有像尼彩那样的低价武器。它们只有雷同的外观、配置、卖点,以及山寨感极强的品牌,最终它们只会沉寂下去。

事实上,手机行业变幻莫测,单一的销售模式无法永恒的运用下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曾经只在互联网打天下的小米,也开始兼顾线下。即使在线下成功如 OV,也已经在思考下一步转型的策略。因此,与其像大米这样只是目光短浅地想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如多想想以后怎么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