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用上这个技术,女神的汗毛都看得清!

 雷科技 2020-12-15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众所周知,显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越高,那么画面就会越精细,可以展现的细节就越多。目前主流的分辨率是 FH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1080P,其多见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中小尺寸显示设备上。
而尺寸进一步增大的电脑显示器、电视,则相继用上了 2K 甚至 4K 分辨率。原因很简单,FHD 分辨率的解析力已经无法满足大尺寸屏幕的需求,如果不相应升级那么观感必然会十分糟糕。
但 2K 甚至 4K 分辨率,就可以满足了么?要是计算 PPI 的话,我们才知道原来对大尺寸显示设备来说,看似高端的 2K、4K 分辨率也还是不堪一击。
乔布斯认为,显示设备的 PPI 至少要超过 300,其画面的精细度才能满足消费者的观看要求。对智能手机这种小尺寸设备来说,1080P 分辨率已经足够,但对动辄 20、30 英寸的大型显示设备来说,哪怕是 4K 分辨率也只是刚好够用。
例如,三星 U32H850UMC 显示器的屏幕尺寸为 31.5 英寸,而分辨率是 4K。这样的组合在一般用户看来似乎已经是“完美”,但实际上要是计算PPI 的话,其数值只有 150。
31.5 英寸的显示器就已经是这样,那些屏幕尺寸达到 50 英寸甚至更高的电视机,自然更加惨不忍睹。一款 55 英寸的电视即使用上目前主流的 4K 分辨率,PPI 也只有 80,着意味着如果你稍微走近一点看屏幕,就能看到明显的像素颗粒,画面精细度堪忧。
不难看出,电视行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更高配置、更大尺寸的产品层出不穷,但分辨率却没有齐头并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8K 协会(8KA)正式出台了一套有关8K电视的性能标准,当中重点提到要讲分辨率提升至8K水准(7680x4320,共 3300 万像素)。8K 分辨率要是应用到 55 英寸产品上能够让 PPI 提升至 161,可想而知画面精细度对比过往 4K 产品有着“质的飞跃”。

//////////

 不是什么电视都能叫8K电视 

毫无疑问,在 8K 协会的推动下8K电视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席卷市场。实际上在 8K 协会尚未发声之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分辨率高达 8K 的电视产品。
我们在京东等平台上已经可以搜索到不少 8K 分辨率的电视产品,但他们都是来自 TCL、索尼、三星和夏普等大牌,而且售价比较昂贵。例如,三星的 8K 电视有多个档次,但最便宜的也要 31999 元,最贵的甚至高达 60 万元。
此外,各家 8K 电视产品在技术细节上没有达成共识,屏幕的色彩表现、数据接口、相关码率甚至屏幕亮度都没有做到统一,说各家厂商在各自为政也不为过。
显然,如果想要推动8K电视真正地做到普及化和平民化,那么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根据资料,8K 协会提出的 8K 电视标准有多个要求,包括针对 8K 输入参数(比特深度、帧速率、色度子采样)、显示性能(分辨率、峰值亮度、黑色水平、色域、白点)以及接口和媒体格式(高动态范围、编解码器)。
换言之,光是屏幕面板达到 8K 分辨率还不行,电视厂商还需要在其他相关输入输出规范上达到标准。对于 8K 电视,画面帧率最低也要达到 24 帧每秒,最高为 60 帧每秒;峰值显示亮度需要高于 600 尼特,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除此之外,8K 电视需采用 HEVC 编解码器,需要使用 HDMI 2.1 数据接口等等。我们认为这个标准的设立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一个详尽、全面的规范可以降低电视厂商的研发成本,尤其是对非头部厂商来说他们有了明确的产品目标,而不需要自行摸索付出试错成本。
其次,8K 协会用一个严格的标准,保证了8K电视的高品质。我们可以见到,除了分辨率之外 8K 协会还对电视的诸多关键特性进行了强制要求,这使得厂商无法在细节处偷工减料。
当然标准一出还有其他好处,例如推动供应链的标准化,从而摊薄成本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8K 标准的出现都是有利无害。

//////////

 5G风口让8K电视起飞?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如今各行各业站在5G风口上,正在等待起飞的机会,8K 电视也不例外。
早在今年年初,电视行业就喊出了所谓“5G+8K”的口号。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一个口号,简单来看就是要将 5G 技术和 8K 电视进行结合。
如何结合?我们可以来看一些具体例子。
8月31日篮球世界杯在中国开打,央视首次实现了 8K 电视信号的 5G 网络传播。对观众来说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观看画面细腻、动作流畅的体育直播赛事,其体验是过往 4G、4K 时代所无法提供的。
为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工信部要给中国广电发放 5G 牌照,可以说 5G 网络是未来传播各类影视资源的关键桥梁。
目前“5G+8K”战略依然是集中在直播领域,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普及,这个“组合”还有其他想象空间。例如,通过 5G 网络我们可以快速加载 8K 影视资源,可以在 8K 电视的基础上实现 VR、AR 等增强型视觉技术等,“5G+8K”这一组合大有可为。

//////////

 消费者爱8K,但只能克制 

对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追求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8K 电视画面出色功能强大,集各类前沿科技于一身,试问谁不爱呢?
毫无疑问 8K 电视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两大原因,其普及之路并不平坦。
问题之一,贵。
普通消费者固然向往好的东西,但他们也需要结合售价考虑。目前来看8K电视依然是难以触碰的奢华产品,单品好几万的电视,并不是哪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此外,和 8K 电视相比 4K 电视的售价就要亲民得多,说来你可能不信,海信推出的某款 55 英寸 4K 电视只要 1899 元,面对这样的售价消费者不可能不动摇。
“贵”还有另一曾含义,那就是产品成本高、良品率低,产量低。8K 面板几乎由日韩企业垄断,三星占绝对主导地位,友达、群创等厂商有少量出货,而大陆供应商则全军覆没,目前没有任何市场份额。
新技术外加巨头垄断,可想而知 8K 面板的成本必然不低。种种因素作用下,恐怕 8K 电视在短时间内仍会保持高价,除非全球范围内的面板厂商可以突破日韩巨头的技术垄断,否则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电视产品自然不可能便宜。
问题之二,资源问题。
现在我们有了 8K 电视,有了如此出色的体验,但并不代表我们观看的每一个节目都能匹配 8K 分辨率,如果资源没有匹配,那么电视空有 8K 分辨率也无法发挥真正实力。
实际上不说 8K,如今连 4K 分辨率的资源都成问题。由于视频码率、网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主流的视频分辨率还是 FHD 为主,2K 虽有但也不多。8K 画面单帧就有 3300 万像素,换成静态图片的话体积大概是  10MB。如果按一秒 24 帧来计算,那么一部 8K 视频中一秒的体积就有 240MB,一部视频中何止有千千万万个 1 秒?
由此可见,制作一部 8K 影视作品工程量巨大,而且对拍摄方的硬件资源、后期制作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 8K 资源在如今几乎是凤毛麟角,难以撑起完整的内容生态。
尽管 8K 电视的标准有了,硬件也已经待命,但成本和资源问题始终是无法绕开的大山。如果 8K 电视想要真正普及那么肯定需要先解决这两个问题,消费者不可能在软件资源没有匹配的情况下贸然购买 8K 电视。

抽奖暗号:电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