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世界三大科技展会之一 IFA 是什么体验?

 雷科技 2020-12-15

「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 IFA 一开展,雷科技(微信:leitech)就在柏林展馆里马不停蹄地开始体验了。现在,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全世界的厂商们带来了哪些新东西。

//////////

 索尼:8K 电视信仰足,还有新手机 

几乎每年的 CES、IFA 之类的大型展会上,索尼都会展示自家的高端电视。的确,在这个领域,索尼一直是开挂般的存在。
今年 IFA,索尼带来了一款 Z9G 8K HDR电视新品,8K、HDR 以及索尼一直引以为傲的 BRAVIA 技术。就现场体验的直观感受来说,一个是觉得比较有视觉冲击力,毕竟屏占比很高;第二个是画质的确很好,清晰度和色彩观感基本做到了极致。
每次遇到重大展会,索尼基本都会把旗下的相机、音频、视频类的产品全部拿出来秀一遍。这次同样也是如此,不过,我们发现索尼给新款手机 Xperia 5 划分的展台面积相当大,看来索尼移动虽然存在感不强,但索尼并没有放弃在手机业务上的努力。
索尼 Xperia 5采用了骁龙855 芯片和 UFS 3.0 闪存、后置 12MP 三摄,算是 2019 年安卓旗舰机的主流水准。而在展区,索尼一直在重点强调这款手机的“带鱼屏”的优势,好几个展台上都放着用来对比的 16:9 和 21:9 手机。

的确,更加修长的屏幕,可以在游戏等场景下获得更多的画面。此次索尼用来做例子的就是海外非常火的《堡垒之夜》手游。
索尼Xperia 5 的造型整体而言比较有特色,手感也比较出色,但黑科技感的确也没有那么强了,尤其相比以前的产品来说。

//////////

 LG:屏幕能有100种玩法 

今年 IFA 上,索尼旁边紧挨着的就是 LG 的展台。和年初的 CES 一样,LG展台入口处,将大量曲面 OLED 屏幕组成了巨大的显示屏,并且播放着视频内容。不得不说,LG 这招百试不爽,看起来的确极为震撼。
这次 IFA,电视巨头都推出了 8K 产品,LG 也不例外。LG 更是给自己的产品安上了一个“全球首款 8K OLED 电视”的头衔。
为了凸显自家 8K 电视的优势,LG 还在现场来了个 PK,让友商和自家的 8K 电视播放同样的内容,并且用相机拍摄放大局部画面,把结果实时显示出来。从现场演示来看,LG 的  8K产品在解析力上的确更胜一筹。
LG 展台上,还有 LG G8X 新机。这款产品最大的卖点是采用了双屏设计,准确来说,是专门给它配备了一块屏幕配件,通过 USB-C口 连接后变成双屏设备。
这样一来,这款具备了更大的显示面积,用于展示更多的内容,也能更加好地实现多任务功能。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双屏状态折叠时,机身厚度和重量都会明显增加,续航估计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LG G8X 的两块屏幕都是水滴屏设计,削弱了本身的科技感。

//////////

 T-Mobile:欧洲的5G怎么样了?

国内首批 5G 手机已经开售,三大运营商的 5G 基站也在重点城市开放,想体验到 5G 网络,并不算特别困难。
欧洲的 5G 进度和国内相差不大,今年 6 月份开始,各国 5G 陆续开始商用。在 IFA 展馆,我们看到了 T-Mobile 的展台。T-Mobile 是德国电信的子公司,市场主要覆盖欧洲和美国。
在 T-Mobile 的体验区,我们测试了一把 5G 网速,下行速率可以超过900Mbps,上传速率则比较一般。当然,通常这种展示中,5G 网速都是被“优化”过的。
T-Mobile 还开辟了一块云游戏展区,从实际体验来看,效果已经相当不错。用户不需要下载体积庞大的游戏文件,也能流畅地玩各类大型游戏,延迟控制在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

 摩托罗拉:四摄来了!

摩托罗拉在国内手机市场上的存在感不算强,但在海外依然有一定的号召力。今年IFA上,摩托罗拉的新机 Moto One Zoom 把重点放在了后置四摄上,这个相机配置看起来相当豪华,具体为 48MP 主摄+8MP 长焦+16MP 超广角+5MP 景深。
相对相机来说,Moto One Zoom 的性能和外观设计就比较中规中矩了。它采用了一颗骁龙675 芯片,配备了 4GB 运存,如果在国内肯定是不太够的。外观方面,这款手机采用的还是水滴全面屏设计。
摩托罗拉的展台上,还有一款主打入门市场的新机 Moto E6 Plus ,具体配置:联发科P22 处理器、6.1吋720P水滴屏、13MP+2MP双摄、2+32GB/4+64GB 存储、3000mAh 电池。
这款手机的参数比较一般,但起售价只要139 欧元(约合人民币 993元),满足低端市场需求问题不大。

//////////

 IFA年年有,今年有啥不同?

我们这次在 IFA 的时间比较有限,在各个展台停留的时间也不算长。不过,在看过了这些知名厂商的最新产品后,还是能得出一些结论的。
首先,在影音核心技术方面,索尼等老牌国际巨头的确更加有优势。它们多年的技术积累,让其他厂商短时间里很难超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差距已经在渐渐缩小。TCL 等国产厂商在秀肌肉,冲击国际厂商的优势区域。
其次,在手机产品上,国际品牌在产品设计和综合竞争力方面,相比国产品牌,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现象。
就产品形态来说,国内手机市场上,旗舰和中端产品,已经在向“真全面屏”过渡,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折叠屏方案。而国际品牌中,除了三星,大部分产品则普遍还在用水滴、刘海全面屏设计,硬件堆料也比较吝啬。
当然,国产手机行业的整体飞速前进,很多时候是被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倒逼的。相对而言,海外市场的生存环境要更宽松些,也正因为如此,国产厂商纷纷出海,未来给这些国际品牌带来的压力还会持续增加。
至于时下比较热门的 5G,在进度上中国和欧美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上,至少没有落后。而云游戏等相关概念,在国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另外,在智能家居领域,国产厂商要比国际厂商更积极些。一方面,这可能和国内外不同的生态环境有关。在海外市场,除了手机,各品牌的电视以及其他智能硬件,基本都倾向于加入谷歌的生态圈,很少会各自为战,在 IoT 平台上,也在等着谷歌来引导。这种“安逸”,难免会削弱它们的布局能力。
但在国内,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规模比较大的国产厂商基本都会积极组建自己的 IoT 平台,并且已经在进行各种尝试。华为、小米、TCL 等厂商的 IoT 体系,都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对用户来说,目前国产厂商的智能家居方案实现成本更低、体验更好。
坦率说,虽然今年 IFA 上海外厂商的展品不少,但能获得的惊艳感其实不多。科技行业中的技术进步大都是渐进式的,并不会每年都有爆炸性的革新。老牌国际厂商们的展品,多多少少给人一点吃老本的感觉。折叠屏、5G、AI……这一系列的技术名词,在褪去了最初的新鲜光环后,如果找不到实用的落地方案,消费者们的热情自然就会消退,甚至开始出现疲劳感。
下一次技术革命,会由国产厂商去引领吗?不妨一起期待下。

今日话题

IFA 上哪个黑科技产品最让你感兴趣?

到下方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吧,小雷会挑选1名用心评论的小伙伴送出视频会员一份(3大视频平台任选其一)


▼恭喜上期获奖的小伙伴▼

本文编辑:重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