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企业兴衰 叹人生滋味 ——蹉跎岁月砥砺奋进

 东营微文化_ 2020-12-15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观企业兴衰 叹人生滋味

——蹉跎岁月砥砺奋进

文丨刘培华    编辑丨文姐

淄博可谓我的第二故乡。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山东煤矿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淄博矿务局石谷煤矿机电科工作。1987年5月因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调回原籍利津,在淄博待了十年整。离矿至今已有33载,一直没有机会回去过,且因时下通讯不便而“失联”,此为今生憾事之一。
退休后,我被东营海翔电气有限公司返聘从事企业管理。庚子秋,出差淄博,顿生了却心愿之念,随驱车前往久违了的原工作单位欲拜访老领导、老同事,以弥几十年未见之缺憾。
车行至原运煤的铁路涵洞旁,停车驻足远眺。矿机关大楼、影院大礼堂、洗煤厂、苹果园、南北宿舍等依稀可见,可惜的是,矿区标志物耸立的天轮井架、煤矸石山荡然无存,昔日矿区“风采”踪迹全无,更难觅久违了的“煤香”……
废墟幽沉,触目忧伤,残垣断壁斜夕阳。
站在这块曾经非常熟悉和热爱的土地,望尽茫茫矿区,满目瘴气缭绕,荒草丛生,一片悽凉,耳闻萧萧秋声,枯叶随风飘零。偶见群雀从荒草中跃出,鸣声呜咽,落寞地飞向远方。
此时此刻,目睹矿山如此落败的景象,作为一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8年的煤矿人,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饱含热泪,顿生悲戚。凄凄切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遥想当年矿区热火朝天,士气高昂,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红红火火,生产繁忙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我也曾是“黑哥”,这里曾是我献出自己青春年华和奋斗、奉献的地方。想不到三十多年的光景竟然落得如此衰败和荒凉,我们同期毕业的同学们曾经的远大理想、青春热血、花样年华,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以及艰辛的劳动成果都被埋入了这片荒芜的废墟中,怎不让人触景伤情,潸然泪下。
触景生悲情,独步泪苍凉。
低速行驶在熟悉的矿区“大道”上,悉数两旁景物。到达矿区,在矿区大门旁的壁报栏前不得不再次停车驻足。当时的矿宣传科通讯员,这里曾是我用五彩粉笔书写青春年华的“处女地”,每周一期的壁报宣传,几十米的壁报长廊有我一方版权。凝望似曾熟悉的栏面,版壁裂纹斑斑,苍白不堪,就像我现时花甲之貌,不忍久视……
下车询问路人,相识的熟人已不多,同事挚友马运昌荐以电话,得知时任劳资科科长的张捷升老先生健在(我的调动是经他办理的),在知情人的指引下,来到张老家。见到老领导,耄耋之年的张老,精神矍铄,风采依然。长时叙旧,谈论最多的还是矿区的变迁。
企业兴衰史,人生起伏剧。
石谷煤矿,隶属于淄博矿务局(后改制为淄博矿业集团)所辖十大煤矿之一。最高年产60万吨,职工三千余人,正县级国企。
时过境迁,张老忧伤的介绍:2015年因资源枯竭矿井而关井停产,破产倒闭。自此,石谷煤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矿区也变成了“社区”、“村落”。现矿区“留守”的只有老弱幼病伤残,矿领导、技术人员、年轻人,大多或自己创业、或另谋职业、或外出打工……
伤感之余,也有激励和期许。张老是全国书协会员,书法名家,临别时,85岁高龄的张老先生,欣然挥毫泼墨,馈赠书法墨宝“蹉跎岁月砥砺奋进”。这既是对企业兴衰的概论,又是对人生波澜的激励。是啊!企业如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既了心愿,又得墨宝,不虚此行!故,此文以此命副题,是以为记。

作者简介:刘培华,男,64岁,山东利津人。《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市民记者。国企退休职工。喜好:新闻写作,字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