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闯走了

 新用户6525yWoI 2020-12-15



杨闯走了

水易居

杨忠爱(杨闯)老师     图片蔡国文、丁庆萍提供

魏波留言:教坛上的那匹黑马走了

       2月7日19:13分,微信上传来魏波老师留言:易主席,晚上好!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写的教坛上的一匹黑马已经走了,走了5天了。

      “杨老师?唉!可惜呀!谢谢您告诉我!他七十几?”我回复。

       “79岁。”魏波老师说。

       “您不打算写一篇文章怀念他吗?也回忆一下那些传奇的时光?我很期待。”我给魏老师留言。

       “我是绝对不能写的,请你理解!”魏老师说。

       “哦。哦。理解。如果有熟悉他的人给一些资料我,我很愿意写。怀念他。比如如果有悼词最好。”我说。

       “你要出面很容易,你是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作家。”魏老师说。

       “老师,我就想给我敬重的人留一些文字。”我说。

       ”建议你到环城中学找他老婆周亚非,她很有水平。“

       ”哦,你有她的微信吗?“

       ”没有。赵金禾有。赵曾跟周在电话里谈了很长时间。“

       ”哦。好的。我来联系赵老师。“

        ……

魏波老师    摄影:段家强

       “把过去你们那个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发给我。谢谢!”我对魏波老师说。

        “李隆兴骑马杨闯牵,潘汉银在后面挎响鞭。詹子亮问往哪里去,魏波说送安陆人民上西天。

       这是原青龙区办公室王平、周福泉、宋成文模仿喻老四推垮车的顺口溜编的,贴在县政府大门口西墙。“魏波老师说。

       ”收到。李、潘、詹的近况知道吗?“我说。

        ”如今李回老家休息,潘在武汉定居,詹回黄陂落籍。詹混得最差。“

        ”哦!都还健在?“我问。

        ”都在。“魏老师说。

1965——1967年的安陆县委书记李隆兴   照片源自安陆党史资料

(注:李隆兴,当时的一把手县委书记,憨厚的老干部,听人说他早已离开人世了。潘汉银,原来是普爱医院儿科医生,他当时出头露面很多,开大会就晓得在台前高喊口号。有人说他想当县长,所以很多人喊他潘县长。但他不会写不会说,只能跟着推波助浪,所以周福泉在编歌的时候,说他在李隆兴后面挎响鞭。很确切。潘和妻子都是医生,都是武汉人,多数时间在国外后人家客住,有人以为他死了。詹子亮当时是化肥厂工人,本来是钢派人物,后分裂出去倒向新派,成了红色工人四兵团的头目,平时爱指责他人貌似公正。所以他们在编歌的时候,排上″詹子亮问往哪儿去"亦很生动……魏波,紫金路小学退休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以上这些是知情人述说,不代表作者观点

与魏波老师微信留言截屏    

赵金禾哭杨闯:

         看了魏波老师的微信留言后,我联系了赵金禾老师。

        ”老师好。听说忠爱老师走了。我想写一篇怀念文章。您可以提供一些资料或照片吗?或者他的熟人的微信。“9日上午10:05我给赵金禾老师发微信。

       ”好的,我是打算写的。你写好,我提供独家资料。下午在微信语音里说好么。电话里说怕你记不住,毕竟你不年轻。“

       ”对对!“我说。

与赵金禾老师微信留言截屏    

       下午15:25,赵老师的微信语音来了:

     (真得感谢赵老师想得周到。我还真不年轻。他要是打电话,我真记不如此详细。好在他是微信语音,我可以反复播放,终于基本原汁原味记录下来。赵老师的语音非常深情,多次哭泣,我不知道如何能把他的的语音放上来。下面是按照赵老师的微信语音整理的基本原汁原味的文字)

      千元,睡觉起来了,记着兑现我的承诺啦。这个我跟杨闯是几十年的交情,1962年我调到青龙长岗教书,他也在那里教书。我们两个人基本上是同年的,好像他大我几个月。认识他,是六二年的那个暑假,我们一起打篮球,教师篮球队,打得汗把细雨的,你看他替我洗袜子替我洗裤子,他也是个男的,我也是个男的,都是小伙子,你看当时我就很吃惊。

      他说了一句话,他说:“赵金禾,你将来要是成名了,你不要忘记我罗。”嗨嗨,你想想那个时候他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姑且不说,我现在是不是成了名,他怎么晓得我要成名后不要忘记他,他就做这么一个预言呢?因为可能他感觉到我是喜欢读书,我是喜欢写作,一开始就有那种愿望。可能时不时地从我的这个84000个毛细孔里面冒出来,这种理想,或者这种自信,或者这种努力,他感觉到了,他说出来这句话。这句话一直几十年我都没忘记的。后来呢,所谓的小有名气以后,他也就经常说,他说他的预言对了,我就感觉到,真是啊!这是对我,给我鼓励的这种语言,预测我未来的一种语言。这个家伙,不是从骨子里面对一个人理解,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后来他经常说,以他的这句话感觉到他的那种先见之明。

      他后来对我说,金禾,你写了那么多文章,你怎么不把我的这件事情写一下呢?(哭)他走了以后,我是前天听魏波说的,我真的是要写一下他!你想想,当然要写一下他,并不是他的预言的所谓兑现不兑现,还有别的很多。

       他是我几十年经常到我这里来的,经常到这里来,所以我再讲一个细节。罗老师走的时候,(哭)是吧,我自己哭得天昏地暗,我不知道请谁不请谁,通知哪个不通知哪个,都是朋友们打点的。他来了,我不知道他来了,是后来过了半个月吧,他拿了一个相册,外面买的那个小相册,相册里面不晓得有多少(哭)照片,都是他来的时候把整个的灵堂送葬全部拍下来了,都送给我,你想一想,而且——(哭)

      他也没跟我打招呼,你想想,我还有这样的朋友啊(哭),这个还在,这些照片还在我手边,还在我的抽屉里面顺手可拿,是吧,这样的朋友那种内心里啊!

       在文革的时候,他当了所谓造反派吧,他在屋里写大字报,他叫我到他那里去玩,晚上他也写大字报,他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他说,金禾,你不跟我一样,你去写你的作,你不管这些事,他也不说,这个整个的过程,但是他——你知道的,他的经历,他吃了很多苦,在监狱坐了三年,受了很多辱,这个,我是很理解,也很同情的。但是最重要的值得我敬佩的,他后来没有在学校教书,他到外面应聘,应聘了好多学校,应聘的学校他的教学首屈一指。

赵金禾老师微信语音截屏    

       他写的论文获得国家的一级奖励,和他一起被表彰的人物,你知道是谁吗?他经常跟哪个在一起啊,跟杨振宁,现在我这里有他资料,他每次来的时候把那些资料都带来,这个同样的资料带来了两次还是三次。到后来几年,他再来,说的话都是重复的比较多,我就感觉他脑子有点问题。

       他总是骑个自行车,身体非常好,真是说倒就倒了啊!他在疫情之前,2019年年底到我这里来了的。到这里来的时候,他讲了好多。疫情过后好像是来了一回。说的话呢,都是重复,最后就是重复啊,他不知道自己重复,我就感觉他脑子有问题了。后来好久就没来了,没来我就到处找他的电话,有人说他脑袋不行了,有人说他已经迷糊了,有人说他痴呆症了。

      我到处找他的电话啦,打他原来的电话全部是停机了,我找了很多人,沈学渊啦,张波啦,魏波啦,你看,这都是他过去在一起的人,打了电话全部是打不通。后来我找了教育局,跟教育局的人联系找到关系,找了几天才找到他的电话,可他的电话仍然不通。最后我打他老婆的电话,他老婆才跟我讲了实话,不能出门,走出院子都不知道回去,手机都不能用了,说他身体除了脑袋有问题外,其他的精神都还蛮好,我提出非要去看看他,他老婆说你不要来,他完全不认得你了,没得意义。

赵金禾老师    摄影:水易居

       所以我才没有去,幸亏跟他的老婆通了个把小时电话,知道他的很多情况,这个算是表达了我对他的,如果说有可能他能够听得到或者理解的话,或者懂的话就带去了我的问候。

      当然他跟我个人的交往呢,很多很多,这个也谈不完,你的文字也要不了那么多,好像对你有用的,上面说的一些对你应该是有用的。他到我这里最后一次来,哎呀,我这里,随哪个敲门,我是不开门的,要来的人都知道,事先给我打电话。他从来不给我打电话,都是来就敲门。说金禾,他总是一口一个金禾,金禾,我杨闯。这样我就开门。最后一次来的时候他就敲门,他也没喊我金禾,他也没说他是杨闯,他就敲啊敲啊,哎呀,我就觉得这个人有点执着,那肯定还不是个一般的人,或者是有个么事,我应该去把门开开一下。

       紧我开了是他。哎哟!我说你怎么,你不打个电话还可以,但是你说你是杨闯社,是吧,你说杨闯我就会打开。哎呀,其实我这跟你说了,我想真是前天,他走了五天我听魏波告诉我,因为魏波晓得我一直在找他,我找了的情况还要跟魏波汇报。所以,其实千元啦,我的题目都想好了,我的题目就叫《是我敲门》。你看现在他都不会来敲门啦,不会来打扰我啊(哭),所以你现在能写也好,我怕我写不下去,我写了我会很难过很难过,心情会很不平静。(赵老师微信语音中不停地在哭)

       我还想补充一句,其实我说的这些话已经暗藏了很多东西,我想把那个补充的把那个暗藏的挑出来,其实你已得出结论,其实他非常上进,非常对人对事诚恳,非常有那种胸怀,只是说他在那场运动当中他也是所谓站队站错队罢了,你看,我真是,我,他还有,他,很多写的东西都给了我。

       算了也不必要那些东西,他的文字,他曾经要求我到他的学校,他是班主任,去讲了一课,讲了一课就写了一篇文字,就是我怎么跟学生讲课的。哎呀,这些细话就很多了,这已经够了,好的,你也是了结了我的一个心愿。如果说要我写的时候,我凡是见了这些事就很难写下去,象梅传忠,我实在是不能把自己所想的都写出来,因为人都糊涂了,是不是。

       他到外面应聘当教师,走到哪里,当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当语文老师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搞教研是最好的教研组长,哎呀!他的论文也是写得很漂亮的……真是,哎呀!不说了……

赵金禾老师与水易居在水易居三楼阳台合影   摄影:张金玲

我和杨老师

       我和杨老师认识多年。杨老师走了,我去找谁要相关资料呢?想起几年前,我在文联当主席,主编《太白风》的时候,杨老师到我们六楼来过几次。有两次他是送稿子来,想刊登在《太白风》上。有一次是专门来送了一些杂志和书给我,他觉得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想我看了多少有些作用。还有两次是来想把他的生平资料给我,让我为他写传记。我那时很忙,而且我觉得我不一定能写好,所以犹豫间没有答应杨老师。后来杨老师到文联就来少了。我调到政协去后就更没有联系了。这样算来,我跟他应该至少有四年没有见过面了。

      进入微信时代,杨老师应该是落伍了。我没有他的微信。估计他也没有微信,所以他也看不到我的一些消息。如果他有微信,一定会看到我的一些动态的。因为我在2017年就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发表了近千篇图文了。像杨老师这样的人如果有微信一定会关注我的公众号,而且他也应该是我微信公众号的重点作者和要宣传的对象。

      时光如白驹过隙,每一天每一年都过得特快。我陡然听到杨老师走了的消息时才发觉,我有四五年没有看到他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闪回。

       我其实在27年前就和陈华翔采访过杨老师,并刊登在安陆报上。

     附:1993年9月15日的安陆报旬末版头条刊发的我和陈华翔联合采写的人物通讯

《教坛“骏马”——记实验中学三(2)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杨忠爱》

当年的安陆报旬末版

        出生于1942年的杨忠爱属马(据几个熟人说他应该出生于1941年,属蛇。不知道怎么当时写的属马,这一定是杨老师确认过的)。他是一匹骏马。以自己的勤奋和作为,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当代中教名师辞典》,湖北省教委、董必武教育奖励基金会授予他“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教改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执教的三(2)班当年(1993年)有25名学生升入重点学校,在孝感市独占鳌头。

      杨忠爱是个好胜心特强的人,刚开始教书那阵,只有孝师毕业水平的杨忠爱很有些吃力,他像小学生一样,先后拜老教师王问君、毕明源、张学祖、谭明庆、李承松等为师,他诚执弟子礼,虚心好学,探求教艺。还多次向安陆一中的”语文四条汉子:郭令舫、闵布遐等求教。他博采众家之长,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彻底摒弃了那种老师讲教案,学生记笔记的呆板教学法,它变讲堂为学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手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或同学的质疑,有时还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他的这种趣味型语文教学法深受学生喜爱。

       他讲春风不度玉门关,就布置学生课外去找带有春字的诗句,结果学生们找出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春蚕到死丝方尽,春城无处不飞花等诗句,他还尝试让班上尖子学生备课、上课,当小老师,听小老师上课,同学们发言的踊跃甚至超过了听老老师上课。他还请来厂长、经理、作家到班上讲课,变换学生口味,开拓学生视野。而最为奇特的一次是在街头请了一名江湖玩蛇人到教室讲课,那个玩蛇人还真懂得讲课艺术,他一进教室,手拿一条长蛇在脖子上绕了几圈,然后问学生们:“蛇好不好?”“坏坏坏!”底下众口一词。“你们怕不怕?”“怕怕怕!”女生们有的用手蒙住了双眼,有的吓得把头埋到了桌下。在这样的氛围中,玩蛇人不慌不忙地讲起蛇的益处,一二三四五……最后他总结性地说:“无论毒蛇还是非毒蛇,都不会轻易咬人,即使咬了也不必害怕,可以救治的。”他当场捉住舌头强迫蛇咬了自己舌尖一口,立刻肿得像馒头一样缩不进去,学生们害怕极了。玩蛇人赶紧当场熬制草药,敷在伤处七分钟就消肿了,孩子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堂蛇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杨忠爱老师(中间捧花者)与他的学生们合影    图片蔡国文、丁庆萍提供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正片子,那么杨忠爱的加映片就更为丰富多彩了。他特别注重第二课堂,他把学生带到工厂参观,让厂长、老工人讲课,让学生体会课堂以外的生活。他利用家长优势,找来工厂的大班车,把学生们带着绕城一周浏览市容,让学生们对自己所住的城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举办迎亚运赛诗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知识抢答赛,他班上成立了蓓蕾文学社,创办了蓓蕾文学小报。他把班上的学生带到广播电台录音播音,他组织学生到木兰山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风光,他们班曾夺得全校韵律操比赛第一名,学校运动会第一名。杨忠爱会音体美,会弹风琴,拉二胡,演奏口琴,在班会上他能引吭高歌,他喜欢打篮球,乒乓球,他的业余爱好相当广泛,所有这些使他能够和学生紧密地打成一片。

      杨忠爱的多才多艺也更加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内容。丰富和活跃的第二课堂,极大地刺激了学生们的学习自觉性,增长了学生们的见识,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启迪了学生思路。杨忠爱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被证明是成功的。他有多篇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并获奖,还与人联合出版了《学法教法选》《给你一把金钥匙——学语文法》两本著作(均任副主编)。

      谈到他的班主任经验,也有一些独到之处,他当班主任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家访,他家访的次数可以上吉利斯世界纪录。每带一个班,从初一到初三,平均每个学生家庭要去二三十次,最高的三年中,家访达百次,每个学生家庭的主要成员,他几乎全部叫得出姓名,市师范,市砖瓦厂,离学校将近十里路,一年中他也要去两三次。大雪纷飞,他叩开学生的家门,家长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细雨霏霏,撑一把花伞走过大街小巷,串串脚印留下多少深情。杨忠爱说,不是哪个学生犯了错误,我才去家访,我家访的内容很多,告诉家长,学生学习表现,汇报学生学习成绩,检查、安排学生在家学习、休息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成员及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好坏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尽量使学生安心学习。他从初一起就要求学生在家有一个书房,一个书桌,一个书柜,一盏台灯。台灯要放在书桌的左边,凳子的高度要适当,他还要求学生睡觉时头顺着磁极方向睡,不是这样的,都要重新调一调,他说头朝东南睡得香甜,他甚至制住了公安局都感到头疼的家庭麻将风,他还义务撮合了一对离婚夫妇破镜重圆,家庭走上和谐之路,孩子读书也安心了,终于考上了安陆一中。

      杨忠爱开家长会,从来不回避学生,他说,学生最爱偷听家长会,我干脆让学生参加,把家长会开成家长学生教师三结合座谈会,每个大人身边坐一个孩子,家长、学生都可以发言。常言说,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总有一些学生要挨打受训,而我班家长会开后,家长放心,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也攒得更足了。

        杨忠爱的确是一匹驰骋在教坛的黑骏马,祝杨忠爱好自珍重,一马平川。

杨忠爱老师(中间黑衣者)与他的学生们合影    图片蔡国文、丁庆萍提供

对杨老师的反思:

       人走了,多怀念他的好,这是基本原则;但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反思。不然那是不客观的。杨忠爱有才,这是认识他的人公认的。包括他的“敌人”。但杨老师的人生还是有欠缺的。无论文化大革命中他站队如何,他所做的事总有一些值得包括他自己反思。比如他的本名本来叫杨忠爱,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杨闯”,这个带有时代印记的名字,对于历史,对于杨老师个人,对于大家,都有许多说不清的太多的五味杂陈的内容和记忆,难过和反思。还有婚姻家庭子女方面,杨老师晚年应该很难达到赵金禾老师说的:”心里无事,身上无病“这种境界。在他清醒的时候,坐在温暖的阳光底下,回想自己的一生,也许会感到一些缺憾,产生一丝愧疚,流露一点后悔。杨老师特喜欢跟人聊天,但他说得多,他听人家说的少。说的内容吹的成分多,虽大多是事实,但还是有点给人祥林嫂的感觉。内心丰盈的人沉得住气,喜欢聆听他人讲话;底蕴深厚的人外表平静、波澜不惊。人无完人,杨老师波云诡谲的一生给我们留下很多启迪、思考和教益。他的勤奋,他的好学,他的上进都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的冲动,他的生活中的不严谨,他的超乎常态的名利思想,他的喜欢出风头等等值得我们反思。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才好。虚一步就会矮半截。无论怎样拼命追赶,都难求得晚年心安。

(感谢魏波老师、赵金禾老师、陈有金书记、易家镜老师、周亚非老师、蔡国文老师、丁庆萍老师等提供资料、图片、线索。谢谢你们!教坛自后少一马,安陆从此无杨闯。杨忠爱老师一路走好!)

文玩商店

     老水带货:如图。沙漠之舟。太湖石。长23厘米,高15厘米,厚7厘米。石质坚硬,造型逼真,厚重而不失灵秀,虽静而动感十足。石座为安陆名家日月山人作品。有意者直接与水易居(微信syj620325)联系。

      视频如下。民国粉彩小盖缸,古意盎然,清新可人。口径9厘米。寻有缘人。有意者直接与水易居(微信syj620325)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