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四川•散文】朱军 ‖ 池塘里跳出了致富路

 方志四川 2020-12-15
池塘里跳出了致富路

朱 军

 一顶草帽,一把铁锹,脚上再配一双的凉拖鞋,这就是我时常看见杨叔时的打扮。他不是在池塘边查看鱼虾的情况,就是在去池塘的路上。

 很难想象这样一身打扮的人是一位老人。人称“老杨”“杨哥”,而我则要亲切的称呼一声杨叔。杨叔是都江堰人,为了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前后花了4年时间对小龙虾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致研究,最后在都江堰蒲津社区开始了他的大规模养殖。

图片来源:每日都江堰

 杨叔追求的是生态养殖,给小龙虾喂食的是发酵的玉米和从外地空运回来的水草,加之源源不断的岷江活水流淌,所以,从池塘里垂钓上来的小龙虾个头很大、肚腹干净,活泼好动。除了虾和蟹、池塘里还有野生的泥鳅和黄鳝。在他住宿的地方一片空地上,杨叔还养了很多土鸡,也不卖,留着自己家里人吃原生态的鸡肉和鸡蛋,过着优哉游哉的田园生活。

 蒲津村,位于都江堰市安龙镇北部,与大观镇和石羊镇为邻,毗邻S106线。整个村子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多年前,因为肆意开展猕猴桃承包种植,导致土地流转等一些遗留问题,造成大量土地闲置和浪费,社区大部分壮劳力外出务工,留下一些老弱病人在家。

 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将这一大片闲置土地通过有效整合和利用,充分结合当地地理优势,发展生态养殖业。社区两委多次召开动员会议,修缮道路改善出行方式,彩绘外墙改变农户软环境,摆放绿植增添生活情趣,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的“净美好”,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变。

 在举办和宣传都江堰市虾蟹美食节等活动的同时,还推出钓虾、品虾等活动,让参加活动的游客乐在其中,耍在其中。其中垂钓也是最受欢迎,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乐在其中,常常会听见传来的笑声。

图片来源:每日都江堰

 杨叔的虾蟹养殖场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有附近村民。通过乡村振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势,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壮年都回到了家,修葺房屋改善了居住条件,因地制宜修起了农家乐。在大虾出来的旺季,当地很多农家乐都推出了蒜蓉大虾、麻辣大虾、卤大虾等各色各样的虾系列美食,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虾的绝对新鲜。

 在充满泥土气息的乡下树林间,摆上一张桌子,沏上茶,看养殖场内各位钓友各显神通,听树林间虫鸣鸟唱。偶尔凉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午饭时间,桌子是香喷喷的饭菜,虾是旁边养殖场的,菜是农户自己种的。一家人过着这样安逸的周末,岂不美哉。

 难怪有人说:杨叔的养殖场不但鱼虾蟹在蹦跳,还跳出了这么多农家乐。

 这一跳,跳出了旧的观念和思想;

 这一跳,跳出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朱  军(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