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游江南古镇:三林塘

 zzm1008图书馆 2020-12-15
三林塘古镇位于上海浦东西南隅,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别名叫:筠溪。

——题记

2020.10.7,前往三林塘古镇探访……

三林塘古镇,已有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古镇至今还保留着自身传统的文化特色,续写着古镇昔日的辉煌。
走进古镇,街上几乎没有什么游客,环境也显得十分的幽静。
一眼就能看见2012年建成的“三林名人廊”。长廊墙上镶嵌着一块块黑色的大理石板,上面记载着30位三林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简介。
三林塘始建祖:林乐耕雕像。
走出名人长廊,往前走几步便是著名的:文昌阁。文昌阁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建筑古色古香,别具韵味。
绕过文昌阁,后面就是“三林民俗馆”。馆内展出三林古镇的历史发展和乡俗民风。由于休馆,有点遗憾。
回到街上,向河边走去……

平静的“三林塘”河,横贯古镇东西,自东向西有三座古桥横跨河的南北,依次是糖坊桥、马家桥、梧桐桥。几百年来,它们静静地横卧在“三林塘”河上,亘古不变。

建于南宋淳熙年的“糖坊桥”,造型别致,过桥人是左右拾阶上下,与众多古桥不同。
马家桥,相传由南宋慕容氏家族所建,因当地乡音慕与马相近,故称:马家桥。
梧桐桥,由吴、童二家于清乾隆年间所建。取吴、童谐音称桥名为“梧桐桥”。

三座古桥把古镇风光点缀的美轮美奂。
古镇街长三里,它依河筑路。街边的白墙黑瓦民宅,经过修缮后古韵依旧。
街边庭院里的“三石一生”茶馆,茶香四溢,优雅动听的江南丝竹曲,传入耳际,顿感时光是如此的惬意。
继续往前走,就到“照胆台”。“照胆台”是三林古镇重要的建筑地标之一。每年在此举办庙会和舞龙舞狮大会,听镇民们说:那才是古镇最热闹的时候。
“照胆台”
三林古镇上,还留有一些老宅,还留有一段老街。呈现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

老街上的赵氏大宅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原院内有150多间房屋,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院内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只留下沿街那一部分。

那简洁古朴、漂亮别致的赵氏大院的翘角仪门,可以想象的出当年的赵氏大院是何等的气派与华丽。
仪门两边的屋面上带斜坡的窗,上海人叫它“老虎天窗”。这种“老虎天窗”已是儿时的记忆了,没想到在三林古镇还保存的如此完好。
“老虎天窗”
老街上还有几栋老宅……

如:光绪季年建成的中西合璧的汤宅,主人曾是享誉浦东的儒商。如今的汤宅也只留下一座漂亮的院门。
如:同善堂,根本就没有了当年的风采,破败的实在是令人惋惜。
老街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只有不多的几家商铺,售卖三林古镇的名特产,如:三林酱菜、三林肉皮和三林地区特有的“磞瓜”。
街上游人最多的地方要数三林本帮菜馆了,美味正宗的三林本帮菜肴,让食客食而不忘,连连赞许。
老街掠影
老街巷子里还有一座任孝俨旧宅,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中式的走马楼,围以西式铸铁栏杆,是一座优秀的老建筑。
旧宅斑斑驳驳的青砖墙上,长出了不知名的野草,在诉说着旧宅沧桑的故事。
旧宅西式铸铁栏杆的走马楼。
遗址上保护下来的:永安古桥。
静美的三林塘古镇,恋恋不舍的再望你一眼,把你留在记忆的深处。再见了!静美的三林塘古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