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后姑娘辞去百万年薪工作,拍出世界第一部中国水下纪录片,品质堪比BBC!

 居鲁思 2020-12-15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
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
在这片陆地上繁衍了成千上百城市
然而你知道吗?
在这片陆地下,还有一些
我们不曾了解的城市和生命
距今60多年的老宅子
还保持着当初被淹时的原貌

这是全世界唯一一段
需要从水下穿过的长城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沉船

年月深久后成为水产栖息地



这些珍贵的镜头

出自一部纪录片《水下中国》

这是世界第一部从水下视角展示中国的纪录片

由潜水爱好者、湖南姑娘周芳

和她5个小伙伴组成的临时团队摄制而成

团队中的5名成员

从最北的黄渤海交界处到中国最南海

从广西内陆、喀斯特洞穴的水下到高原湖泊

从冰冷的水库到汹涌的海洋

团队用3年时间走访中国24个城市

给全世界呈现第一部从水下的视角

来看待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的纪录片

团队一共拍了7万G素材

最后成片6集,每集30分钟内左右

广西神秘洞穴、潘家口水下长城

千岛湖水下千年古城、兰屿岛海底沉船

西沙美丽珊瑚、胶州半岛海底粮仓

以及大陆与海洋之间的生命绿洲

导演周芳和伙伴们用镜头

揭开尘封在中国水下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


1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这部纪录片

最合适的莫过于难得

难得看到,更难得拍摄

在第一集的《黑暗洞穴》中

讲述了喀斯特地貌洞穴和西沙蓝洞

在中国水下的神秘景象

广西独立的地下河总长超过一万公里

约等于地球直径的长度

相当于长江和黄河加起来的总长度

6人团队在广西潜了20多个洞穴

记录下大量珍贵且是在

中国屏幕上首次呈现的影像资料

包括最稀有的洞穴水生物盲虾

由于生长在完全黑暗的热泉环境中

盲虾的眼睛已经退化,能不能拍到全靠运气

它对生存的环境要求极高

大多生活在水质纯净的洞穴最底层

如果地下河水受到污染就会立即死亡

1959年,为了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

两县合并为淳安县,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

狮城、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

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

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

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第二集《水下古城》就专门进行了探访

故乡已回不去,曾生活过的人

依然念念不忘

移民章应贤花了10年时间

收集资料,创作了水下古城

被淹没之前的原貌图

拍摄中,千岛湖许家源村

许家民宅“余庆堂”的主人许牛
得知团队要去拍余庆堂
跟进两年,提供了很多资料


在他的记忆中
无论是祠堂前夏天爬过的大榕树
还是儿时调皮捣蛋过的牌楼
都比不上那座承载了他成长的老宅子


宅子里面曾经有个楼梯
楼梯上去之后可以看到一个隔板
当年他和他父亲就会睡在隔板上
60年过去了,当团队潜入
深28米的老宅,拍下那个楼梯时
童年似乎都回来了


余庆堂老宅门楣高大
门口镌刻着四个字:山屏水带


60多年过去了
宅子虽已沉入湖底
但过去的一砖一瓦却像从前一样
“山屏水带”四个字也依然苍劲有力


千岛湖下,还有一块
距今300年的节孝坊
是中国目前水下唯一一座没有坍塌
保存最完整的砖墙结构的牌坊


这是一座头悬圣旨的牌坊
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牌坊之一
龙头、圣旨、古代帝王的象征
都镌刻在水下这座牌坊上
它的主人是清朝女子王氏
18岁与贫苦书生姚文俊成亲
不料两人成婚第二年,丈夫便因病离世
王氏守节尽孝50多年,乾隆特赐此牌坊


随着时代变迁
发生沧海桑田变化的
不仅仅是城市,还有那些曾
航行在大海、满载希望与财富的船只


1983年9月27日
韩国万吨远洋货轮“堡垒号”
由日本津久见港出发
满载原木驶向新加坡
十月初因浓雾遮蔽
触礁后船舱破洞
沉没于兰屿八代湾


30多年过去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万吨钢铁巨兽
成了目前中国水域保存最完好
能见度最高的一艘沉船
也成了海底珊瑚和鱼群的家


而在它之前,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
每一艘安睡海底的古代沉船
都是历史见证者,这些文化载体
为我们讲述那个与七十多个国家
通史交好,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
云集长安的雍容盛世
还有那些随沉船沉没的陶瓷等财富



在时间的长河里
有些文化随着水花飞溅烟消云散
而有些文化则伴着潮起潮落沉睡水中
《古今沉船》中,摄制组选择了福建定海湾
西沙群岛、福建平潭、中国台湾省兰屿
海南三亚等几种不同年代
不同功能的古今沉船遗址


水中不仅有沉没的城市和船只
还有丰饶的水产和生命
比如会发出绿幽幽荧光的珊瑚
它们组成了一个美丽的《秘密花园》


为了让珊瑚长得更好更盛
人们“植珊瑚造林”
把珊瑚移植到人工鱼礁上
供它们更好地繁衍生息
栽培出中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




匠人们用珊瑚打造民间艺术品
居民捡来死亡的石珊瑚
用来建造房屋


万物有灵,在那个我们不熟悉的水下中国
海草床、海藻林、红树林
牡蛎蟭、古油杉化石
会组建成一个《生命绿洲》《海底粮仓》
交织出一部奇特的水下生命画卷
与其中生物的跃动生机交相辉映
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水下奇观协奏曲


它们有过和谐相处的时光

也会为了争夺地盘而干架

甚至沦为对方的食物

还有一些小可爱就像个乖宝宝

保持着“进屋随手关门”的好习惯


2

难以想象,如此庞大而又细致的内容


是由一个临时组成的6人团队完成
4男2女,有探险家、摄影师、潜水教练……
除了一位美国人,其他5位都是中国人
有些是导演周芳的好朋友
有些是国外拍摄合作多年的搭档
有些则是兴趣相投的陌生人


有人说,这是拿命在拍
为了呈现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
他们不仅需要背沉重的设备下水
在水下度过黑暗漫长的等待
有时还会面临被困的致命危险
就算他们都有超过10年的潜水经验
但每次下水拍摄,都是一次未知


导演周芳回忆,拍摄《黑暗洞穴》时

环境阴森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蝙蝠、山老鼠、红尾蛇……

耳边响起各种“暗黑系列”动物

发出的“悉悉索索”的声响

水下洞穴的拍摄,全靠一根引导绳保命

一旦脱离,极有可能憋死在洞里

因为看到盲虾太激动了

周芳和另一位女摄影师

追随盲虾进入了一个侧洞

丝毫没有意识到已经脱离保命的引导绳

因为踢了两下脚蹼

洞穴瞬间沙尘弥漫

她当时觉得自己跟进了棺材一样

已经抱着必死的心了

因为与同伴失散

她只能靠摸到的参考物走

直到发现路堵死了

她才知道自己走错路了

赶紧往回撤,这才遇到同伴

堪堪逃过一劫

拍摄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时

团队沿着露出水面的城7楼

开始水下探寻

计划寻找潜入水下30米的城8楼

下水后能见度几乎为零

大家随着城墙慢慢向下

到了深7米的时候

水温骤降到10℃

身体开始阵阵发紧

必须调整呼吸,让自己放松

好在很快接近水库底部

能见度相对要好很多

长城城楼轮廓也慢慢显现出来

除了安全问题

水下拍摄最难的是不可预测性

天气、能见度、水流,甚至是水温

有一点偏差都会造成拍摄失败

为了尽一切可能拍到最好的画面

团队首次使用了比超高清4K

还要高清的RED 8K专业电影机

水下VR全景

全球第一款全向水下无人机等专业设备

全方位、高帧慢镜拍摄和超广角镜头

这些技术的运用让画面更具冲击力

除了专业设备,还要抓住珍贵的拍摄时机

拍摄《秘密花园》珊瑚产卵那一幕

他们连续蹲守了七天

才拍摄到“水中繁星”那个难得的瞬间

珊瑚产卵时间极短,只有20分钟

如过错过这一次,就得再等上一年

很多人将这部片子与BBC的《蓝色星球》比较

在拍下大自然这些珍贵的宝藏的同时

周芳和团队成员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拍这个题材

“中国人拍摄自己的水下世界

我们并非是以物见物

而是以物见人,以物见中国”

这场长达三年的水下拍摄过程中

她和伙伴们寻找的

不仅是那些被埋藏在水底的瑰丽世界

更是藏在这个世界后的人事变迁

最后一次下水拍余庆堂老宅前

老宅主人许牛悄悄拜托周芳一件事

帮忙带块家宅的瓦片上来

周芳答应了,下水后

当她拿起一片瓦片的时候

瓦片上的尘土瞬间脱落

瓦片也变成了一片新的瓦

挣扎了一会儿,她将瓦片放回原处

“让它留在60年前的记忆中

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属”


3

今年40岁的周芳来自湖南

本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

硕士留美工商管理专业

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经济专业

周芳读书时就一直喜欢摄影

毕业后一直在投行工作,年薪100万

可是因为梦想,她辞去百万年薪工作

2015年开始自费学习拍摄、导演等相关

作为一个湘妹子

周芳上大学前从没有见过大海

2012年,她在澳大利亚看到了大堡礁

被水下世界震撼,于是开始考潜水证

此后,她每年基本有半年

在世界各地潜水水下摄影

2015年前,她的兴趣都在拍鲨鱼上

朋友都叫她追鲨鱼的paupau

她去世界各地追踪拍摄鲨鱼

2015年,周芳完成第一部纪录片《寻找鲸鲨》
后来又制作了25集纪录片《潜行天下》
一半题材都与鲨鱼有关
她拍了几十种全世界不同的鲨鱼
也去跟踪记录这些鲨鱼被人类捕杀、捕猎
以及被大量贩卖的过程

希望用影像告诉大家

鲨鱼和人类关系的一个真相

并不是食人鲨,而是人食鲨

2017年周芳在斯里兰卡记录鲨鱼鱼翅交易

2017年,周芳去北极做了一次冰潜挑战

几个俄罗斯教练得知她来自中国后

问她有没有见过中国的水下

还说他们在抚仙湖下到了水下70米

创造了世界纪录,也被水下的抚仙湖惊艳

2017年周芳在北极圈冰潜

发下自己对水下中国一无所知的周芳
决定通过潜水和摄影
让更多人认识水下那个鲜为人知的中国


没有任何资料和数据支持
也没有前车之鉴可汲取教训
这件事对她和团队来说举步维艰
每一片水域的开发,都如同一次科考
大量的研究和排雷一般的探摸拍摄


2017年3月
团队开始进行中国水下第1次调研
周芳说,当时不知道能搞多少个选题
所以调研的时间特别长


作为一个摄影师,周芳更喜欢自然
但从整个水下中国传播的角度来说
她希望更多人了解水下中国背后的故事
比如,中国的水下还有丝绸之路的沉船
在水下有那么多的青花瓷
在水底下还有几座古城和长城
甚至贝壳都能被做成博物馆
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藏


《水下中国》播出后获得各方称赞
成为世界首部从水下视⻆展示中国的纪录片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
周芳并未沉浸其中
而是与团队的伙伴们开始做第二季调研
她说第二季不管是选题还是内容
以及科学严谨程度
都会有一个更高的提升


周芳说,拍摄《水下中国》时
她知道了一种职业:海猛子
他们是一群在海底作业的人


她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和团队的影子
他们捕获的是海参、捕捞扇贝、鲍鱼等
而自己和团队在水下捕捞的是
中国几千年被大家所遗忘的文明和历
收获的是无数的感动和内心的自豪
所以自己和团队就是中国水下的海猛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