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码|你的 iPad 需要这个精美写作 App:Metion

 树悲风 2020-12-15

写在前面

我们的产品,一般会在少数派上首发。因为第一次开发 iOS 应用,有很多不明就里,11 月初先行放在了 App Store 上,这期间也有很多 bug 要修,到现在才能写一篇比较正式的文章介绍新产品 Metion。标准版原价 ¥88,限时优惠价为 ¥60。

本来计划先持续迭代一个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Metion 上架之后很快被中国区 App Store 选为「新鲜 App」推荐,11 月底又被评为「编辑最爱、十一月最佳」。App Store 的编辑是这么推荐 Metion 的:

中文写作者的福音,它有设计精美的界面,为中文做了诸多细节优化(比如词性标记),写作体验十分出色。对 iPad 用户来说、完善的快捷键支持,以及协助专心写作的「禅模式」,更是让写作成为享受。

iPad 上也能有「桌面级」写作体验

Metion 追求 iPhone 端的体验,同时又侧重于 iPad 端,特别是 iPad Pro。为了更好的体验,Metion 把我们在 Mac 端独有的禅模式,也带到了 iPad 端。

Metion 的禅模式

Metion 的聚焦模式

其实,自己一直不太习惯在 iPhone 上写作,直到有一天坐地铁时,完成了一篇文章,竟然有些沉浸感,还差点错过了站,这才算真正理解移动端写作带来的便利。

基本完成 iPhone 版之后,时间大多投入到了 iPad 端的设计上,因为大屏幕更有可能创造优质的写作体验。只是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一些小的细节,都成了「拦路虎」,比如:

  • 中文输入法在 iOS 上也存在 1 像素左右抖动的问题 (以前我们只在 Mac 端处理过);
  • 即使接入了键盘,也很难消除的底部快捷栏,影响了写作的投入感;
  • 想输入一些英文的语法标记符时,切换中英文的输入法甚至比 Mac 端使用 Shift 切换更显得繁琐……

为了将 Metion 在 iPad 上的体验提升到桌面端的级别,我们啃下了不少硬骨头,iPadOS 终归还是跟 macOS 底层 API 的完善程度不一样,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 iPadOS 上困难得几乎找不到解决办法。

如今在 Metion 中,特别是一台 iPad Pro + iPad 专用的妙控键盘,Mac 和 iPad 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而且 iPad 上还能随手触屏操作,有比 Mac 更亲近用户的交互,习惯之后,居然经常情不自禁伸手要去点击 MacBook 的屏幕。

其它的,体验也好,面向中文写作的优化也好,我们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基本的文档双向链接、公众号的一键排版、行首的缩进、普通行前空格的保留、Shift 的两种用法,都在 Meiton 中一一实现了,iPad 用起 Metion 来,简直不像一台 iPad。

对了,我们把中文的词性标注,也带到了 iOS 、iPadOS 上,并进一步支持了繁体字的词性标注功能。

好看的小组件,帮你保持写作欲望

Metion 天然流淌着 Mac 的味道,但作为一个 iOS、iPadOS 上的 App,也同样会拥抱它们的新特性,比如 iOS 14 之后的小组件。

最开始时,很自然想到「最近文章列表」类似表现形式的小组件,最终放弃。始终觉得用户让渡自己宝贵的屏幕空间给小组件,主要的原因,定然是有价值。

于是,就有了现在 Metion 的小组件,一种是「最近七天写作目标」,另一种则是类似 Github 代码更新活跃度的呈现。当它们被放在屏幕上的时候,特别是在 iPhone 上,竟然有很强的「催更」作用,对于不少人来说,总是想写点什么的。

在 Metion 的设置面板中,可以自定义小组件的配色,默认也提供了一些根据二十四节气命名的配色选择。

足够安全的文件存储方案

Metion 将数据存储于 iCloud 上,这样就能在不同的设备间实现自动的同步了。Metion 仍然坚持无数据库依赖的文档结构设计,对用户来说非常容易管理、整理、备份自己的数据,即使未来弃而不用 Metion 了,也丝毫不用担心数据怎么迁移的问题,因为它们一直在自己的 iCloud 上,或为文件夹、或为文本文档、或为图片。

如果 iCloud 能够保证一直正常工作,可以说在 Apple 生态内,对用户而言是性价比最高的同步方案 (因为不需要额外花费)。但现实可能有时会掉链子,特别是当 iOS、iPadOS、macOS 版本不是最新的版本时,iCloud Drive 存在偶发几率卡住的情况 (我们甚至还花了很大精力在诸多权限限制的前提下在代码中反向推测这种情况是否出现)。

这时可能除了「等待」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多少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考虑吧,我们在 Metion 设计时,额外集成了一个历史版本的功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当然最安全的习惯仍然是自己定期备份)。

关于 macOS 版本

Metion 的名字,来自于 MarkEditor (简称 ME),ME 更倾向于专业性,也只有 Mac 版,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功能堆积得有些庞杂了,特别想重新设计一番。这个过程中,诞生了ME 的简化、删减版,叫 Markdown.app

Metion 其实也是在同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只是因为需要一个 iOS 版,对用户才会更友好。于是,就有了 Metion。

有了 iOS 版后,发现即使已经简化的 Markdown.app 与 Metion 相比,Markdown.app 仍然因为某些功能性的强大而显得太复杂了;而 Metion 因为完全处于 Apple 生态的权限闭环问题,显得在数据层面非常封闭。

前段时间 Apple 发布了 M1 芯片的 MacBook 产品,我们让 Metion 可以跑在 M1 的 MacBook 上,也用 Project Catalyst 技术方案完成了一个 Mac 版的 Metion。

Catalyst 的中文翻译大抵是催化剂的意思,果然如同字面意思,Catalyst 版的 Metion 也好,M1 版的也好,目前的 Metion for Mac 写作体验都不太好,时不时还会遇到一些 bug,这两个版本不放出来还好,放出来,就忍不住要完善它们;所谓 Catalyst 的「催化」可能就是倒逼开发者完成更原生的 Mac 端 App……

我接下来会着手 Metion 真正 Mac 版的开发,使用 Swift 写个全新的,而一个人精力有限,估计要不少时间。MarkEditor 和 Markdown.app 都是基于 Python 的技术生态,代码上可移植性也比较有限,还有些功能想移植也都没有可能性。

另外可以确定的是,考虑到 ME、Markdown.app 的老用户们,Metion 真正的 Mac 版不会再另外收费,算是 iOS 附带的。

当然,Metion 即使重写了 Mac 版,想完全取代 Markdown.app 是不可能的,有些功能 (比如说导出思维导图) 如果不想订阅 Metion 的 Pro 扩展包,通过 Markdown.app 来实现,也完全可以。反过来说,Markdown.app 想做到跟 Metion 的所有数据、体验一致且完全互通,也是不现实的。至于用 Metion 的 Mac 版来取代 MarkEditor,更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

归根结底,不过是 Project Catalyst 技术方案还是不完备,现在能下载到的 Metion for Mac 的体验其实比较糟糕,被迫只能重写一个,内核重新来过,模样其实不会有什么变化。

对了,Metion for Mac 的 Catalyst 版审核通过后,发现在 Mac App Store 上已经下载不到 M1 版了,在 App Store 的系统中,两者应该是互斥的。你可以在 这里 下载 Metion 的 macOS 版本。

写在最后

在其它产品上,我们有一些非常老的用户,长度甚至将近十年,感谢多年来的支持。现在显然更忙碌了,有时候多说几句话也得想办法挤出时间来,不像最早的时光,还能像朋友一般闲聊几句。

在 Metion 中,现在已经初步可以把 Bitcron 的数据同步备份回来了,以后会和新的 FarBox 2.0 有更紧密的结合,甚至还能同时为 Metion 提供一个 Web 端的支撑。

一直初心未改,但有些误解也容易产生。最开始设计 Metion 的付费模式时,本意为用户考虑更多,标准版是一次性购买的,另外则是按年订阅的 Pro 扩展包;如果用不到扩展包的,就没订阅的必要,再加上通过 iCloud 同步,还不需要额外再增加年费的负担。

或许是文案不够清楚吧,也被一些声音质疑过这种模式,认为还「不如直接订阅制」来得简单。不是这样的,直接订阅制反而对商家更有利……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这么多年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 iPhone、iPad 上了!谢谢,我们一直以来所有的用户们。感谢《全端》工作室成员们无条件的信任。

我们还在持续进步着。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Metion,应用支持 iOS、iPadOS、macOS,标准版内购价格 88 元,限时优惠价 60 元,数学公式实时预览、思维导图等高级功能需要内购订阅解锁。

🐎 送码

说说 Metion 最吸引你的功能有哪些?本周三我们将会从评论中抽 2 位送出 Metion 内购兑换码一枚。
更多热门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