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速递:度伐利尤单抗获批胆道癌孤儿药资格;BPI-43487获批临床,用于FGF19扩增的肝癌、胆管癌

 找药宝典 2020-12-15

阿斯利康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获治疗胆道癌孤儿药资格

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可阻断PD-L1与PD-1和CD80的结合,从而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并释放被抑制的免疫反应。基于III期临床试验PACIFIC的结果,在美国、日本、中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度伐利尤单抗获批用于治疗放化疗后不可切除的3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日,FDA授予度伐利尤单抗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胆道癌。其与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联合应用在胆道肿瘤中显示出不俗的疗效。

1、D+T双免联合二线治疗mOS达10.1个月!

此前,一项Ⅰ期研究公布了D+T联合疗法一线治疗胆道肿瘤患者的数据。研究共入组107例之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胆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德瓦鲁单抗单药治疗(n=42)或D+T联合治疗(n=65)。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D vs D+T)中,各有2例和7例患者达到PR;达到12周DCR的患者比例为16.7% vs 32.2%;mDOR为9.7 vs 8.5个月;mOS为8.1 vs 10.1个月

2、荣登ASCO!D+T+化疗一线治疗mOS达20.7个月!

今年ASCO会议上,公布了D±T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耐受性。该试验是一项随机II期研究。该试验共纳入121名受试者,分别入组以下3个队列,BMC组(n=30):在第一天和第八天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吉西他滨1000 mg/m2 +顺铂25 mg/m2,GC+D(n=45):GC化疗方案+D(1120mg,Q3W);GC+D+T组(n=46):GC化疗方案+D(1120 mg,Q3W)+T(75 mg,Q3W)。该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安全性(RECIST 1.1)。次要研究终点ORR、DoR、循环淋巴细胞和OS。

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患者(BMC组 vs 3C组 vs 4C组)的中位PFS为13 vs 11 vs 11.9个月,中位OS为15 vs 18.1 vs20.7个月,ORR为50% vs 73.4% vs 73.3%,DCR为96.7% vs 100% vs 97.8%。所有患者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中性粒细胞减少(50.4%),贫血(35.5%)和血小板减少症(16.5%)。

贝达药业 1 类抗癌新药 BPI-43487 获批临床

昨日,CDE 临床默示许可显示,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 1 类新药 BPI-43487 胶囊获批临床,拟用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9(FGF19)扩增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等实体瘤的治疗。

BPI-43487 是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分子实体化合物,是一种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4(FGFR4) 口服小分子抑制剂,拟用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9(FGF19)扩增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等实体瘤的治疗

当前,针对 FGF19 扩增的 HCC 患者治疗的 FGFR4 抑制剂均处于早期临床阶段,尚无药物上市。包括TAS-120、Derazantinib、厄达替尼在内的研究药物均为泛FGFR抑制剂。

1、TAS-120为高选择性不可逆的泛FGFR抑制剂,解决FGFR靶向耐药,获得FDA授予孤儿药称号。2020 ASCO会议上也报道了该药的II期临床数据。FOENIX-CCA2 (NCT02052778)是一项单臂多中心II期研究,纳入了带有FGFR2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的局部晚期/转移性不可切除iCCA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TAS-120治疗。研究结果表明,ORR为34.3%,所有患者均为PR,DCR为76.1%,mDOR为6.2个月,mTTP为1.6个月

2、Derazantinib(BAL087,前称ARQ 087)是一种实验性、口服给药的泛FGFR激酶抑制剂。该试验是一项单臂IIa期研究(NCT01752920),共纳入44名肝内胆管癌患者,非随机分为三组,FGFR2融合组(N=29)、FGFR突变/扩增组(N=6)和无FGFR基因异常组(N=9)。研究结果表明,FGFR2融合组、FGFR突变/扩增组ORR分别为21%和0%;mPFS分别为5.7和6.7个月;DCR分别为83%和67%,没有FGFR2异常的患者DCR为22%。

3、Erdafitin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泛FGFR激酶抑制剂,对FGFR改变的实体肿瘤具有临床活性,目前其已获批治疗FGFR2或FGFR3突变的膀胱癌。LUC2001是一项针对FGFR改变的晚期CCA患者的开放标签、多中心、IIa期研究,结果显示,ORR为50%,均为部分缓解(PR),DCR为83.3%;中位DOR为6.83个月;中位PFS为5.59个月。在10个可评估的FGFR2+患者中,ORR为60.0%;DCR为100%;中位PFS为12.35个月。亚组分析显示,对于FGFR突变或融合的亚洲患者mPFS达到12.35个月,疗效令人鼓舞!

上述药物均在FGFR2突变的合作中进行了研究,针对FGF19扩增的患者暂无相关数据。目前国内针对 FGFR4 靶点的在研药物包括海正药业的 HS236、和誉生物的 ABSK011、基石药业的 BLU-554、北京天诚医药的 ICP-105 和诺华的 Roblitinib,都处于临床初期,具体结果静待后续!

参考文献:

1.https://mp.weixin.qq.com/s/t77fWaogpfyWF8a5UAIB_w

2.http://www./news.do?method=changePage&pageName=service&frameStr=20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国际肝胆资讯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国际肝胆资讯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文章转载、媒体合作请联系小编:p881288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