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改变春节之旅,2000国人相遇在“一生一次”的南极

 电商在线 2020-12-15

 在南极鲸鱼越出水面(图片来自网络)

“当你在你写PPT时,

南乔治亚岛的帝企鹅正跃出水面;

当你看报表时,

浮冰区的罗斯海豹在慵懒地享受阳光;

当你挤进地铁时,

黑板须鲸的巨大尾巴凌空划下完美弧线;

当你在会议争论不休时,

万年白雪和幽蓝冰川正折射出神奇光芒……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还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也遇不见的人。”

为什么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南极,有人写下了上面的回答。

为什么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南极?

如果单凭想象,我的回答也许会是两个字:不同。

南极企鹅正成群结队入水(图片来自网络)

在世上颜色最单调的荒野之地重新遇见自己

2018年1月20号,这是扑啦第一次和南极相遇,在经历了40多个小时的颠簸和晕船之后。

第一眼看到这个白色的世界,扑啦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词语。“一片纯白,这里不是人间,也不是天堂,只是一片荒野,但是震撼到说不出一个字。原本带了相机、手机、Gpro都没用上,因为你发现,一张照片拍不出这里的全部,你不想错过能看这片大陆的每一分每一秒,时时刻刻都想用自己的眼睛、口鼻、四肢去看、去呼吸、去触碰。”

作为一个喜欢独自旅行的人,这也是扑啦第一次和近500人一起旅行。她是一名普通的游客也是飞猪南极游的阿里领队,带着26人的小团队,这次的南极之旅,扑啦密集地观察到了人间规则与荒野法则之间的较量。

“集戳、集邮、集美照、集景点,到了景点就忙于各种收集,人间教人追求更多,不管需不需要,可是,南极才不会照顾人的这些小心思。她的美属于安静者,需要耐心等待。”花一整个下午站在一块石头上睡觉的企鹅,心情好了也许会睁开眼偷瞄你一下;峡湾穿越必定是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天边的云卷云舒无法一眼览尽,错过一秒就可能错过一副绝世佳景,心再急也没用。

所以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安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变得团结,变得容易相处。

游客在南极(图片来自飞猪)

在这次南极行的团队里,大部分是50后,最年长的已经70多岁。

一位爷爷让扑啦印象深刻,“因为他第一天集合就差点耽误飞机,老人家不会外语,一个人跟团已经走了欧美亚十几个国家。这次出门手机意外坏了,跟家人失联了许多天,高清手机拍照的计划泡汤了,旅行箱的轮子在托运过程中丢了几个。他却没一点沮丧,反而一直在感谢集体的温暖和帮助。

这些听起来可能没什么了不起,但对于一个退休后才开始旅行的老人而言,每件小事都可能是挑战。买票、找航站楼、点餐、开空调、换钱、拼房间,诸如此类。每件事都在推着你走出舒适区去适应甚至妥协,若是没有强大的内心,整个行程都可能有阴影。

和扑啦同行的可爱四川爷爷(摄影:扑啦)

扑啦说,自己问了好几位爷爷奶奶辈的团友,为什么要来南极。“他们告诉我,想在还走得动的时候多出来看看。既然出来了,就要开开心心,不把心情浪费在不好的情绪上。我不知道自己到这个年纪还是否有这样的体力心力环游世界,不过,与荒野相比,一生太短,每时每刻都太宝贵,还有什么理由值得浪费呢。”

在这片荒野里,人会变得不同,学会等待、学会安静、学会敬畏自然。

南极黄昏(图片来自网络)

2000人南极团春节前启程,这里有最严格的规定

要进入南极,游客需要执行的是最严格的环保标准。

历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均要求各缔约国加强对本国南极旅游的管理,防止损害南极生态环境,并设定了相应强制性措施——包括限制500人以上的游轮靠岸、每次登陆游客不得超过100人、禁止旅游者进入南极特别保护区等。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期更好地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我国南极旅游等活动安全和有序发展。

1月14日开始,将陆续有2000名中国游客从北京、上海、香港出发,通过飞猪南极专线登陆南极。行程手册中单是环保规范和注意事项就有30余项,比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的“南极探访须知”标准更为严格。例如手册中规定:登陆前要用吸尘器对衣服及口袋“搜身”,防止无意中将隐藏的物种留在南极,还要更换经过消毒的特制登陆靴。不可随意弃置垃圾,不可带走任何在南极的动植物、人造物品,不可喂食、触摸鸟类和海豹或接近、摄影而改变他们的生态行为等。

探险队队长发文截图

在扑啦的团队返程的时候,承运这次南极游的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探险队长Karin Strand在社交软件Instagram上发文大赞中国游客素质。这位探险队长在文中写到:“我们刚刚完成第一艘中国游客包船的‘午夜阳光号’南极半岛游。整个旅程筹备了一年多,很高兴所有的注意事项,诸如野生动物保护规范,都被遵守和尊重。这是一趟伟大的旅程,这也是我带过的最好的一批中国游客。”

南极一角(图片来自网络)

互联网改造南极游,游客数量增长了近40倍

南极旅游在过去几年里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登陆南极的中国游客数量为例,201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赴南极旅游客源地,仅次于美国。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6年的3944人次,九年时间里增长了近40倍,2017年这个数字已达5000人以上。业界有预测,在今年或明年,中国赴南极旅游的游客数量可能达到1万人次,按照近几年年递增2000人左右的增速,要不了多久,中国可能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南极旅游第一大客源国。

南极游价格区间(资料来自携程旅行)

这背后的推手,是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品牌飞猪,以及携程、去哪儿的IP战略。以飞猪为例,原本去北极圈内追一趟极光,需要3-5万元,但通过直接深入芬兰当地采购机票、酒店、包车等,“没有中间商赚差价”,2016年飞猪把北极“极光之旅”价格斩至最低9999元,这趟专为年轻人打造的“普惠旅行”一下将这池静水给搅活了。

互联网上低价是硬道理,大量中国游客的涌入,让芬兰航空淡季的客流量翻了6倍,一个叫罗马涅米的芬兰小镇火了,大小商户开通了支付宝,为了迎合中国人的挑剔口味,那里甚至开起了火锅店。

带火了北极之后,飞猪的IP战略瞄准了世界的另一端:南极。

飞猪的南极产品,上来同样是以极优惠的价格敲门:团期16-18天,5万元,“价格拉到年轻人跳跳脚可以够得到的位置”。

仅2016双11一天,南极游就卖出了近两百单,而飞猪投入巨资包下的豪华游轮4个船期2000个舱位,也成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南极游包船行为。在这近2000个游客中,有50%的是80后和90后;性别中,女性占比近半。

飞猪度假事业部副总经理崂山说国内南极旅行的现状存在诸多痛点。“用互联网的方式,揭开南极的面纱,让大家了解南极,去除对南极的误解;绕开中间的产业链,直接和游轮运营商合作从而压缩了中间商层层转包、加价的空间。成本最低可以压缩到52999元。”

携程出境游负责人肖吟元说,南极游,包括三个概念的地理范围:南极半岛、南极圈和南极点,对应市场价格分别在10万、20万、60万左右。南极游产品主要分为南美洲-南极连线游,以及南极邮轮专线,其中南极邮轮专线行程日期在30天以上,南美洲-南极连线游行程20天左右,平均在10万到20万,一些直飞南极点,南极奢华邮轮产品,价格也在30万以上,最高售价达88万。

专门研究国人消费的睿丛文化创始人郭莉认为,品牌消费后面的阶段就是体验消费。人们将会把钱投入文化娱乐、健身运动、出国旅游等新领域,这种结构的变化也是消费升级的趋势。

而所谓体验,是个人化的体验,所以消费,也是个人化的消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出境游井喷,世界这么大,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看看,于是高端定制游卖得越来越好。

 南极一角(图片来自飞猪)

海明威说:“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愿你无论年长还是年轻,都能有机会到达那片荒野,然后终其一生都在生命里刻下属于南极的静谧痕迹。

 往 期 精 选 

王欣出狱,乐视开板,苍天饶过谁

“集五福”做到第三年,谁给支付宝产品经理的勇气?

“让你们高管来跟我谈!”“喂,你好,我是阿里巴巴CEO”

30年代的中老年人还在买情趣内衣,90后却已经“萎掉“了?

三年来最差的一个月!比特币一度以每小时50美元的速度“跳楼式”下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