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之道系列(一)

 绿茵精灵nag9qk 2020-12-15

       青少年足球培养的核心本质是通过足球这项运动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此人才具备的核心特征是:独立人格、坚强意志、自信开朗、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天赋是一定前提,但这些属性才是青少年成为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基础。这即青少年足球培养的第一性原理。

       相信很多教练包括足球爱好者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我也不例外;足球书籍、网络视频与分享、社交平台互动、教练员培训班,再加上与同行的交流等渠道;我们发现:这些执教知识大部分可以归为以下几类:技巧提高类、技战术提高类、身体素质提高类、比赛视频、教案分享等;但是你很少会在实际教学中看到关于:如何通过教学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意志力;怎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自信、在什么年龄段什么时间点引导孩子从个人到团队、又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事实可能会让我们的青训教练们感到不太好受,但我想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那就是目前我们极度缺乏具备先进理念和优秀教学能力的青训教练。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纵观足球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足球执教与任何潮流和趋势一样,都在不断的改变与进化之中,20世纪5060年代足球执教侧重于提高专业技能;7080年代则开始重视体能储备;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结束之后,技战术开始被认为是取得好成绩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对抗强队时。而在新世纪的这十几年里,足球技战术的打法层出不穷,巴萨的传控通过克鲁伊夫范加尔直到瓜迪奥拉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球迷所熟知;阿森纳的“美丽足球”则在教授的时代怦然绽放,让无数球迷沉醉;皇马的快速推进则把进攻展现的淋漓尽致;西蒙尼则把马竞打造成了一只铁血的防反之师;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技战术代表无法一一列举;但是从总体来说,现代足球在技战术层面基本上已经趋向成熟并呈螺旋式阶梯式向上发展。而现在,足球人才培养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猜想未来的足球发展趋势显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依据足球发展趋势来优化我们的执教理念则会是一个大家都需要重视的话题。

       那我们不妨依据足球现状来大胆猜测一下,这几年英格兰青年足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8年土伦杯决赛,英格兰U21国家队2-1战胜墨西哥队夺冠,实现了土伦杯的三连冠。而土伦杯一直被外界誉为“培养国际球星的摇篮;20175月,英格兰U17国家队夺得欧青赛亚军,他们在决赛中点球惜败西班牙;6月,英格兰U21国家队进入欧青赛四强,他们在半决赛中也是以点球的方式惜败给德国;同样6月,英格兰U20国家队在U20世界杯决赛中1-0击败委内瑞拉首次夺得该项赛事冠军;7月,英格兰U19国家队夺得欧青赛冠军,他们在决赛中2-1战胜葡萄牙;10月,英格兰U17国家队勇夺U17世界杯冠军,这也让英格兰队一举成为首支在同年拿到两座世青赛冠军奖杯的欧洲球队。不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而用英格兰足球举例,则是因为此队名为“欧洲中国队”,这一度是中国球迷的“精神支柱”,开个玩笑。曾经的英格兰屡屡在大赛中掉链子,但如今他们通过坚定而有效的青训改革走出了困境,它的成功经验值得“亚洲英格兰”好好研究。

       在达成某一事件的进程中,我始终坚持的第一原则就是:制度决定效率。此次全球疫情爆发,在全球各国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凸显了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彰显大国治理智慧。但,显然中国足协并没有学会这种智慧。

       如果你对英格兰足协的青训改革有所了解,你就不会对他们取得如此成绩感到惊讶了。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足球有着丰沃的发展土壤,但在青训方面却一度走入极端。在那些走弯路的岁月里,对传统信念的坚持,让英格兰足球从青少年阶段就开始灌输“越能直接打击对手的进攻越有效”,足球最简单有效的破门方法就是“后卫大脚—边路球员传中—中锋抢点”,长传冲吊被奉为圭臬,甚至连阵型都一度被固定为中场平行站位的442。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被媒体黑惯了的英足总酝酿了一次大的青训改革,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技战术和创造力,长传冲吊的惯性思维被抛弃,另外心理承受能力也被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不得不提到英足总的“四角理论”足球培养模式,即包括“技术”、“身体”、“心理”、“社交”四个方面。而同时前西汉姆联传奇球星,英足总发展总监特雷沃布鲁金爵士向英国足协提出建议,全英应该建立一套统一的球员和教练发展路径。很快,英足总修改了其教练执教大纲,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聚焦于的球员的全面发展。这也与英格兰提出的 “运动员长期发展规划”(LTAD)不谋而合。最终英足总确定使用“足球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LTPD”这个名字,这与足球运动员的教育和发展更契合。LTPD模型与四角模型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一起为英格兰足球的崛起提供了先进的青训理念支撑。

        显然,培养运动员的全面能力是当代足球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必须具备优秀的技术能力、身体素质、战术知识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但是当我们在比赛中去研观察与研究仍然会发现,他们在表现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那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吗?足球运动员的全面培养是否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没有发现?

       学习和执教方面,我们还需要关注或者说更应该重视的一点:足球智商的开发。所以倘若预测未来足球执教还可以提高的地方,则是开发运动的大脑,并在实际训练中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培养足球运动员的比赛智商。而在中国,由于青训水平的参差不齐,想要达到这个层次还任重道远。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英格兰足球教育片《无尊重、不足球》,很多媒体也都争相报道过,大家都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肯定都感叹别人家的足球文化、足球氛围为什么就这么好,尤其是很多的青训教练更是感同身受。好像大家都说足球就应该这样,都觉得这事儿值得深思,我同样赞同;可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深思才算是深思呢?

       首先家长对孩子在足球学习过程中的干预在中国出现的频率和程度可是比在国外要多的多了,而教育片中出现的状况只是所有家长干预情况中的一种而已。而在中国,别说干预比赛,直接反对你学习足球的家长就一抓一大把,相信这种现象大家都是有所耳闻有所目睹的;而一味的指责家长又是正确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信的话你扪心自问一下:假如你是家长,你会把你的孩子送去学足球吗?

      所以上述英格兰青训教育片的前提是:家长已经认可了足球运动,家长是会送孩子去学习足球、参加比赛的,只是有些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做的不够好而已;这个教育片的初衷或者说本质是为了让孩子学习足球过程中的环境变得更好而已。继续深思你会发现:

第一: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与传承

第二:英格兰足协以及职业俱乐部已经建立了非常成熟的联赛体制,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得到相对应的联赛锻炼;同时各级别职业俱乐部都有非常成熟的青训体系

第三:英格兰同样有校园足球,只不过英格兰的校园足球更多的是兴趣爱好,但是氛围与国内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第四:先进的青训理念,英格兰“四角理论”—技术、身体、心理以及社交

第五:大量的高水平青训教练。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如果你是家长不会送孩子去学足球了。

所以我们应该深思的是:为什么在中国足球运动不好开展、足球水平永远上不去、会遇到的阻力比想象中多?我们扪心自问:

我们的足球制度能更好的支持孩子学习足球吗?

我们的职业俱乐部重视青训吗?

我们的孩子有正规比赛踢吗?

我们的孩子有好的青训理念教育吗?

我们有足够多的优秀青训教练吗?

可见“制度决定效率”,并不单单是一句口号。

       所以怎么样的青训理念算是先进的?又如何在先进的青训理念的指导下成为一个优秀的青训教练?

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