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铜镜究竟具有多大的收藏潜力

 新用户1398XocJ 2020-12-15

  从文献记载和考占发掘中铜镜的出土状态来看,铜镜除被古人用于照面梳妆外,还有多种特殊的用途。对此虽然不少文章和专着中已有论述,但所述及的多为某些特殊场合或活动(如千秋节、涉外礼仪、婚嫁)中的馈赠现象,实际上很少超出铜镜的基本功用范畴。本文不揣冒昧,拟结合古籍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铜镜在古代社会中的“另类”用途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期请指正。

  每个时期的铜镜都有它的价值所在。现在收藏市场大热,只要是好东西都有人去投资。像我们说的战国、汉代的铜镜,作为古董类的藏品,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在今年以及接下来的几年,只要市场仍然强势,那么它们在收藏市场上就能走得很好。

  古人将铜、铁、硅、铝及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比如锡、铅、锌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成为金属汁后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凝固变冷后,就成了铜镜的雏形。

  铜镜的纹饰和铭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

  新仿的铜镜,锈是移上去的,用硬物一碰就掉下来了,老锈就是用刀也刮不掉。新仿铜镜纹饰不清晰,锈色不太多。

  《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

  据部分专家的考证,汉唐铜镜黑漆古表面的平均成分为锡67.877%、铜12.611%、铅7.777%、硅5.003%、铁3.787%。各元素在表面腐蚀层中的分布规律基本是由外往里,含铜量逐渐升高,而含锡量以及铁、硅、铝量都是逐渐降低的。而“绿漆古”“铅背”“透明面”“玉状斑”这四种镜表面所含元素种类并无多大差异,各元素在腐蚀层中的分布状态也显示了与黑漆古相似的特点。而水银沁表面的基本成分是铜锡铅硅四元素,平均成分为铜54.072%、锡38.689%、铅4.188%、硅2.522%,它们与黑漆古等南方铜镜相比水银沁表面的平均含铜量高出平均含锡量,水银沁镜的表面成分与内层金属偏离小,水银沁表面含铅量较低。但是有很多学者经过试验发现含锡量较高的镜未显示出高锡量的表层,含锡量低的镜却显示了高锡量的表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