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陶静作品 | 落日古城角(朗诵磊明)

 梅雨墨香 2020-12-16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古城寿州,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不染尘嚣。楚风习习,汉韵流响,一城典故。纤小精致,古朴典雅,风采依旧。

时时会有这样一种念想,住在一座古城里,古城不大也不小,古城墙就是我家的围墙,护城河有我欢笑嬉戏的足迹。黎明时,看城门打开,傍晚时,看落日古城角。

寿州城,就是我的古城,那个历史文化名城,那个历史上四次为都、十次为郡的小城,那个楚文化的故乡,那个中国豆腐的发源地,那个“淝水之战”的古战场,那个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小城,那个“一城人文,半城孙”的小城,那个旷世绝作《淮南子》的诞生地,那个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出处地。

从夏禹定九州,从大秦到西汉,那个名曰“郢”的小城,时而叫寿春,时而称寿州。这座古城,像宝贝一样,被安徽紧紧地抱在怀里。悠悠淮河,在她的北岸流淌着,深情地注视着。巍巍八公山屹立在她的北麓,是她独一无二的妖娆景致。

原来,有一种古色古香的美,就在我身边。飘动着古老而灵气的神话,有着坚韧与顽强的气质,有着风雨与沧桑的韵味,有着历史与辉煌的格调。我终于找到了,在城墙上,在古巷中,在古井旁,在古塔下,在古寺庙,尽管有的地方若隐若现。

古城的美是无需雕饰的,古老,自然,真切,活脱,是一朵盛开在民族血脉上的鲜花。历史的风,吹落了无数的繁华,却吹不断一串串积淀深厚的竹简。那竹简上,是两千年的楚文化,是无与伦比的东方之美,穿越了沿淮流域,穿越了九州沃土。那楚汉流韵,蔓延成了一曲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歌,从我的脊背上唱出,从我的心底流出。

执一卷《淮南子》,漫步城墙边,看护城河畔,柳枝摇曳,听细水长流。望高耸的城楼,绵延的城垣,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那尘封的岁月印迹,呼啸而至,与我相遇。矗立在我面前的古城,此时就像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巨著,让我如痴如醉。

一直以来,对城墙情有独钟。古朴沧桑,钟灵毓秀,气势磅薄,如一条苍龙环绕。摩挲着粗糙的砖石,萋萋草茎,绒绒青苔,攀附蔓延,透出几许荒芜,是零落空洞的迷茫,有曲终人散的意味。恍恍惚惚再现了,曾经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曾经的金戈铁马而又远去的历史。那城墙上,似乎还留有战争的余温,爱其古朴,爱其沧桑,更爱其屹立不倒。手触她们的时刻,心上有阵阵地悸动,风静静地隐在树里,我将心思写在文字里。

宾阳楼上,古藤缠绕。砖缝里,湿漉漉的空气中,涵养千年的古城草。圆拱门上,长长短短垂下来的野枸杞,在风中摇曳着小红点。她们不惧冬日的寒风,对太阳暖暖的照耀,报以热烈的拥抱。

登楼远眺,平畴绵远中,只见“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八公山、护城河、古城,交相辉映,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就在我眼前,而我竟在画中。护城河源远流长,是瘦的,仿佛一条时光的河流,绕着古城,照着古城,给古城带来了些许灵性。是一串美妙的音符,正奏出一支轻盈的歌。

我不知道古城有多少风花雪月的往事,也不知道古城有多少人走茶凉的悲伤。我看到了,城楼下的青石板上,那时间年轮的深深车辙。是古城在微笑,是古城在勾引我的向往与思念。而我只有报以脉脉含情的微笑,报以如水如缎的温柔。

幽静的深街长巷,依然是青石板铺就,古韵犹存,执著地记载似水流年,凝重地记载生命的片段,绿色的藤蔓牵扯着左邻右舍。我在小巷漫步,两边飘散着古城特有的烟火味,淡淡的,香香的,有一种家的味道。偶有行人悠闲走过,瞬间,似有川南小城的记忆,参杂进来。回头,在我身后,都遗忘在时光里。此时,我被一些细小的柔情,潜入心底。被一种似曾相识的光阴,缭绕在身边。我不是古城的过客,我可以在这里做梦。斜阳洒下,颇有“小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小巷尽头,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已经面目全非,但边边角角,依然可以看出旧时的模样。门上粘贴的对联,被雨水冲刷,早已泛白。风轻轻挑弄那扇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就像旧时光的嘲笑与戏弄。于是,小巷处处便有了光阴的印记,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静,是寿州古城的灵魂,孔庙静了,古巷静了,清真寺静了,报恩寺静了。那里的飞檐凌空,雕梁画栋,徽风汉韵,依然巍峨在那里,壮观在那里,还有彰显庙堂经久年华的千年银杏树,微微发黄的银杏叶,却不顾一切地飞到我的怀里,寻找温暖。

或许,我在小城里的某个位子,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焦点。或许,我抵达的那个点,只是纷乱的移位。或许,我会遇见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我不需要做什么,我只要出现在那里。

阳光的到来,让阴阴的小城,忽然明亮了起来,温暖了起来。孔庙的飞檐、雕梁、花墙、银杏树,被推到我身后的远方,并抹上了一层亮色。这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像草叶上的一滴露珠,娇小,晶莹,脆弱,温柔。我只有依附古城的森然、凝重、沧桑、厚重,去追寻“一城人文之典故”。

尘封的往事,半随流水,半入尘埃,而古城依然,阅尽沧桑今犹在。落日古城角,古城是五光十色的,是斑斓摇曳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古城墙,无情地向远处伸展而去。此时,城门口的寿州锣鼓已经敲起来了,那是古城会说话的锣鼓,时而舒缓,时而高亢,兴高采烈地和路人对话。

也许,我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那人,而你是“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那人。我在城中踱步,你却在城外徘徊,萧郎秦女无归约,只剩古城楼台空明月了。我捡拾光阴,心却在寒冬中吟唱,潮湿的心田,也或悲凉,也或淡然。

古城飞晚霞,晚霞映古城。悠悠的脚步,唯美的古城。没有人相信,我在这里会心灵迷路。一抹红晕,从城头上走过,从树梢上走过,城墙上笼罩起金色的寂静。远处的八公山披上了晚霞的彩衣,白塔寺的钟声余波袅袅。我站在夕阳下,仿佛饱饮了玫瑰酒似的,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的美。城墙上那一株株相思草,那长长短短垂下来的野枸杞,又摇响了一河黄昏的抒情曲,像童话般的精致,又像梦一样的美丽。

我把自己的倩影记录在古城里,抛弃那些微不足道的华丽,抛弃那些绚烂的小情愫,在花开的阡陌上,去打磨铭心刻骨的岁月。

落日古城角,这里就是诗,这里就是画。


作者简介:陶静,安徽省淮南市人,大学文化。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学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文学》签约作家。《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通联部部长。作品散见于《鸭绿江》《参花》《散文百家》《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鸿烈—西散原创年度作品精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精短散文佳篇选粹2019》《文学百家》《文学百花苑》《齐鲁文学》《新安晚报》等报刊。作品《悠悠八公山,离离远含烟》获第三届中国当代散文三等奖。多次在《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活动中获奖。著有散文集《飞花漫漫》,并荣获第二届国际东方散文奖优秀奖。


诵读:磊明,山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最美声音”全民悦读全国朗诵公益大使,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副主席,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话剧影视系客座教授。曾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第一名,山西省首届播音大奖赛一等奖,录制的《中学语文教材朗读示范》由山西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获得中国纪录片奖的纪录片《高君宇》中担纲出镜讲述人,采编播的新闻作品《大路朝阳越太行》等30余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