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坚:只用10个月当上皇帝,结束了300年大分裂

 东方文捷 2020-12-16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达到了开朝盛世的局面,被尊称“圣人可汗”。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结束大分裂,并完成了统一,从此到达了人生巅峰时期。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

公元557年,杨坚与独孤信的小女儿——独孤伽罗成婚,两人恩爱一生,并育有5子5女。独孤信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是八大柱国之一,他的名望和威信都很大,为杨坚日后的伟绩打下夯实的基础。但是杨坚的仕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与独孤伽罗结婚后,被权势强大的宇文护所阻碍。

权势强大的独孤信被宇文护逼死家中,在公元560年,宇文护又将北周明帝毒死,立宇文邕为周武帝,从此皇权被势力强大的宇文家所霸占,这让杨坚举步维艰。就在公元568年,其父杨忠突然逝世,杨坚顺利继承父爵,瞬间杨坚的地位和权利大有改变。此时的宇文邕对杨坚疑心很重,想要设法除之,杨坚也有种“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的危机感。

不过好在钱伯下大夫来和及时帮助杨坚解除了一场杀身之祸。时间过去不久之后,杨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便将大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太子宇文赟。公元578年,宇文邕在打败北齐,完成北方统一之后便病逝,此时杨坚的女婿宇文赟继位,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一下变成了皇亲国戚,手中的权利日渐庞大。

由于宇文赟比较暴虐荒淫,导致宗室力量比较衰弱,才使杨坚势力逐渐扩大。两年之后,宇文赟去世,按照常理应该由宇文阐继位,但是宇文阐并非杨丽华的之子,一旦让宇文阐继位,就意味着杨坚将失去众多的权利,不过最终杨坚决定孤注一掷,辅佐宇文阐继位。杨坚当上丞相之后就开始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当时的宇文阐只有7岁,然后在郑译和刘昉的帮助下凭借外戚的身份直接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并且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尉迟迥,消灭对自己最有害的一个劲敌。最终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北周静帝下召宣布让位给杨坚。当时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并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还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为了登上皇位,前后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这速度无人能敌,其实杨坚这步棋走的提心吊胆。杨坚平定叛乱之后,阻拦他一统天下的对手就是南方的陈朝和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公元587年10月26日,杨坚废掉西梁后主萧琮,从此西梁不复存在。又在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杨坚派杨广、杨俊和杨素兵分三路大举伐陈。第二年,在陈国将领任忠的引领下韩擒虎轻松进入健康城,最终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在公元590年,杨坚终于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

在对付突厥方面,杨坚采用“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先使突厥产生内乱,从而各个击破。公元599年时,突厥出现内讧,三年后,隋军大破突厥,并夺回了河套地区,将边界扩充到阴山以北,隋朝的土地再次扩大。杨坚继位之后还极力推崇汉化,所以隋王朝的统一也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成功。

300年的大分裂就此结束,接下来杨坚面对的是如何管理统一的新国家。政治上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由此来巩固中央集权。中央确定之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开皇三年,杨坚听从杨尚希的建议,废除郡,改成州、县二级制。开皇十年公元(公元590年),杨坚再次听从杨尚希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实行州县制,并且将一些郡县合并,从而节省了政府的开支,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仕途上创立科举制,选举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

由杨坚开创的科举制其实一直沿袭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可见影响力的深远。公元581年,在国家律法上杨坚制定《开皇律》,时隔两年后再次修改《开皇律》,将其中的一些苛酷条文删除。

《开皇律》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律法也基本上都继承了。公元582年,命令宇文恺修建大兴城,并于翌年三月完工。其次杨广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设置粮仓;改革货币,改制五铢钱,世称“隋五铢”;提倡节约等措施。公元前584年开漕渠,修建大运河,从此将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连接在一起,最终成就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杨坚在短时间内完成国家统一,可谓是千古一帝。他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回到了和平年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