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最害怕外传视频被公开 骂有啥用?该抵制的是“双标”待遇

 昵称72923810 2020-12-16

三星note7爆炸门事件持续发酵至今,小编之前专门写过一篇《三星爆炸召回门,花50亿美金买了个公关教训》,梳理过该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在此次三星的爆炸门事件中,不管是Note手机的全球性召回,还是昨日上午(10月11日)要求的“所有的美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和零售商,停止销售及更换三星 Note7”,三星集团所谓的“全球用户”都无一例外将中国市场剔除在外,理由更是从一开始的“国行版电池的供应商与其他市场的不一样,因而可以放心使用”,到后来的“用户自己的外部加热所致”。更令人惊讶和愤怒的是,昨日三星美国公司官网声明发布之后,三星中国表示并未收到任何相关信息。

以下为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与三星中国公司的电话记录:


就在三星美国公司宣布在全球停止销售并使用三星note 7十几小时之后,三星公司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一家旗舰店,三星note 7手机仍在柜台陈列并销售。

而今日《央视财经》爆出的一段视频更是点燃了早前就对三星歧视性政策不满的中国消费者心中的怒火。


这段视频是由note 7手机第五炸的受害者张思童提供的。手机燃损后,张思童立即联系了三星官方旗舰店,之后,又跟三星公司取得了联系。三星对此表态,不仅要赔新手机并额外再给张思童6千元钱,但却提出了两个条件,把这台燃烧过后的手机带走和答应他们这段视频不外传!

但刚从武警部队退伍的张思童深知火灾的危害,便拒绝了三星公司,并于9月底向央视财经《消费主张》栏目投诉三星手机爆炸事件,之后他和《消费主张》的记者一块去到三星在中国的质检实验室——泰尔实验室,求证手机爆炸的真相。而这一点正好可以回应网友们对于“今天才将视频放出来,是不是故意抹黑三星”的质疑。对于真相的考证才导致了视频流出时间的滞阻。

而这次的调查发现的问题,令人愤怒的远不只是三星对待中国消费者的两套标准,更多的是三星为了化解这场品牌危机在中国市场上所采取的系列不诚信的公关手段。

三星称提供给泰尔实验室的样品手机有两台分别来自东莞和北京,而在有据可查的手机爆炸事件中并无北京和东莞的用户。

三星声明“经检测,手机爆炸系用户外部加热所致”,但当事人表明手机还在他们手上,根本无人取样检测。

但是像三星这样在中国市场上有恃无恐的以“双标对待中国消费者的外国品牌并不少见。

早在2012年的时候,耐克在中国销售的篮球鞋就因为双标问题被罚487万元。无独有偶,国外的零度可口可乐、雀巢米粉、强生婴儿洗发水,从食品到日化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对中国市场采取了双标政策。虽然国际品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标准是种很常见的“国际惯例”,关键还是在于产品是否真正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及权益。而这一次三星手机爆炸门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其不诚信的做法与肆无忌惮的态度更伤害了中国消费者对三星品牌的信任。

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国际双标背后,也许我们还该反思一下,为什么独独针对中国市场呢?

除去我国监管环境的宽松、法律条文的模糊、相关标准的相对落后,让一些国外品牌钻了空子以外,还有就是作为消费者本身也有责任。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维权成本过高,以至于在侵权事件发生后经常选择不了了之。加上一些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畸形的消费观,也助长了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双标的歪风邪气。过去发生的大众断轴门、丰田召回事件,所显示出来的国人对于国外品牌的高容忍度也证明了这一点。

“吃一堑,长一智”。Note7爆炸门事件中,不仅是三星需要反省危机处理中的种种弊端、思考如何重拾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与信心;作为在这场事故中,身心俱损的中国消费者也应该从自身出发思考如何避免和抵制下一次双标带来的伤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