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翠/公心在莒泽园扎根(散文)

 读在现场 2020-12-16

2020年11月1日,《莒州文苑》的各位老师,参加了莒县岳家村公心节。每位参会人员,身着正装,胸前佩戴党徽,当踏入会议室内,庄严神圣,正气满满,坚定不移的信念油然而生,一股暖流,冲入心扉,就像找到了家一样,前方是一束阳光,公心,是人民的守护者。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倾听莒县岳家村党支部书记许传江及村干部一年来的述职报告。会议内容多,记不过来,只好用手机录下来,回到家反复听,领会吃透会议精神,结合自己,讲述自己,剖析自我。

一、讲公心就是要坚定信念

走进新时代,新气息的文化领域中,文学大门为文学爱好者敞开着,在莒文化的影响下,从小到大梦想当一名作家,文学梦为我留一扇文学之窗。有信念就会有远大理想抱负,《莒州文苑》刊物就是让我重新开始走向文学大门。许传江的名字始终在文章里镶嵌,离我很近很近,一心为公,公心为民事迹,已举世闻名。一颗火热的心在沸腾,这扇公心的门,为自己的理想追梦。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心灵那份热血在寻觅,梦想到底是什么?一心为公这概念,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用行动证明的,我却想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半生夙愿,用时光流金的岁月里,想用“公心”二字其实挺难的,难道许传江书记是铁打的吗?实践证明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好每一件事情。长年累月,日复一日,无条件干好每一件事,为民操碎了心。许书记在那里,就会有新的发光点。就因心里时刻装着一心为公,公心为民的念头,坚定信念,追求更高更远的未来。

二、讲公心就要会做好事情

讲公心就是要有团体精神,以大体为重。在莒泽园文化艺术研究院里党支部书记李守忠,以他为首的老师们,以大局为重,以大家舍小家,把文学当成精神食粮,是梦中的一束洁白莲花,更是花甲花季同携手,一院一苑创一流的进步团体。在这个大家庭里首先让我学到了尊重,尊称每位文学爱好者为“老师”是一种升华的提升,是一种神圣的名字,得到心灵好学求智慧的境地,吸吮纸张发出的味道,如太阳一样温暖,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知识是改变人生的,爱好读书写作,如红枫叶的颜色,在生命里川流不息,也是我生命中不变的好风景。其次,是追求。世上有一条路,品尝到人间的酸甜苦辣咸,写作,也是个不闲的活,就像一幅画,写意人生,绚丽多彩;又像一首诗,天高云淡,浪漫情怀;更像一首歌,高山流水,浅吟低唱。我们的心弦在追求什么?这概念始终敲打着我的心,为了梦想,夜深人静时爬格子,填写今生的夙愿,索取快要干瘪的词汇。时间不等人,如果你只是等待,唯一会发生事情,就是你变老了,心会找不到家,追求需要鲜活,写作是我的心脏。

三、讲公心就是讲中共党员

在莒县莒泽园文化艺术研究院中,本院拥有一只党的坚强后盾党支部,老党员占多半,他们身上拥有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美德,肩负着使命,以身作则,发挥老党员余热,传承正能量,是莒泽园文化艺术研究院夯实党支部堡垒作用。在这队伍里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党员,发展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党建活动,掀起了学习高潮,赶先进党员学先进党员,在文学世界里发光发热。文学就是人学,心灵升华,充满激情,如同人们常说的焕发“第二青春”,保持一种精神食粮,青春是一种精神,这与年龄大小无关。在文学创作中,老师们及老党员创造出各色各样,活生生的个性鲜明人物,是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在这样的生机勃勃范围之内,富有生命气息,一起探讨文学作品,提取语言的魅力,去找寻记忆中的党员事迹。

人们在谈论“公心”时,看身边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师,继续为这份耕耘添砖加瓦,震撼、感动、赞誉。虽然他们脸上皱褶如核桃,不再拥有年轻的面容,内心给自己定格,那就是一颗火热的心,始终如一散发出青春,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朴实无华,夕阳无限好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人心。在书丛里如诗如梦,呼吸着灵魂的芬芳!

作 者 简 介

马克翠笔名桂花仙子,莒县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章丘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春泥诗社社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诗人),被***录入《***》,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签约诗人(作家),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会员,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文学研究员等,多次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荣获各种荣誉称号。作品散见于《莒州文苑》《莒州文学》《清照文化》《思归客》《兰亭诗画》《中国诗选刊》《古风八雅》《西部散文》《黄河文艺》《行参菩提》《新长征文学》《大文坊》《世纪诗典》《***》《当代散文》《青年文学家》等书刊发表数百篇作品。





【别忘了点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