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谦真人谈奔豚、呃逆以及哮喘

 昵称72924878 2020-12-16

奔豚这个病名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灵枢》,《难经》等古籍。

       《伤寒论》:“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伤寒论》:“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难经·五十六难》:“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

那么什么是奔豚呢?豚是小猪,奔豚就是乱窜的小猪。少腹如有小猪乱窜,是为奔豚。

显然,肠道逆向蠕动就是所谓的奔豚。故奔豚之病,手太阳有热,而足厥阴有寒。下热上寒,故上不能治下,而作奔豚。

热入足少阴,血气积于下焦,若足少阴反成寒,血气入于手太阳,邪在气则动,故成奔豚。故受惊恐,易成奔豚之病,惊恐伤肾。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

故足阳明有热,而手厥阴有寒,上寒下热,上不能治下,则作呃逆,其病理与奔豚之病相似。

若手太阴有热,而手厥阴有寒,上寒下热,上不能治下,则作哮喘,其病理与奔豚、呃逆等有相似之处。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