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谦真人论中风与伤寒

 昵称72924878 2020-12-16

“中风”和“伤寒”这两个病名出现在《伤寒论》中,现在很多人理解的“中风”与《伤寒论》之中的“中风”是不同的。

在《伤寒论》中,多处提到了“中风”和“伤寒”。譬如说: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又如: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再如: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论》的作者提出了“中风”和“伤寒”的不同定义,必定是有所考量的,即“中风”与“”

伤寒”的病理不同,医理也不同。譬如说,太阳病中风,发热汗出脉缓,宜用桂枝汤,而太阳病伤寒,发热无汗脉紧,宜用麻黄汤。

那么“中风”与“伤寒”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不谦真人指出以下结论。

一,中风。

        风者动,故中风者动,故或有汗出,惊悸,尿频,便频,咳嗽,能食,滑精遗精,潮热等症。

若中风而不能动,则病危重。

二,伤寒。      

        寒者静,故伤寒者静,故或有发热无汗,大小便不通,不能食,多寐,昏厥等症。

中医之道,道心惟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