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媒观察】媒体人,当心掉到新技术挖的坑!

 谭天论道 2020-12-16

    当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传媒人已不再纠结于“不搞新媒体等死,搞新媒体找死”的两难抉择,而是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力图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传播的瓶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目前,传统媒体纷纷试水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二维码、H5,还有无人机拍摄、微信“摇一摇”、机器人新闻,甚至还斥巨资打造全媒体的“中央厨房”。我不否认应用和尝试这些新技术的积极意义,但我要给媒体人泼点冷水,当心新技术给你挖的坑!大多数媒体人都是文科生,对工程技术人员俯首帖耳,而他们往往片面夸大技术优势,而少有提及其的局限性,也不能解决新技术的商用问题。所以,媒体人在利用新技术时要走出误区,别尽干赔钱赚吆喝的傻事儿。对此,我提请大家注意以下三点:

一,新媒体不只是新技术,更是新服务。新媒体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这项新技术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了解用户需求后提供哪些新服务。传统媒体一般只提供内容产品,可读、可听、可看,满足受众的需求,但新媒体还可以提供服务产品,还可以用(购物、支付)还可以玩(聊天、游戏),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现在许多传统媒体都运用新技术打造全媒体内容集成平台(中央厨房),但还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分发系统,致使有货发不出,即使发出来了也不知道发到哪里,因为数据平台没有建立起来,无法通过数据挖掘找到目标用户进而实现精准传播,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简单地说就是技术产品没有转化为服务产品,产品没有变成商品。

比如说当下大热的TV(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技术,看起来很美并迅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其实,VR目前最直接的应用还是游戏和娱乐行业,此外在房地产、教育、医疗与工程行业也有应用。但是,围绕VR的全面开花和实际应用存在很多争议。虚拟现实(VR)或许在欺骗人的感官方面很有效,但它不能改写物理定律,也不能改变新闻事实本身。当人们戴着头盔的时候,会不会让他们在现实世界里视而不见?会不会让他们在真实社会中真假难辨,是非不分?还有故事怎么讲?中国视协立体影像委员会王甫博士说得好:VR最大的技术优势成了讲故事的最大障碍。对于VR,我想说的是希望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浮夸;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虚幻。别让VR的头盔蒙住媒体转型的眼睛!

    二,要注重新技术背后的商业逻辑。谷歌很早就研发出搜索引擎这一网络新技术,但迟迟没有找到商业模式,作用并不大。后来它与付费点击软件结合起来,形成了竞价排名的广告运营模式,最终成就了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少传统媒体做了大量新闻客户端和公众号,借助新的传播技术赢得了大量的用户(流失的受众),但由于没有找到愿意埋单的客户,所以大多都掉到只烧钱不赢利的坑里。创新不等于创优,新媒体实质上是新技术的应用,新媒体新技术要转化为用户需求的新服务,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统媒体做新媒体,有几个问题要想清楚:一,在媒体融合中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如果还是沿用传统媒体思维来做新技术应用新媒体开发,其实还是不能产生“互联网+”的化学反应,换汤不换药的“+互联网”并不能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更谈不上成功转型。而这样的折腾只能加快传统媒体的衰败,这样的炫技只会错失已经不多的转型机会。二,新兴媒体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光有新技术还是不行的,还要为新技术为基础,构建或对接平台。三是树立正确的技术观,技术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新技术要转变为生产力至少还要经过两次转换,一是转换为相配的服务方式,二是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纯技术价值并不大,反而会让你掉进有投入没产出的陷阱。

    三,别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在我国,传统媒体都是事业单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媒体领导往往满足于社会效益和上级肯定,而忽略经济效益和用户需求。不少新媒体项目做成之后就成了给上级领导参观视察的展品摆设,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屏幕、各种光鲜亮丽的互动界面、华而不实的技术架构图,为的只是争取上级支持政府拨款,至于有多少用户?用户体验如何?用户粘度怎样?他们并不太关心。试想这些没有实际效果的面子工程,上级领导还会一而再被你蒙吗?政府还会再而三的给你投钱吗?党和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来支持你,是为了扶持传统媒体转型,是为了让你守住舆论阵地,当你哪里都成了缺少传播力影响力的不毛之地,这钱还能给你乱花吗?“技术—经济”范式才是媒体融合的出路。

    对于新媒体,许多人都会膜拜乔布斯,把他誉为“科技英雄”。其实,乔布斯并不是什么科技英雄,iPhoneh上没有一项新技术是他发明的,他只不过把各种新技术巧妙的组合在一个小盒子里而已,准确的说乔布斯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近年来,我经常到传统媒体调研,每到一家媒体我都会问他们有没有产品经理,有没有数据分析师。对于当前一些传统媒体斥巨资打造的“中央厨房”我并不看好,诚然它在内容集成和分布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在媒体融合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郭全中博士指出应避免“中央厨房”沦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他认为“中央厨房”解决不了媒体融合的本质问题。我赞同他的观点,至少在目前来看是这样的。新媒体实质上是新服务,媒体融合的本质上是产业融合。如果这样基本的道理都没想清楚的话,那么,媒体人就很容易掉到新技术给你们挖的坑,你们就等着败光传统媒体的家底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