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粉丝电影是“电影”吗?

 谭天论道 2020-12-16

(这是两年前我写的一篇随笔,现在翻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粉丝电影))

    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两部电影《小时代》和《后会无期》,我的学生很惊讶:老师你也喜欢这些电影?我说喜欢说不上,只是想了解一下当今的中国电影。郭敬明和韩寒拍摄的这两部电影票房分别为13亿(三部的总票房)和6亿多,而同期张艺谋拍摄的《归来》票房却不到3个亿。而在最近有两部巨大反差的电影也引起了热议,一部是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绣春刀》,一部是叫座不叫好的电影《心花路放》。有人诘问:电影怎么啦?有人惊呼:中国电影的网生代来了!


    电影是什么?我不说教科书上的定义,我的理解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工业时代的作品。过去,我们到电影院去是较为高大上的事儿,相比电视,显得更有文化。但在今天,已经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有一位大学老师看了《小时代》回来说,以后电影学院只办一个专业——“营销”就行了。对此这些电影,影评家、文化学者是嗤之以鼻的,我们把此类电影命名为“粉丝电影”,它的定义是,粉丝电影是指主打粉丝群体,用偶像明星作为票房保障的新类型影片。粉丝电影对“粉丝”这一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因此即使制作低廉,也能有很好的票房收入。对于粉丝电影,说的好听一点,它是电影的新类型。说的不好听,粉丝电影其实不是“电影”,它是粉丝经济的产物。因为,严格来说粉丝电影并不是按照电影工业的规律生产出来的东西,它不是电影工业时代的产物,而影视信息时代的产物,或者把它叫做互联网电影更合适,它是按互联网思维生产出来的产品,先有用户(粉丝即核心用户)再有产品,先有需求再有消费。

       问题是这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规律?我们不妨从观众这个角度来考察,今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如今的80后、90后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是被互联网文化驱使到电影院的。郭、韩既是网络明星,也是意见领袖,他们主导着流行与时尚,引导着网络文化,粉丝电影其实是由线上导流到线下的。当然,这类电影是快餐文化,年轻人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不是为了欣赏艺术精品,而是消闲娱乐,重要的是开心,粉丝电影就是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当我们网生代的观众成为决定我们电影市场权力支配者的时候,我们要防止过度娱乐走向低俗的几种偏向。比如说伦理虚无主义。如果把伦理虚无主义和审美的粗鄙化当成我们电影能够卖钱的法宝,要是天天在这种粗俗的环境中成长,那么想让我们的青少年变得更精致、更文明的可能性就不大。娱乐有一个“拨乱反正”的叙事机制,让它宣泄完了一定要净化,不能停留在宣泄层面上。虽然互联网让我们更加容易跟观众沟通,但也更容易急功近利。”互联网时代还催生其他新的电影类型——微电影、网络电影、众筹电影,从传播形态到运营模式都有所创新,但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思想的引领,也是走不远的。

    有文章说微信正在拉低中国社会的整体智商,我认为粉丝电影至少不会提升中国观众的智商。文化快餐和文化精品都是我们需要的。对于那些艺术电影要给予鼓励、推介和扶持,同时也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和生产。在此,我再次呼吁成立艺术院线,如同音乐厅和艺术中心,政府把它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让它成为城市和社区的文化名片。“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中国电影是永远没有办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